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131
頁次:4
-
4
39 關於民法所定債權人之代位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行使代位權之債權人,有優先受償權
如果是專為保存債務人之權利,即使是專屬債務人之債權,債權人亦可代位行使
債務人已經對第三人行使權利而無效果時,債權人即不可行使代位權
代位權之行使,限於向法院以訴訟為之
40 依勞動基準法規定,請問下列之說明,何者錯誤?
勞工每 7日至少應有 1日之休息,作為例假;但按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之 1所實施之「四週變形工時」,
得以 2週內給予 2日之休息,作為例假
依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3項實施的「八週變形工時」,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8小時
所有適用勞動基準法的行業全部都可以適用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2項實施的「二週變形工時」,得將其
2週內 2日之正常工作時數,分配於其他工作日。其分配於其他工作日時數,每日不得超過 2小時
依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1項規定,勞工每 2週工作時數原則不得超過 84 小時
41 下列那一個情形中,人民主張權益受損而提起行政訴訟,行政法院並無審判權?
警察強制驅離違法集會之人民,人民主張強制驅離之命令違法
警察強制驅離違法集會之人民,人民主張身體受傷而單獨請求國家賠償
人民申請低收入戶生活扶助金被認定資格不服,主張主管機關之認定違法
人民申請低收入戶生活扶助金,主張主管機關核發之金額不足而請求補發
42 下列何者不是總統制之特色?
總統與行政首長合一 行政權與立法權緊密結合
國會議員不得兼任行政官員 行政權可對於立法權之決議提請覆議
43 甲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乙已登記之 A地,並於其上建有違章建築 B屋,於該屋居住
已逾 20 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不得為取得時效之客體 取得時效一完成,甲立即取得地上權
甲得請求登記為地上權人 B屋是違章建築,故甲不能經由時效取得地上權
44 甲有配偶乙,父母丙、丁,別無其他親屬。甲死亡時留下遺產 120 萬元,並留下有效遺囑將遺產全部遺贈給
密友戊。請問依照民法規定,乙、丙、丁各可主張多少數額的特留分?
乙30 萬元,丙、丁各 15 萬元 乙、丙、丁各 15 萬元
乙、丙、丁各 30 萬元 乙30 萬元,丙、丁各 10 萬元
45 憲法第 1條規定,中華民國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民有、民治、民享的口號是由何人所提出?
孟德斯鳩 洛克 林肯 孟子
46 依據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自治條例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在直轄市稱直轄市法規,在縣(市)稱縣(市)規章,在
鄉(鎮、市)稱鄉(鎮、市)規約
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自治條例
直轄市法規、縣(市)規章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得規定處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行政罰
自治條例訂有罰鍰之處罰時,最高以新臺幣 10 萬元為限,且不得連續處罰之
47 有關法律適用過程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法律適用應經涵攝之過程 法律適用採取三段論法
法律適用之大前提為構成要件 法律適用之結果為事實
48 關於我國憲法中行政與立法間權力制衡之設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立法委員得連署對於行政院提出不信任案 總統應至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並接受質詢
立法委員得兼任行政官員,入閣者並無須辭職 立法院不滿意行政院施政,得呈請總統解散行政院
49 在法律關係中,權利人單方的意思表示,而能直接創設、改變或消滅某一法律關係的權利,稱為:
請求權 形成權 抗辯權 支配權
50 下列對普通法與特別法關係之敘述,何者錯誤?
必須有二種以上法律就同一事項均有規定,且規定內容不同,始有比較普通法與特別法的必要
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區分並非絕對
二種以上法律間,有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係時,特別法之規定縱有不足,普通法仍無適用之餘地
同一法典之不同條文中,亦可能存在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