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地方特考 三等 經建行政 公共經濟學 試卷

pdf
126.57 KB
1 頁
windows10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9
三等考試
經建行政
公共經濟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31930
頁次
1
1
一、何謂「非敵對性」nonrivalry?何謂「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為什麼對公共財的需求會有「坐享其成」free riding的問題存在?假設
對公共財 G的需求只2消費 AB其個別的邊際利益函數分別
MBA= 90 G
MBB= 60 G
純公共財 G的邊際成本函數為:MC = 75
試問最適公共 G的數量為何?除政府直接介入提供外有什麼方式可
使消費者自願來提供最適的公共財?請舉例說明之。25分)
二、若商品的需求及供給方程式分別為需求 Qd= 100 P供給為 Qs= P
試求市場的均衡價格及均衡數量。5分)
10量為
何?消費者負擔每單位多少的稅負?生產者負擔每單位多少的稅
負?課稅的超額負擔為何?(10分)
如此市場的生產會產生邊際外部成本 MEC = 20 + Q政府如何採用
使使
場產生最適的數量?(此例不再考慮情況)10分)
三、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通常考慮作為決策標準的方法有淨現值法、益本比
及內,請明這3義?驗法
來作為選擇決策標準之參考,試問在何種情況下,淨現值法是最佳的選
擇方法?何種情形下,益本比法是最佳的選擇?何種情形下,內部報酬
率法是最佳的選擇?(25分)
四、政府為鼓勵消費者多喝牛奶,擬採取補助措施,在相同的補助金額下,
消費者會較滿意政府採用實物補貼的方式?還是採用現金補貼的方
式?還是對這兩者補助的方式沒有差別?試繪圖說明之。25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