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70940  全一張
(正面)
考試別: 原住民族特考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組: 經建行政 
科目: 公共經濟學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假設一個有 m和n兩人的社會,在邊際生產力遞減的情況下,使用其僅有的 L和K
兩數量固定之生產資源,進行其僅有的 A和B兩產業之生產活動。請根據該假設,
繪圖申述下列問題:(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若MRSAB
i
<
MRTAB,   i
=
m,n ,則該社會是否須調整,以及如何調整 A與B的生
產活動,以提升效率,進而達到全面效率(overall efficiency)? 
若MRSAB
i
>
MRTAB,  i
=
m,n ,則該社會是否須調整,以及如何調整 A或B的產量,
以使其資源達到社會效率(social efficiency)? 
若MRSAB
i
=
MRTAB,  i
=
m,n ,則該社會是否須調整,以及如何調整 A或B的生產
活動,以使其資源達到最佳效率(first-best ef ficiency)? 
該社會必須是何種經濟體系,其資源配置才有可能達到總效用可能邊界線(grand 
utility possibility frontier)上的某一點?達到該邊界線上的任一點,是否意味該社
會的資源配置同時達到柏瑞圖效率(Pareto efficiency)與資源分配公平(fair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該社會是否能隨心所欲地達到總效用可能邊界線上的任何一點?欲達到該目的,
該社會須對其資源分配(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與市場運作做何種處置? 
二、某國分成甲、乙及丙三個行政區域;各區域皆有各自的地方政府管轄,其內並住有
對某公共財之需求,分別為D1、D2、D3的三個「具納稅人與選民身分之消費者」
(taxpayer-voter-consumers),且D1
<
D2
<
D3。其次,假設各地方政府生產該公共財
具有「規模報酬不變」之特性,且成本相同,並由該區三個選民平均分擔。請依據
這些假設申述下列問題:(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堤波特均衡(Tiebout equilibrium)、包溫均衡(Bowen equilibrium)及薩穆爾森均
衡(Samuelsonian equilibrium)是否都具有財政遷徙(fiscal migration)的機制? 
堤波特、包溫及薩穆爾森等三個均衡中,何者最具效率性,所創造的社會福利水
準最高? 
透過財政遷徙是否能使公共財具有完全競爭市場對社會資源配置的機能? 
地方分權(decentralization)是否比中央集權(centralization)更具效率性,所創造
的社會福利水準更高? 
依據前述分析結果,應給予消費者較多還是較少的消費選擇,才能提高社會資源
配置的效率性與社會福利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