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人員、
民航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51040  全一頁
考試別: 原住民族特考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組: 經建行政 
科目: 公共經濟學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請接背面) 
 
 
一、假設政府決定對每包檳榔課 10 元的單位稅,檳榔的供給曲線是:
Q20=,而需求
曲線是:
Q802000−= ,其中 Q是檳榔數量,P是每包檳榔價格。 
請分別算出消費者與廠商的租稅歸宿。(10 分) 
此一檳榔稅造成多少超額負擔?(5分) 
政府透過檳榔稅課到多少稅收?(5分) 
二、地方政府要求中央政府補助經費以發展觀光產業,中央政府評估兩種補助款方式,
分別是「配合式補助款」(matching grant)及「非配合式補助款」(non-matching grant)。
請說明這兩種補助方式的差異,(10 分)並分析兩種補助方式對地方發展觀光產業的
影響。(10 分) 
三、請說明最適商品稅中的倫賽法則(Ramsey rule)成立之條件為何。(10 分)倫賽法則
雖然符合效率原則,從公平的角度而言,此一原則有何缺點。(10 分) 
四、請詳述理由說明臺灣目前國民年金的制度應屬「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還
是「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10 分)並分析臺灣人口平均壽命持續
增加與少子化兩因素對目前國民年金制度的影響。(10 分) 
五、各國普遍出現政府支出占國民所得比例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的現象。解釋此一現象
的許多理論中,請說明「鮑莫爾疾病」(Baumol’s disease)及制輪效果(ratchet effect),
以及此兩者如何解釋政府規模的擴大?(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