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四、 近年來,政府部門嘗試利用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經營公民關係。
請說明公民關係的意涵及重要性,並闡述 ICTs 運用所帶來的效益與挑戰。
【擬答】
近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政府莫不戮力推動「電子化政府」,加強利用時興的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透過二十四小時便捷的網路及資訊系統,讓各種政府資訊與服務更容
易為民眾使用,進而強化政府與公民的互動關係,提升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以下將
逐項說明 ICTs 對於新興公民社會的發展及政府經營公民關係新型態之背景與影響,並透過三個層面來論述 ICTs
運用所帶來的效益與挑戰:
背景──「個體」崛起與「數位公民」興起:公民社會的成員、社區組群,可以在網路上快速成群結社,不同
的價值、政策主張可以在網路公共論壇或其他的電子管道上自由、公開地討論、辯論及分享政。數位時代的網
路公民資訊管道極為暢通,同時可以掌握全球化的訊息,提升其視野。網路公民可以因為掌握更多的資訊主動
出擊,快速集結眾人之力,更勇敢地採取行動和爭取權益。
發展──擴大公民參與:公民參與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數位公民的電子參與則是電子民主的核心。新興資訊與
通訊科技正進一步推導「互動式民主」(interactive democracy)的發展。電子化政府將政府資訊開放成為全民
共享的公共財及公共資源,間接開拓了人民參與政策制定及影響決策的公共空間,讓公共政策制定可以在民
眾、利益團體、非政府組織、公民社會等共同參與下,彌補政府專業能力與思慮的不足,進而提升政策的理性
化及精緻化。
目標──建構電子民主與治理環境:現代 ICTs 可以讓被治者可以為自己做出許多的選擇,被治者不但是公民,
也是「公民-治理者」,被治者可以在支配公共資源的分配、國家權力的行使,及權利的保護方面,扮演自主的
角色。
ICTs 運用帶來的效益與挑戰:
改革代議民主的缺點:代議民主政治雖然強調代表性、參與性與對談性,但目前的實際運作出現許多缺點,
如限制性的民眾參與、政客扭曲公共利益,以及資訊的欠缺與壟斷等。
加強資訊革命下的民眾參與:資訊革命的特徵是民眾可以透過資訊科技與電子通訊設備進入政府資訊系統,
以參與政府的政策過程,電子民主正反映這種時勢需要。
提高政府服務民眾的品質與效率:事實上,資訊科技的發達,穿透了組織與組織的界限,當然更穿透公民與
政府部門之間的界限,使得公民只要一個按鈕,就輕易地透過網際網路,更直接進入政府所提供的資訊系統
並與該部門進行對話,因此,有人認為未來的民主政治將是「按鈕式的民主政治」(push-button democracy),
而電子民主下的公民則稱為是「網路公民」(netiz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