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年
關/稅務、移民、鐵路、
警察、高普、初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
申論題解答
一、
答: 自由主義(Liberalism)淵源於西方啟蒙時代以降「天賦人權」的觀念,爭取言論、信仰、人身自由等,並以有
限政府及同意之觀念來保障人權。而自由主義的內涵隨著時代與社會變遷,也發展出不同的理論與流派。一般而
言,最基本的分類即將自由主義概化成古典自由主義與現代自由主義兩大理論派別:
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的基本概念,除了在政治方面主張有限政府與自然權利的保障,在經濟方
面則是以「自由放任」來擺脫政府的干預。因此,古典的自由主義者以個人主義為思想之基礎,認為應減少不
良制度之束縛,以利個人發展。故在政治上,主張有限政府、權力制衡、民主體制;經濟上,主張市場經濟、
減少干預。延續到當代則以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及新右派稱之。
當代自由主義(modern liberalism)的概念,強調政府對於社會發展的責任,對市場秩序下的經濟制度以及有
限政府的主張提出質疑,或可稱之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或福利自由主義(welfare liberalism)。此
派主張資本主義與福利主義並行,即在自由的市場競爭的前提下,政府進行適當的干預與監督。其認為自由市
場難以自我約束,因此須要政府干預以確保個人自由與公眾福祉。在此概念下,現代自由主義者主張透過社會
福利制度的介入並修正既有經濟體制所造成的不平等,以確保個人發展的自由。
綜合言之,自由主義的基本目標-自然權利的保障-並未隨著社會變遷與流派更迭而有所改變;但其對於達成目
標的「手段」與「過程」之主張不同,是為其主要差異所在。
二、
答: 我國憲法歷經多次修憲,最近一次是在 1997 年的第四次修憲,對於政府體制的調整如下:
取消立法院對於閣揆的同意權,改由總統直接任命閣揆:此項修正解決同意權引發之行政、立法僵局,但就
政治現實來看,縱取消立法院同意權,總統任命之行政院長,其施政、法案、預算等如無法獲得立法院支持,
政治僵局仍然會發生。
覆議制度的變更: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核可,
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
議。
不信任與解散國會權之設計: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
任案提出之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
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
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影響:一九九七年七月的第四次修憲剝奪了立法院對閣揆的同意權,改由總統直接任命閣揆。而為了安撫立
法院因為閣揆同意權遭到削減所引來的不滿與反彈,則又賦予立法院倒閣權(不信任投票)作為補償。關於
第四次修憲後我國憲政體制類型的定位,問題的癥結仍在於修憲後內閣除了對國會負責外,是否亦須對總統
負責。第四次修憲對我國憲政體制不僅未發揮釐清之效,反而將大法官過去所確立的憲政原則徹底模糊化。
我國憲政體制與法國第五共和之比較:
杜佛傑(Maurice Duverger)歸納 1962 年以來的法國第五共和的實踐特點,在其著作《政治制度與憲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