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視聽製作 視覺傳播 試卷

pdf
124.39 KB
1 頁
MI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1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7780
視聽製作
視覺傳播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人類是在「觀看(looking)」的實踐中解讀這個世界的。「觀看」相較於「看
seeing)」是更有目的性及方向性的活動。「觀看」是一種選擇行為。透過觀看,
我們商定社會的關係和意義。請扼要的闡釋這句話的精義。(20 分)
二、在視覺的創作與訊息的溝通時,首要的追求即是平衡(balance)。平衡的意義是什
麼?有何種感知效果?不平衡的視覺構成就毫無意義嗎?它可能會有何種感知效果?
30 分)
三、艾爾伯蒂 Leon Battista Alberti)曾說:「透視法再現了從虛擬的那扇窗口所看出
去的畫面。」我們在觀看繪畫、攝影照片、電影等作品時,就像是從一扇窗前往外
看到我們所看到的畫面。這些作品也透過這扇窗告訴我們其內容,而自電視螢幕、
電腦螢幕、攜帶觸控式手機螢幕等發明之後,螢幕這個「窗」是否如先前的媒介形
式一樣,運用同樣的表現手法間接的使我們感受到作品中所要傳達的心境?或是有
何不同?(30 分)
、在電腦螢幕出現前,繪畫、攝影、電影、電視等媒介,在影像訊息的傳遞與觀看,基
本上具有一致和持續性的慣性,即是「單點透視(single-point perspective view)」。
請扼要闡述這個透視法則的基本概念。(20 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