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為防止他人生命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
(D) 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虞者
(E) 有事實足認其對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33. 下列對於警察實施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敘述,何者正確?
(A) 警察實施查訪,應注意避免影響查訪對象之工作及名譽
(B) 警察發現查訪對象有違法行為,應為勸告,促其不再犯
(C) 警察實施查訪,限於日間為之
(D) 警察實施查訪,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並告知事由
(E) 警察實施查訪,應選擇適當之時間、地點,以家戶訪問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34. 某甲投擲有殺傷力之物品而有危害他人身體之虞。下列何者正確?
(A) 警察機關調查後,須將甲移送法院簡易庭裁處之
(B) 甲可能被裁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C) 警察機關調查後,得對該物品予以裁處沒入
(D) 甲之行為屬於妨害安寧秩序之違序
(E) 甲可能被裁處二日以下拘留
35. 某乙於公共場所,酗酒滋事、謾罵喧鬧,不聽禁止。下列何者正確?
(A) 須有告訴人始構成違序行為 (B) 公共場所之公務員,亦得為禁止
(C) 乙之行為屬於妨害公務之違序 (D) 乙可能被裁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下罰鍰
(E) 管轄之警察機關調查後,得逕為裁處
36. 下列何者屬於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稱之「裁處確定」?
(A) 地方法院普通庭關於抗告案件之裁定,於裁定宣示時確定
(B) 捨棄抗告權之案件,其裁處於捨棄書狀到達受理機關時確定
(C) 法院簡易庭就管轄案件為裁定,受裁定人未依法提起抗告,其裁定自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
至第五日期滿時確定
(D) 法院簡易庭關於聲明異議案件之裁定,於裁定送達後第五日確定
(E) 警察機關處分之案件,其處分自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至第五日期滿時確定
37. 下列對警察機關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管轄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專業警察機關得由警政署授權,對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案件有管轄權
(B) 警察機關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認無管轄權,應即移請上級警察機關指定
(C) 警察機關管轄案件有爭議,由共同直接上級警察機關指定其管轄
(D) 對於有繼續調查必要不能即時處分之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而行為人之住居所不在
其轄區內,得移由其住居所地之警察機關處理
(E)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數警察機關有管轄權者,由受理在先之警察機關管轄
38. 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停止營業、勒令歇業處罰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其裁罰權屬於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簡易庭
(B) 裁定勒令歇業確定之案件,警察機關應於確定後即以執行通知單,命被處罰人於通知送達
之翌日起,歇閉其營業
(C) 其停止營業之期間為三十日以下
(D) 被處罰人經通知停止營業未停止營業者,得製作公告張貼於營業場所明顯處強制其停業
(E) 當舖業發現來歷不明之物,不迅即報告警察機關,處以勒令歇業
39. 下列對於警察職權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可分成概括警察職權與具體警察職權
(B) 具體警察職權屬於行政作用法之授權,其要件與程序須明確
(C) 警察蒐集個人資料及後續之利用,會對個人之權利產生干預效果
(D) 警察為公共場所設置監視器之主管機關
警察法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