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類 科:財稅行政
科 目:財政學概要
考試時間: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代號:41420
頁次:4
-
1
甲、申論題部分:(50 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假設個人效用完全決定於所得,所得之邊際效用恆為正但遞減;經濟體
系中所有個人之偏好皆相同(相同型式的效用函數)。為簡化分析,進
一步假設經濟體系僅有 A、B兩人,所得分別為 IA 與 IB,IA + IB = 100
單位。在總所得不因重分配而減少的情形下,請回答以下有關柏瑞圖最
適(Pareto optimality)與社會福利極大的問題。
【答題使用之數學式符號與上、下標等,以及圖形之座標軸與點、線等,
務必清楚標示並佐以文字詳細解釋。】
當所得分配情形為 (IA , IB) = (25, 75) 時,是否達成柏瑞圖最適?請解
出所有符合柏瑞圖最適的所得分配情形並解釋之。(10 分)
若社會福利函數 W(UA, UB) = UA + UB;其中 UA 與 UB 分別表示 A、
B兩人之效用水準。請解出所有社會福利極大的所得分配情形並解釋
之。(15 分)
二、財政學所稱之「道德危機」(moral hazard)為何?(10 分)以醫療保險
市場為例,說明有那些造成道德危機的情境?(15 分)
乙、測驗題部分:(50 分) 代號:2414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共25 題,每題 2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主張的所得分配,應遵循下列何項原則?
極大化社會總福利 極小化最高所得者的福利
極大化最低所得者的福利 極大化中位數所得者的福利
2 社會上的兩財貨產出組合未落在契約線(contract curve)上,若能調整至契約線上,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社會的總產值會增加 兩財貨的產出一定都不會減少
兩財貨的分配一定更公平 產生柏瑞圖改善(Pareto improvement)
3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公共財提供的效率條件為每個人消費之邊際利益均相等,且等於生產的總成本
公共財坐享其成(free riding)的程度與使用人數呈正相關
劣價財(demerit goods)乃指價格下跌,消費也隨之減少的財貨
克拉奇租稅(Clarke tax)在解決環境外部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