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統計 資料處理 試卷

pdf
97.01 KB
1 頁
MI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1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1820
科: 統計
目: 資料處理
考試時間: 2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電腦系統中,資料可能存在於階層式記憶體系統的各個層次中,其中 CPU 可以直
接存取的記憶體有那些?CPU 執行時,是透過那兩個主要單元在運作?在 CPU
輸出入(I/O)設備的溝通中,可以藉由那些技術的應用,以協調完成 I/O 的動作?
請詳細說明其運作。(20 分)
二、關聯式資料庫的設計中,多個交易的處理,依序的序列排程(serial schedule)可以
保證資料的一致性。然而,不一定各個交易都要依序執行,只要是合法排程序列
serializable schedule),也可以獲得資料的一致性。請解釋何謂合法排程序列?在
交易處理的各個命令操作中,存在有關連性之先後執行次序關係。並行處理時,需
要考慮這些命令的關連性,以確保交易間不會相互干擾,也就是所謂的區隔性
isolation)。我們一般會以鎖定(lock)與時戳(timestamp)的機制來實作區隔
性,請說明資料讀取(read)時,時戳機制下是如何進行的?鎖定機制下又是如何
運作的?(20 分)
三、電腦網路的通訊協定,常會以層次的概念來設計,請問此種方式的設計有何優點?
在資料傳輸的過程中,上下層資料會有所不同,請問這兩種資料在接收與傳送時是
如何完成的?在 TCP/IP 網路中,我們常會以 IP 位址來表示目地端的位置,由於協
定底層的傳輸,並無法藉由 IP 位址找出目地端電腦的實際位置。請詳述傳送端的電
腦是如何將資料送往此 IP 位址對應的目地端電腦。(20 分)
四、CSMA/CD CSMA/CA 是電腦網路上普遍被使用的通訊協定,請問兩者在使用環
境及特性上有何差異?其中 CD CA 分別代表什麼?又如何達成?(20 分)
五、在一般的認知裡,高階程式語言與低階程式語言在可攜性上有很大的差別。請問高
階語言之所以較具可攜性的原因為何?將一個高階程式的原始碼轉換成目的碼,需
要經過那些過程?從目的碼到可以執行的執行碼又需要經過那些步驟?這些過程或
步驟的作用為何?(20 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