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十職等以下公務員之記過與申誡,得逕由主管長官行之
9. 下列對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資格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國民須年滿四十五歲
(B) 須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且曾設籍十年以上
(C) 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D) 如回復中華民國國籍,亦得登記為候選人
10.總統府資政應具備之資格條件,不包括下列何者?
(A) 曾任主要政黨負責人 (B) 曾任五院院長
(C) 曾任中央民意代表,聲譽卓著 (D) 社會賢達人士,聲譽卓著
11.下列對大法官釋字第667 號有關送達制度解釋之敘述,何者不符合其意旨?
(A) 訴願係處理人民與國家間之私法爭議,其目的在保障人民之權益
(B)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因訴訟目的、性質、功能之差異,其訴訟種類,可能有不同之規定
(C) 行政訴訟法雖設有準用部分民事訴訟法之處,亦非表示二者須有相同之規定
(D) 送達制度攸關憲法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是否能具體落實
12.下列對立法院聽取總統國情報告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 總統就其職權相關之事項,得逕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B) 立法委員於總統國情報告完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
(C) 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五分之一以上提議,院會決議後,辦理之
(D) 立法院得於每半年集會時,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13.有關大法官解釋憲法之事項,包括下列何者?
(A) 關於私法契約,有無牴觸憲法之事項 (B) 關於行政處分,有無牴觸憲法之事項
(C) 關於縣規章,有無牴觸憲法之事項 (D) 關於長官指令,有無牴觸憲法之事項
14.下列對大法官釋字第656 號有關回復名譽解釋之敘述,何者不符合其意旨?
(A) 回復名譽之方法,民事審判實務上不乏以判決命登報道歉作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B) 憲法保障人民之言論自由,依大法官釋字第577 號解釋,未言及保障消極之不表意自由
(C) 依民法第195 條第1項規定,個人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D) 名譽權旨在維護個人主體性及人格完整,為實現人性尊嚴所必要,受憲法所保障
15.下列對於監察院彈劾權行使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彈劾案經提案委員外之監察委員九人以上審查及決定成立,監察院應即向懲戒機關提出
(B) 彈劾案經審查認為不成立,而提案委員異議時,應將該彈劾案交原審查之監察委員重審
(C) 彈劾案之提議,以口頭報告為之,並應詳述事實
(D) 監察委員認為公務人員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應經三人以上之提議向監察院提彈劾案
16.下列對大法官釋字第514 號有關遊戲場業規則解釋之敘述,何者不符合其意旨?
(A) 許可營業之條件及違反義務應受之制裁,均涉及人民工作權及財產權之限制
(B) 人民營業自由為憲法第15 條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之一項內涵
(C) 人民有營業活動之自由,例如對其商品之生產、交易或處分得自由為之
(D) 對營業自由之限制,在性質上,不得由法律授權以命令為補充之規定
17.地方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稱為:
(A) 自治條例 (B) 自治規範 (C) 自治命令 (D) 自治規則
18.下列對大法官釋字第525 號有關後備軍人轉任公職停止優待解釋之敘述,何者不符合其意旨?
(A) 主管機關之八十四年函釋停止適用後備軍人轉任公職考試比敘有關規定,牴觸憲法原則
(B) 純屬願望、期待而未有表現其已生信賴之事實者,則欠缺信賴要件,不在保護範圍
(C) 制定或發布法規之機關依法定程序予以修改或廢止時,應兼顧規範對象信賴利益之保護
(D) 法治國原則首重人民權利之維護、法秩序之安定及誠實信用原則之遵守
憲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