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跡證之定位、拍照等處理程序中,下列何者得最後處理?
(A) 落土 (B) 碎片 (C) 水漬 (D) 血跡
10. 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時,現場傷患送醫前如意識已逐漸模糊,應儘可能探詢其身分與交通
事故發生經過情形,並輔以錄音或錄影;下列何者為最佳探詢時機?
(A) 請救護車延遲送醫而探詢 (B) 隨救護車前往醫院途中而探詢
(C) 馳赴醫院急診室內而探詢 (D) 至加護病房內而探詢
11. 汽車駕駛人肇事後重傷,不便實施呼氣酒精濃度檢測;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範規定,應以
何種方式移由受委託醫療或檢驗機構實施酒精濃度檢測?
(A) 強制檢測 (B) 視狀況檢測
(C) 家屬同意後檢測(D) 對造要求後檢測
12. 依相關規定,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為利當事人和解及後續處理事宜,應填具「道路交通
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至於該單提供給當事人之方法,除主動詢問當事人之外,在一般狀況
下,下列何者為正確之提供方式?
(A) 當場主動提供 (B) 事後主動提供
(C) 當場依當事人申請提供 (D) 事後依當事人申請提供
13. 下列哪一種車體損壞的痕跡,是由直接撞擊所形成?
(A) 接觸性痕跡 (B) 感應性痕跡(C) 擠壓性痕跡(D) 牽引性痕跡
14.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在採取車漆化驗前,下列何者應先確認?
(A) 行駛車道 (B) 撞擊地點(C) 碰撞部位(D) 相對應碰撞部位
15. 小客車以前左車頭撞擊固定物,撞擊後小客車會如何旋轉?
(A) 不會旋轉 (B) 逆時針旋轉 (C) 順時針旋轉 (D) 旋轉方向不一定
﹝案例一:依據該案例回答第16~20 題﹞
約晨間 5時,在某一路口,大貨車由南向西左轉,機車由南向北行駛於大貨車後方,兩
車發生事故;警察到達現場後發現:「(1)大貨車終止於西端路肢之路緣旁,機車右倒終止
於大貨車左後輪正後方,且機車前輪與大貨車後輪胎面完全接觸在一起;(2)大貨車後車斗
本體及後車斗下方之車體無任何擦撞痕或擦拭痕,但機車騎士已傷重死亡;(3)南端路肢路
面上有一道長約15 公尺之『弧形狀』刮地痕,該刮地痕起始於人孔蓋前方0.5 公尺處,並延伸
至機車終止處;(4)大貨車司機對警察稱『當我左轉彎時,我發現機車速度很快,是機車自
己先撞到路面之人孔蓋因而跌倒,才從後面追撞上我車。』」
16. 該路面「弧形狀」刮地痕之形成,符合牛頓何種運動定律?
(A) 慣性定律 (B) 作用力定律 (C) 反作用力定律 (D) 槓桿定律
17. 大貨車司機稱:「機車由後面追撞上我車」,但撞擊後兩車終止情形係機車前輪與大貨車後輪
胎面完全接觸在一起;請問大貨車司機所言內容是違反牛頓何種運動定律?
(A) 慣性定律 (B) 作用力定律 (C) 反作用力定律 (D) 未違反牛頓運動定律
18. 於案例中,下列何情節為事實?
(A) 機車是撞到人孔蓋才倒地 (B) 機車是由後面追撞大貨車
(C) 機車是因車速快而自行滑倒(D) 大貨車之終止位置不是第一終止位置
19. 若欲瞭解該案之肇事過程,處理員警應再補蒐證機車與大貨車第一次接觸部位之跡證,請問
該跡證最可能位於大貨車之何區塊?
(A) 後車斗框架處 (B) 後車斗下方車體處
(C) 左後輪胎處(D) 左側車體處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