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典論論文》云:「詩賦欲麗」;《文賦》云:「詩緣情而綺靡」;《文心
雕龍 ‧明詩》云:「五言流調,清麗居宗」。三者共同表現的是:詩以
「麗」為尚。何以六朝對詩的格調有這種美典要求?後世對於詩的寫作,
是否依然維持著這樣的要求?試予申論。(25分)
二、就文學的發展而言,「繼承」、「變創」,並非對立的概念,事實上,往往
正因為兼備二者,乃能開出文學的新貌。請以唐、宋兩代古文為例,闡
述此一事實。(25分)
三、1930至1940年代間,漢語十四行詩的寫作,延續了聞一多、徐志摩對新詩
格律理論的探索。請舉出兩位詩人及其作品,敘明此種詩體的表現特色。
(25分)
四、民間文學是民間文化的重要內涵,許多帶有土俗氣的臺灣民間故事常是
世界性的。請就所知,舉例敘明。(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