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如何利用噪聲或是背景地動訊號來分析地下構造?其意義為何?(20 分)
二、早期的地震儀為何都很大,現代的地震儀可做到很小,其主要的物理原因為何?
(20 分)
三、請問大地震的發生有無復發週期?其物理意義為何?與餘震活動又有何關連?
(20 分)
四、現今在各國家中主要利用那些地動參數來定地震的震度(Intensity)?這些地動參
數又有何利弊?(20 分)
五、臺灣地區地震發生時,嘉南地區可以觀測到發展良好的表面波,這些表面波與一般
震源距離大於六百公里以外的表面波有何不同?這些表面波有何用處?在地震防災
上有何特性?(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