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民航人員、外交領事
人員及國際新聞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
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
全情報人員及社會福利工作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
考 試 別: 國際經濟商務人員
等 別: 三等考試
類 科 組: 各組
科 目: 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及實務、國際金融理論)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40150-40750
一、何謂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試述 GATT 第24 條對自由貿易協
定(或關稅同盟)准予排除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前提條件為何?並以貿易創造(T rade
Creation)及貿易移轉(T rade Diver sion)兩項效果說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利弊得失。
(20 分)
二、
試以互易有無(gain from exchange)及比較利益之生產分工(gain from specialization)
兩觀點說明國際貿易帶來的經濟利得。
當國內消費者的偏好不一致時,開放自由貿易有可能導致某些消費者的利益受損,
試舉例說明之。
開放自由貿易對兩類生產要素的提供者,即勞工(laborer)和資本家(capitalist)有
不同的影響,試舉例說明當本國之資源秉賦為相對的資本富有時,國際貿易有可
能對國內的勞工帶來不利的影響。
(20 分)
三、
解釋已開發國家常運用的兩種進口保護措施:反傾銷(antidumping, AD)及平衡
稅(countervailing duties, CVDs)。
試從出口國從事傾銷的經濟理由說明反傾銷政策的適當性。
解釋平衡稅的淨效果等於是從出口國納稅人所支付的政府出口補貼移轉至進口國
的平衡稅收入,並以此說明平衡稅的課徵有抑遏出口國對出口商補貼的效益。
(20 分)
四、
試述下列四種金融危機的產生形式及影響:銀行危機、債務危機、貨幣危機、資
本市場危機。
試以此次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crisis, 2007-2008)為例,說明金融危機
的演變過程及如何傳遞成國際金融危機的幾種方式。
(20 分)
五、假設本國採取浮動匯率制度,且資本完全移動下,請以 IS–LM–BP 模型,分別分析
下列兩項美國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對本國所得、利率及匯率之影響?(20 分)
美國國會通過減少政府支出並增稅的財政赤字緊縮方案。
美國聯邦儲備局採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