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6年交通
事業鐵路、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28040  全一頁
等級: 薦任 
類科(別): 視聽製作 
科目: 視覺傳播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認為,一個符號(sign)概念是
由指示意思的記號、被指示或被代表的事物,以及所牽動的深層意義(the resulting 
sign)三者所共同構成。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也曾用「玫瑰」這
個概念,說明「符徵」(signifier,或譯「能指」)、「符旨」(signified,或譯「所指」),
以及符號所牽動的文化深層意義。請以任何視覺圖文為例,依循上述解說來加以闡
述這種符號建構的關係。(40 分) 
二、人們除了用「直覺」來感受視覺形象的刺激之外,還是得用更為客觀的「思維」來
補足狀似客觀的視知覺,才能使視覺形象的真實意義成型。例如當人們「看到」太
陽下山時,他們腦中必須「明白」其實是地球自轉。當人們看到白光時,他們也要
「知道」白色光中包含了光譜中的各種顏色。因此,一個視覺形象並不只是刺激觀
者的視網膜而已;它同時對人們產生直覺和思維上的作用。請舉一視覺作品(影像
圖像不拘),說明其所表現的主題、形式等對觀者的「直覺」(心理感受)以及「思
維」方面的作用。(30 分) 
三、請比較觀者在觀看油畫以及觀賞攝影作品兩種媒介時,不同的心理機制。請提出自
己的見解外,亦請提出其他論者之理論觀點。(3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