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2 年
地方特考、國營事業
民航、調查局特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馬上問:02-2331-6611
馬上連:
消費者是有利的。
運輸業含獨佔或寡佔的市場:業者若因自殺式的削價競爭,將危及整個產業的存亡最後影響的還是消費者乘
客,因此對於票價的管制有其必要。可避免業者及乘客均不利的情況。
基於國家安全或公眾福祉的考慮:為維持大眾行的便利,虧損路線必須予以補貼或給予獲利較佳的營運路線補
償。
維護社會公平的考慮:政府應保護經濟較弱勢的團體,對小汽車、計程車之租稅及通行費應較高,但對大眾運
輸給予補貼,才能符合社會公平。
業者具有公共服務性:對於虧損路線,私人企業不願承擔,則政府須予補貼甚至自行營運,以達到公共財共享
的社會福利目標。
四、【見上課講義與本社出版之 T5A43 運輸學(含概要)第 2章運輸規劃與評估,考前許博士強調要注意 101 年運輸
政策白皮書綠能運輸,果然出題。運輸學題衝班第堂也強調過綠色運輸,學員應能掌握。】
答:以自行車此種無碳運具作為短程之交通工具,確有其發展之空間,惟我國現有之道路與交通環境係以機動車輛
之使用為主,自行車之使用空間受限,在都會區亦涉及轉乘其它公共運具的服務品質與容量課題,造成自行車
之交通安全與停車便利性受到相當大之影響,連帶也降低了用路人使用自行車之意願。
自行車的定位與現況問題分析:
依據交通部 99 年「自行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得知,民眾平常騎乘自行車主要的活動型態以從事「休閒、運
動、旅行」比例最高,佔 60.5%;其次是「社區型活動(如買菜、購物、接送小孩…)」,佔 26.4%;再其次是
「通勤」,佔5%。另外,如何提升民眾使用自行車的意見分析,以「提供安全的自行車騎乘地區」、「增設更
多的自行車設施」及「提供方便的公共運輸接駁工具」分佔前三名,由此觀之,若要達到節能減碳之效果,未
來需持續加強自行車軟硬體建設,推廣自行車之使用,以代替日常通勤之機動車輛使用。目前自行車道使用環
境之建置仍屬地區性之改善,有待以系統性之思維,建立完整之自行車使用環境。
腳踏自行車對都會區交通之衝擊
腳踏自行車之動力借於電動車與行人之間,故無論行駛於公路車道上或行人路段皆不適合,但目前自行車專
用道尚未普及,若自行車數量大增將造成與行人或車輛爭道之危險與困難。
腳踏自行車人口大幅增加,腳踏自行車之停放問題也將一併產生,雖然自行車之體積較汽機車小的多,且較
容易停放,但若數量大增且缺少專用停車架,將造成道路擁擠,甚至容易倒塌造成路線阻礙。
腳踏自行車違規停車尚無法可管,若自行車主人任意放置在行人道上或鎖在圍欄上,對於行人道通暢或市容
美觀均有妨礙。
腳踏自行車體積小且並未發牌照登記管控,將造成竊賊有機可乘,非但行竊、轉手贓車容易且甚難追查之。
由於某些路段不適宜行駛腳踏自行車,而需轉乘大眾捷運工具時,目前尚缺整合之介面,如台北捷運雖設有
腳踏車停放車廂,但若搭乘乘客密集時,往往可看見腳踏自行車被其他乘客包圍,難以輕易上下車,更別說
抵站後出站之動線與人搶道之困擾。
未來自行車規劃管理相關策略:
目前我國自行車使用率約為 5%,且其中 60%屬於休閒用途,為了提升自行車之使用率,須進一步提升使用自
行車通勤之比例與數量。由於自行車通勤涉及用路人使用習慣的改變,以及包括道路與相關基礎設施在內之自
行車使用環境的改善,這些作為均無法一蹴可幾,因此在推動自行車的使用方面,本部的策略為以適地、分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