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 警大二技、警佐消佐 警大二技 專業科目 交通工程 試卷

pdf
269.12 KB
6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99 學年度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入學考試試題
系別:交通學系
科目:交通工程
1.本試題共 40 題,120 題為單一選擇題;第 21 40 題為多重選擇(答案卡 41
80 題空著不用)
2.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所列的四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將正
2B
黑。答對者每題給2分;答錯者倒扣1/3 題分;不答者以零分計。
3.多重選擇題:每題 3分,所列的五個備選答案,至少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將正確
或最適當的答案選出,然後用2B 鉛筆在答案卡上同一題號答案位置的長方格範圍塗黑。
答對者每題 3分;答對每一選項者,各獲得 1/5 題分;答錯每一選項者,各倒扣 1/5
分;完全不答者以零分計。
4.本試題共5頁。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 )
1. 車輛之最小轉彎半徑,主要係以何者作為設計控制?
(A) 內前輪行駛軌跡 (B) 外前輪行駛軌跡
(C) 內後輪行駛軌跡 (D) 外後輪行駛軌跡
2. 以流量、密度及速度等交通參數描述交通狀況時,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A) 密度最大時流量為0 (B) 密度最大時速度也最大
(C) 流量最大時速度也最大 (D) 流量最大時密度也最大
3. 若量測得知某路段之空間平均速率(SMS)值為50KPH,且已知標準差為 10KPH,請問其
對應之時間平均速率(TMS)值為多少?
(A) 48KPH (B) 50KPH (C) 52KPH (D) 55KPH
4. 車輛在平坡路段以低於15 KPH 之速率轉彎時:
(A) 前輪軌跡有內移現象 (B) 前輪軌跡有外移現象
(C) 後輪軌跡有內移現象 (D) 後輪軌跡有外移現象
5. 某臨近路段(Approach)之飽和流量為 2700 /綠燈小時,如該路口號誌週期為 90 秒,且
已知該臨近路段之有效綠燈時間為55 秒,請問該臨近路段之容量為多少?
(A) 1500 /小時 (B) 1650 /小時 (C) 1800 /小時 (D) 2700 /小時
6. 下列何者最適合作為擬定道路速限之依據?
(A) 85 百分位數速率(85th Percentile Speed
(B) 設計速率(Design Speed
(C) 現點速率(Spot Speed
(D) 行駛速率(Running Speed
7. 豎立式標誌若採共桿設置時,其同支柱同方向至多以幾面為限?
(A) 2 (B) 3 (C) 4 (D) 5
8. 承第7題,對於共桿之排列順序依警告標誌、禁制標誌、指示標誌,由上至下依序為:
交通工程1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9. 單向設計小時交通量(DDHV)、
K因子、
D因子與年平均每日交通量(AADT),其關係如
何?
(A) D = DDHV×AADT×K (B) K = DDHV×AADT×D
(C) AADT = DDHV×K×D (D) DDHV = AADT×K×D
10. 獨立號誌路口之週期時間常利用Webster 公式求得,請問該公式推導之主要依據為何?
(A) 以最小等候車隊求得 (B) 以最小路口延滯求得
(C) 以最大車輛通過機率求得 (D) 以最大車輛通過速率求得
11. 10 題,其公式為 C=(1.5L5(1Y),其中 C代表週期Y代表臨界流量與飽和流量
比值的總和,請問L代表何者?
(A) 每一時相之損失時間 (B) 每週期之損失時間
(C) 每綠燈小時之損失時間 (D) 每週期之起動損失時間
12. 下列何種延誤發生原定延誤?
(A)「停」字標誌 (B) 「讓」字標誌 (C) (D) 路平交道
13. 已知某一平坡路段公路其設計速率為 100KPH,且該路摩擦係數 0.3
應時間為2.5 秒,請問其最短安視距約為多少?
(A) 100 (B) 120 (C) 150 (D) 200
14. 動號誌控制用於支道交通懸殊,且支道交通量變化點,其應設
置於:
(A) 支道上 (B) 道上 (C) 道與支道上 (D) 道或支道上
15.
4.13.73.22.52.11.81.81.8 秒,。請問起動時間損失(start-up lost time)為何?
(A) 3.2 (B) 4.5 (C) 5.5 (D) 6.6
16. 「開亮頭燈標誌歸屬於下列之標誌?
(A) 警告標誌 (B) 禁制標誌 (C) 指示標誌 (D) 輔助標誌
17. 某路段測得車輛之平均時間間Time Headway 2.0 秒,請問該路段小時交通量為多
少?
(A) 1500 /小時 (B) 1600 /小時 (C) 1800 /小時 (D) 2000 /小時
18. 若已知車輛的平均長度及車輛長度,密度可經由下列何種交通參數直接估而得?
(A) 有率 (B) 車速 (C) 流量 (D) 道路容量
19. 設計 60KPH超高3% 0.17 最小
為多少?
(A) 122 (B) 132 (C) 142 (D) 152
20. 承第19 題,若超高e)值大,最小轉彎半徑有何變化
(A) (B) 維持 (C) (D) 有一定規則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3分,共60 )
21. 下列有關用路人視覺特性述,何者正確?
(A) 交通制設應設置於用路正前方10 視錐角範圍內
(B) 視覺深度對於判斷能否安車之影響甚
(C) 當週邊視度小於100 度時,一般稱「坑視覺」
(D) 由黑暗進光亮處眼睛的適應能力較光亮進入黑暗處
交通工程2
(E) 眩光消除需恢復適應之時間,一較眩光作用時間為長
22. 下列何者為設置單行道之條件
(A) 200 範圍內有平行且道路容量相當之可資配
(B) 設置單行道之道路點應有適當的緩衝
(C) 設置單行道之方向應順應主車流方向,以行交通量
(D) 道路向至少車道以上
(E) 尖峰小時向車流交通量比為21 以上
23. 在交通量分中,有關方向分佈「D係數述,何者正確?
(A) 低流向的交通量與交通量總數之百分比,D係數
(B) D 大,表示公路上交通量分佈越
(C) D 值一大於0. 5
(D) 可提供作為設計調撥車道或重式車道之參考
(E) 可配尖峰小時係數(PHF)推主要車流方向之設計小時流量
24. 下列哪些槽化設置之法則
(A) 衝突 (B) 利用
(C) 有效防止錯誤轉向 (D) 隔離衝突
(E) 彎道式設計對主車流車速以控制
25. 有關交通分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A) 各分有均質性 (B) 利用地形或道路系
(C) 應有等量之口數 (D) 不以行政區域劃
(E) 保持整性
26. 總分中,分析肇事率方常用之母體指標有哪些
(A) 地區人口數 (B) 登記車輛數
(C) 延車公(D) 道路長度
(E) 地區
27. 交通制設施欲發揮其效必須具備之要為何?
(A) 能滿足實際需 (B) 能引起用路的注意
(C) 足夠反應時間 (D) 式應求多樣化
(E) 能傳達簡明瞭的意
28. 交通標誌依其分用,下列述何者正確?
(A) 正等邊三角形用於一警告標誌
(B) 倒等邊三角形用於警告標誌之「讓標誌
(C) 八角形用於禁制標誌之「停再開」標誌
(D) 岔形用於警告標誌之「鐵路平交道標誌
(E) 箭頭形用於指示標誌之「省道路線編標誌
29. 有關交通號誌之述,下列何者正確?
(A) 以空間分方式,合(B) 警告與控制車流之行
(C) 控制車流使連續不間(D) 通行帶寬續進號誌之設計速率有關
(E) 動號誌於主要道路上有最長綠燈時間的定,要道路有最綠燈時間的限制
30. 有關綠燈早開遲閉)號誌設計,下列何者正確?
(A) 綠燈早開適用於用車道之交路口
(B) 綠燈遲閉較適合於有用車道的交路口
(C) 綠燈早開易對向錯誤的行駛
(D) 綠燈早開僅需一個燈時段
交通工程3
(E) 綠燈遲閉需燈時段
31. 下列何者係造成道路重現性擁塞因?
(A) 尖峰時段 (B) 車道縮減
(C) 車輛拋錨 (D) 交通事
(E) 上坡路段
32. 於某一臨近路段(Approach路口等時間延誤調查09:00~09:05
15 秒計算並記錄停等在臨近車道上之車輛總數,5合計共有 60 輛,同時間通過之流量有
50 輛,其中35 受阻15 未受阻,下列述何者正確?
(A) 該臨近路段總延誤量為525 -
(B) 該臨近路段總延誤量為750 -
(C) 每一臨近車輛之平均延誤為15
(D) 每一臨近車輛之平均延誤為18
(E) 受阻車輛百分率為70%
33. 有關標述,下列何者正確?
(A) 枕木紋人穿越線可視需設於路口或路段中
(B) 斑馬紋人穿越設於道路中段,需配合設置行車制號誌
(C) 路面邊線線寬15 公分
(D) 指向若為指示轉出車道用,其式弧形虛線箭頭
(E) 設有「停再開」標誌之臨近路段,不用停止線
34. 有關「快慢車道分隔線」述,下列何者正確?
(A) 用以指示車道外側邊緣之位置
(B) 距離人行道、路或車輛停放線應有1以上之
(C) 線型白實線線寬15 公分
(D) 臨近路口時採車道線劃設,長度以60 原則
(E) 若道路設有快慢車道分隔島者,不用
35. 關於路邊停規劃設計,下列何者正確?
(A) 以車輛而言斜角停平行車方便、容
(B) 平行用路幅較斜角停車少,長度相同下所能劃設車位數也
(C) 斜角停車對車流行之干擾較平行車大
(D) 車延時之限制於路邊停車之空間制方
(E) 設置計程車招呼站亦屬於路邊停車之空間制方
36. 有關現點速率特性,下列何者正確?
(A) 交通流量增加,速率的分範圍與平均值均會顯著下
(B) 空間平均速率為現點速率之術平均值
(C) 使用測速,若測車輛與測速間之夾角越大,所測得速率與真實速率之差距越
(D) 現點速率資料如用於事前與事後之比較研究,前後二次調查地點應一
(E) 現點速率資料如用於研究「問題路段調查位置應位於該問題點之下路段
37. 有關坡長度限制之述,下列何者正確?
(A) 設計重車輛上坡容速差(平均行駛速率設計重車輛速率),最大不得25KPH
(B) 當設計重車輛25KPH 速差之上坡長度,設定為坡限制長
(C) 坡長度過限制長度時設置坡車道
(D) 設計重車輛行駛速率低於最低速限時應設置坡車道
(E) 坡車道長度小於應變視距
交通工程4
38. 對於地區之交通,下列何者正確?
(A) 交通通常分為5
(B) 工警告標誌主要置於前變區
(C) 變區段之長度主要與車道之平移距離及路段之速限有關
(D) 緩衝區段應以槽化設備著標要時可提供器具及車輛停放
(E) 速公路之制路段不得長於3路段間之緩衝路段至少為3
39. 下列哪些策略於主動式公車優先控制策略
(A) 低週期時間 (B) 延長綠燈時間
(C) 公車續進 (D) 燈時間
(E) 入綠燈時間
40. 公路立,其出入口置之本要求為何?
(A) 出入口一況應置於主
(B) 出入口設置大之
(C) 出入口下坡道時,應考慮匝線型
(D) 入口以設在主上坡路段為
(E) 出口位置以設在立叉結構物之前為
交通工程5
中央警察大學99 學年度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入學考試各科試題解答
99 67日修正版
交通學系
交通工程 試題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C B A B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A D B C A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BDE ABC CD ACD ABE ABCD ABCE AC BD ABCDE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BE DE CD AD ACE ACD ABCD ACE BDE ACE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