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30150-30950 
31150、31250 
32150、32250 
32450、32750 
32850、32950 
33150、34450 
頁次:4
-
3 
 
10 關於行政罰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應受法定最高額新臺幣 3千元以下罰鍰之處罰,其情節輕微,認以不處罰為適當者,
得免予處罰 
未滿 14 歲人之行為,不予處罰 
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依法定罰鍰額加總裁處 
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 
11 關於政府資訊公開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應公開之政府資訊,以存在於文書、圖畫、積體電路晶片等媒介物為限 
政府資訊以不公開為原則,公開為例外 
政府資訊公開法所列限制公開事由,應從嚴解釋 
人民請求政府資訊公開,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有必要者為限 
12 行政機關擬定法規命令時,依行政程序法規定,除情況緊急顯然無法公告周知者外,應將草案公告於政
府公報或新聞紙。下列何者非屬公告時應載明之事項? 
受草案內容影響之相對人 訂定機關之名稱 
草案之主要內容  任何人得於所定期間向指定機關陳述意見之意旨 
13 關於訴願程序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訴願人經由原行政處分機關提起訴願時,原行政處分機關應重新審查原行政處分是否合法妥當 
訴願人提起訴願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原行政處分之執行即因而停止 
受理訴願機關於訴願程序進行中所為之程序上處置,訴願人應立即提出異議,不得於行政訴訟中主張 
訴願人向受理訴願機關提起訴願者,受理訴願機關應即進行訴願程序,並作成決定,無須將訴願書副
本送交原行政處分機關 
14 違章建築所有人甲因未履行限期拆除之處分,經建築主管機關通知繳納代履行費用。甲不服,向建築管
理機關聲明異議遭駁回後,依現行實務得尋求下列何種權利救濟? 
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提起訴願 提起復查 提起申訴 
15 下列公法上之爭議,何者非行政法院之審判權範圍?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交通裁決事件 入出國及移民法之收容異議事件 
政府採購法之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事件 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鍰事件 
16 有關行政訴訟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確認訴訟採訴願前置主義 有關農會選舉訴訟由行政法院審理 
外國人收容聲請事件由行政法院審理 智慧財產法院為商標爭議案件之第二審行政法院 
17 下列何者非屬對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得提起上訴之理由? 
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  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行政法院違背土地管轄之規定 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 
18 下列何者該當國家賠償法所稱之公有公共設施設置或管理有欠缺? 
供公眾使用之橋樑耐震度符合規定,因不可預期之強烈地震致橋墩斷裂 
正常驗收之腳踏車引道因重型機車為緊急避難而行駛於上,致路面產生裂縫 
道路使用一段時間後產生坑洞,道路主管機關未能及時修補,又未設警告標示 
供公眾通行道路上之人孔蓋,因突發之強降雨壓力不平均而彈開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