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7「無論旅人是睡在豪華露營車或簡陋的帳篷裡,面臨的降雨機率都相同;但一旦下起
雨,如果宿營者棲身的帳篷品質低劣、會漏水,他會遭遇睡袋被水泡濕的風險,可
能因為失溫而死亡。
哥倫比亞的富人可以聘請持槍的警衛保護,小孩上下學有司機接送。當然,他
們也有被綁架的風險,而且冒的風險比別人更大,因為綁架者可期待拿到更高額的
贖金。不過,窮人比較容易遭受與機運有關的惡性意外。
哥倫比亞新艾斯佩蘭薩的貧民區,一名八歲黑人女學童在兩名持刀少年追趕下
衝回家;假使她的母親有能力聘請司機接送,女兒就不至於置身在這種機運型的意
外中。那位母親可以到派出所報案,但警察當然不會有任何行動。當時女童渾身發
抖,母親則神情哀傷,充滿無力感。小女孩知道那兩個少年是誰,他們也知道她住
在哪裡。或許日後不會再下雨,但她的帳篷品質依然低劣。」
根據上文內容,作者意在指出:
比有錢更有錢是人類免於生存恐懼的真理
把吃苦當作吃補才是擺脫貧窮的最佳途徑
容易出意外的程度是丈量貧困的標準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面對貧窮生活的興奮劑
8「小徑越過山澗到對岸,然後斜升入正盛開到頂點的油桐林裡。迎面而來的是許許多
多雪片一般飛落的油桐花,飄盪著、旋轉著,好像仙女散花一般,把整條山徑鋪上
了油桐花編織的白色長地毯,空氣中滿含著濃淡適宜、令人愉悅的花香。我戰戰兢
兢地踩著落花前進,唯恐腳印破壞了這稀世白花地毯。但令我驚奇的是,新的落花
立刻修補了我踩過的地方。這是大自然完美的設計,一條活生生的鋪花小徑。我微
醉著,不由自主地、輕輕地被引向林中深處。有那麼一剎那,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
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
下列選項所述,不符合上文內容的是:
既捕捉油桐花四處飄散的動態美,亦呈現落花編織地毯的靜態美
油桐花落得多又快,故可織成白色地毯且在腳印破壞後立刻修補
作者既驚嘆於油桐花徑的美麗,也因為無法確知路況而戰戰兢兢
作者陶醉於油桐祕徑的美,甚至心凝形釋,覺得與萬物合為一體
9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
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列子‧
說符》)
根據上文,本文旨意為何?
利欲薰心,無視法令 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一己之力,難敵眾人之力 富貴險中求,莫貪生怕死
10 「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提出『破窗謬論』:一個頑童打破麵包店的玻璃,麵包店老闆
只得不情願的花錢換塊新玻璃,旁人安慰他:你花錢換了新玻璃,玻璃工人有了額
外收入,他們會再把這筆錢拿去餐廳吃飯,餐廳工人又有了額外收入,這樣的循環
經濟反而變更好了。但是,卻忽略了麵包店老闆的錢變稀少了,當他多花錢換新玻
璃時,也相對失去一些錢去消費他要的享樂。」
閱讀上文,「破窗謬論」最主要的盲點是:
全球能源日益缺乏,卻濫用物資、耗損資源
僅看到玻璃工人的得,卻忽略麵包師傅的失
刺激經濟景氣發展的同時,卻忽視孩童心靈的成長
看似一個損害,卻帶給百業經濟成長,因禍而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