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9 關於脫逃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受警察約詢之犯罪嫌疑人,不告知而離開現場者,成立刑法第 161 條第 1項脫逃罪
假釋中之人未依法定期向觀護人報到者,成立刑法第 161 條第 1項脫逃罪
監獄中之受刑人意圖脫逃而未遂者,亦處罰之
脫逃者欠缺期待可能性,一律不罰
40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可構成刑法第 315 條之 1妨害秘密罪?
戴眼鏡窺視在公園裸體曬日光浴之人
以肉眼窺視對面大樓住家內之人洗澡
以耳朵貼牆壁竊聽隔壁之診間醫師與病人的談話內容
在他人汽車上安裝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追蹤器(GPS),以瞭解其所在位置與行蹤
41 甲開拆一封乙的信件欲閱讀時,發現信件內容是以甲看不懂的阿拉伯文寫成,故小心翼翼地將信件回復為
原本的封緘狀態。乙知悉後,怒告甲觸犯刑法第 315 條妨害書信秘密罪。有關此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將信件回復為原本的封緘狀態時,因已無開拆結果,故不成立該罪
開拆行為須已達毀損信封程度,始成立該罪
即使甲看不懂信件內容,亦成立該罪
因甲看不懂信件內容,故不具備該罪所要求之無故要素
42 下列何者無法成為竊盜罪的客體?
電磁紀錄 不具經濟交易價值的舊照片
電能 鄰居水塔中所存放的水
43 關於誣告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誣告之事實,必須有使受誣告者受刑事或懲戒處分之危險,始能成罪
出於誤信、誤解,或懷疑有此事實而申告,不成立誣告罪
誣告罪以所申告之事實全屬捏造,才可成罪。只是虛構部分,尚不成立誣告罪
未指定犯人而偽造犯罪證據,致刑事程序開始者,亦成立誣告罪
44 甲參加公司尾牙聚餐,小酌酒類,散席後,於駕駛車輛返家途中,遇警實施酒測,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
度達每公升 0.35 毫克,惟甲主張測試其平衡、反應等能力,經測均為正常。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甲雖酒後駕車,然依其身、心之具體情狀,均未顯現不能安全駕駛,不成立犯罪
甲構成不能安全駕駛罪
甲駕駛車輛並未肇事,不成立犯罪
並無情事足認甲服用酒類已致其不能安全駕駛,無從論以不能安全駕駛罪
45 某國立大學畢業生甲遺失大學畢業證書,其異想天開,竟自行製作一份該大學一模一樣的畢業證書,甲之
行為應如何論罪?
刑法第 210 條之偽造私文書罪 刑法第 211 條之偽造公文書罪
刑法第 212 條之偽造特種文書罪 不成立犯罪
46 甲受邀至友人乙家作客,未料二人聊天時,卻因意見不同而發生爭吵;乙乃請甲離開,但甲卻表示要留下
與乙辯論,不願離開,雙方僵持不下數小時之久,乙受不了報警處理。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不成立犯罪 成立刑法第 306 條侵入住居罪
成立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安罪 成立刑法第 304 條強制罪
47 甲駕車在高速公路上時,故意超車到乙所駕駛的汽車正前方,緩慢行駛並不斷連續急踩、放煞車,藉此逼
車行為阻撓乙車以正常速度前進。依實務見解,甲之逼車行為可能成立下列何種罪名?
甲成立恐嚇取財罪 甲成立妨害秩序罪 甲成立強制罪 甲成立私行拘禁罪
48 下列何種情形不構成刑法第 321 條加重竊盜罪?
甲侵入乙住家內竊盜 甲攜帶螺絲起子,竊取乙路邊停放之汽車
甲、乙在馬路旁一同徒手偷丙的錢包 甲在火車站內偷乙的皮包
49 關於刑法第 283 條群毆助勢罪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本罪之行為人包括下手實施傷害之人 本罪之行為人包括在場助勢之人
本罪之適用以「致人於死或重傷」為必要 本罪屬抽象危險犯
50 餐廳老闆甲看見乞丐乙因飢餓而昏倒於餐廳門口,因有礙觀瞻,於是拿了大紙箱將乙覆蓋住,使乙不易被
人發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之行為屬遺棄行為 乙並非無自救力之人
甲對乙有社會連帶之保護義務 甲之行為係以不作為方式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