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物質燃燒需具備燃燒之四面體,熱能(溫度)為其中要素之一,下列可使一般可燃物燃燒之
溫度高低順序何者正確?
(A) 發火點>引火點>燃燒點(B) 發火點>燃燒點>引火點
(C) 燃燒點>發火點>引火點(D) 引火點>燃燒點>發火點
11. 下列之化學反應方程式:H2S+Cl2→2HCl+S+熱能,此一反應為燃燒反應,其中何者為此
燃燒反應之助燃物?
(A) H2S (B) Cl2(C) HCl (D) S
12. 下列何者將減緩火場中煙霧自然對流的速度?
(A) 降低火場溫度 (B) 增加各通風口面積(C) 增加通風口數量 (D) 增加通風口高度
13. 依據濱田稔之實驗研究,一定溫度無氣流中加熱之氣乾松木,加熱20 分鐘碳化深度為 20
mm,若加熱40 分鐘,碳化深度約為若干?
(A) 22 mm (B) 28 mm (C) 40 mm (D) 80 mm
14. 天然氣中主要成分為甲烷,並含少數之乙烷、丙烷及丁烷,下列關於天然氣成分之理化性質
何者錯誤?
(A) 甲烷沸點最低(B) 甲烷燃燒下限最高
(C) 甲烷空氣密度最輕(D) 甲烷燃燒範圍最窄
15. 下列物質於發生分解爆炸時,無論任何條件均不會產生氫氣?
(A) 聯胺(B) 乙炔 (C) 一氧化氮 (D) 乙烯
16. 火場溫度隨燃燒時間而逐漸升高,其空氣亦漸膨脹,空氣由外界流入該起火房間,同時熱煙
霧也會從該起火房間流出。若忽略燃燒分解過程而產生之質量流率,建築物內部空氣溫度為
27℃,起火房間溫度為 777℃,流入起火房間之空氣體積流量為 1 m3/s,則流出起火房間之熱
煙霧體積流量約為若干?
(A) 1.5 m3/s (B) 2.5 m3/s (C) 3.5 m3/s (D) 4.5 m3/s
17. 長、寬及高各為13 m、
10 m 及2.5 m 之房間燃燒500 g 乳膠,其Dm=0.65 m2/g,試估算此時火
場中發光避難指標之能見度約為若干?(DL=Dm×mf/Vc,DL:單位長度之光學密度,Dm:質
量光學密度,Vc:煙箱體積,mf:發煙材料之質量損失;K=2.3×DL;K:煙霧之消光係數;
對發光物體K×S=8,S:火場能見度)
(A) 3.48 m (B) 2.61 m (C) 2.17 m (D) 1.30 m
18. 當一棟木造建築物燃燒時,其鄰接建築物之壁面受到火焰與輻射熱之雙重影響。若此鄰接建
築物高度4 m 並使用能抗拒 2級加熱曲線之材料(即延燒係數 p=0.82),則此鄰接建築物距
離起火木造建築物至少若干公尺方無被延燒之危險?
(A) 1.5 m (B) 2.3 m (C) 5.2 m (D) 10 m
19. 依據日本學者川越邦雄、關根孝以及英國學者 P. H. Thomas 等之研究,燃燒速度 R值與開口
部面積(A)及高度(H)之關係何者正確?
(A) R 與A/H 成正比 (B) R 與A×H 成正比 (C) R 與A×H2成正比 (D) R 與A×H0.5 成正比
20. 當非導體之帶電物體,接近接地體之際,除帶電物體與接地體之間發生放電外,幾乎同一時
間,沿著非導體表面發生如樹枝狀發光之放電,此現象稱為?
(A) 電暈放電 (B) 條狀放電 (C) 火花放電 (D) 沿面放電
火災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