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及所屬工程總隊 110 年新進職員(工)甄試試題
甄試類科/職別【代碼】:土木工程/一級工程員【S2902】
專業科目一:土木工程【含工程力學(包括材料力學)、土壤力學(包括基礎工程)、測量學、
結構學、鋼筋混凝土學與設計、營建管理與工程材料等】
*入場通知書編號:_______________
注意:作答前先檢查答案卡,測驗入場通知書編號、座位標籤、應試科目是否相符,如有不同應立即請監試人員
處理。使用非本人答案卡作答者,該節不予計分。
本試卷為一張雙面,四選一單選選擇題共 50 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限以 2B 鉛筆於答案卡上作答,請
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答案,答錯不倒扣;以複選作答或未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請勿於答案卡上書寫應考人姓名、入場通知書編號或與答案無關之任何文字或符號。
本項測驗僅得使用簡易型電子計算器(不具任何財務函數、工程函數、儲存程式、文數字編輯、內建程式、
外接插卡、攝(錄)影音、資料傳輸、通訊或類似功能),且不得發出聲響。應考人如有下列情事扣該節
成績 10 分,如再犯者該節不予計分。1.電子計算器發出聲響,經制止仍執意續犯者。2.將不符規定之電子
計算器置於桌面或使用,經制止仍執意續犯者。
答案卡務必繳回,未繳回者該節以零分計算。
【3】1.直角彎梁承受一水平力 P,如【圖 1】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點a支承反力為 2P 點c支承反力為 0
點b處梁內彎矩連續 這是一個不穩定的結構,無法達成靜平衡
【2】2.如【圖 2】所示,一平面力系有兩個垂直力 P1=2.0 kN 與P2=1.8 kN 與一個力矩 Mo=3.6 kN-m,P1位於 x1=1.2 m 處,
P2與Mo則位於 x2=3.6 m 處,其合力位置 c最接近下列何者?
2.3m 3.3m 4.3m 5.3m
【4】3.如【圖 3】所示,兩根不同軸向剛度的線彈性柱子,於其上覆以一剛性蓋板,並施加一垂直力 P,若欲使剛性蓋板
不因柱子的變形而傾斜,請問施力 P的作用位置 c應為下列何者?
0.25L 0.33L 0.50L 0.75L
【3】4.如【圖 4】所示,以 30°傾斜角拖拉一重 50 公斤之物品,若與地面之靜摩擦係數為 0.2,則至少需施加多大的力量 P,
才足以拖動此物?
9.65kgw 10.00kgw 10.35kgw 11.55kgw
【2】5.一均質 T形斷面梁之幾何尺寸如【圖 5】所示,受到純彎矩 M的作用,其水平中性軸位置 c之值最接近下列何者?
122mm 132mm 142mm 152mm
【4】6.如【圖 6】所示,簡支梁承受中央集中力 P=1.0 kN 與端點彎矩 M=2.0 kN-m,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最大梁內彎矩發生於集中力所在位置 點a支承反力為 0.5 kN
集中力所在處的右邊緊鄰位置,梁內剪力為 0.5 kN 點a到集中力所在位置之間,梁內彎矩為零
【2】7.力作用懸臂梁上如【圖 7】所示,請問該梁承受最大之剪力與彎矩應力為何?
V=400N、M=2,800Nm V=600N、M=2,800Nm
V=400N、M=2,400Nm V=600N、M=2,400Nm
【1】8.有一五層板厚度分別為 t,由二個螺栓固定,其受力如【圖 8】所示,請問每一個螺栓所受最大平均剪應力為何?
τmax=6P/(πd2)
τmax=4P/(πd2)
τmax=3P/(πd2)
τmax=2P/(πd2)
【2】9.一鋁棒長 4m,截面積為 10cm×10cm,若對強度之要求為內應力不得大於= 6000kg/cm2,另如對勁度之要求為伸長量
不得大於 0.2cm,請問該鋁棒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為何?(設 E=10×106 kg/cm2)
Pmax= 400t Pmax= 500t Pmax= 600t Pmax= 700t
【2】10.某土壤的液性限度為 62%、塑性限度為 28%及縮性限度為 12%,則其塑性指數為下列何者?
16% 34% 40% 50%
【4】11.粉土質砂土之統一土壤分類符號為下列何者?
GW GM SC SM
【4】12.下列何狀況最不可能使用樁基礎?
基礎承受拉拔力 工址地盤表層土壤具膨脹性質
橋墩位於河道中 工址地盤為卵礫石層
【2】13.某位於地表下之黏土層 2m 厚發生單向度壓密,若其孔隙比從 1.120 減小為 0.961,則地表因此發生之沉陷量為下列
何者?
10cm 15cm 20cm 25cm
【1】14.細顆粒土壤求取塑性限度(PL),土體於玻璃上用手來回反覆搓動成土條,當土條直徑為下列何者時恰斷裂,該含水
量為塑性限度?
3.2mm 6.4mm 12.7mm 25.4mm
【3】15.下列四種砂性土壤,經粒徑分布曲線獲得如下數據,何者屬於優良級配(well graded)?
D10=0.13 mm、D30=0.31 mm、D60=1.01 mm D10=0.18 mm、D30=0.38 mm、D60=0.87 mm
D10=0.08 mm、D30=0.45 mm、D60=1.12 mm D10=0.25 mm、D30=0.58 mm、D60=2.52 mm
【3】16.執行現地標準貫入試驗(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連續分三段各貫入 15 公分並記錄打擊次數,依序分別為 5次、8
次與 7次,請問該土層的標準貫入數 N值為何?
12 13 15 20
【3】17.某地層由地表往下分別為砂土層與黏土層,皆為 10 公尺厚,原地下水位位於地表,今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
降10 公尺(位於砂土層與黏土層交界),此時假設砂土層呈乾燥狀態。已知飽和砂土與乾燥砂土的單位重分別為 20 kN/m3
與16 kN/m3
,黏土飽和單位重為 18.5 kN/m3
。請問地表下 15 公尺處(黏土層中間位置)於抽水後永久有效垂直壓力(effective
vertical pressure)的變化,何者正確?
增加 40kPa 減少 40kPa 增加 58.1kPa 增加 98.1kPa
【3】18.有一濕性土壤,在其天然狀態之總體積是 9.34 × 103 m3,而重量是 177.6 × 103 kN。土壤在烘箱乾燥後之土壤重是
153.6 × 103 kN。如果比重 Gs = 2.67,請問含水量 ω為何?
ω= 13.6% ω= 14.6% ω= 15.6% ω= 16.6%
【2】19.已知某閉合水準網觀測如【表 19】,已知 1號點高程 100.000 公尺,則改正後的 2號點高程為多少公尺?
99.800 公尺
99.802 公尺
99.804 公尺
99.806 公尺
【1】20.已知 AB 距離=60.000m,AB 方位角=1100'0",A坐標(E, N)=(100.00, 100.00),已知 sin(1100'0")=0.9396932, cos
(1100'0")=-0.3420186,請求 B坐標(E, N)為何?
(E,N)=(156.382, 79.479) (E,N)=(156.382, 120.521)
(E,N)=(120.521, 156.382) (E,N)=(79.479, 156.382)
【1】21.五部 GNSS 接收儀放置在五個測站同步觀測,可以產生幾條「獨立基線」?
4 5 6 10
【1】22. AB 方位角 80 度10 分50 秒,角 B=95 度40 分10 秒,如【圖 22】所示。則 BC 方位角為何?
355 度51 分0秒
355 度51 分40 秒
355 度52 分0秒
355 度52 分40 秒
【3】23.已知導線 OA 之方向角為 N30°E,OB 之方向角為 S30°E,則∠AOB 之大小為何?
60° 90° 12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