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下列文句,何者前句敘述原因,後句敘述結果?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4】28.下列文句,何者強調「不自欺、不胡說」?
君子不以言舉人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4】2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依據上文可以獲悉:孔子是怎樣的人?
見多識廣 沒有偏心 知錯能改 坦誠謙遜
【1】30.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
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孔子希望子路不要自滿 孔子譴責子路虛偽矯情
子路因衣著破舊而慚愧 子路想藉仕宦改善生活
第一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
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31.關於「大江東去,浪淘盡」,「淘」之音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ㄊㄠ/瀰漫 ㄊㄠ/招惹 ㄊㄠˊ/沖洗 ㄊㄠˊ/波浪
【1】32.「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的「千堆雪」比喻:
無數的浪花 無數的雪花 浪花很有層次 雪花很有層次
【4】33.關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詮釋,下列何者錯誤?
「羽扇綸巾」多用以形容飄逸瀟灑的風度
「檣櫓灰飛煙滅」的「檣櫓」在此指戰艦
「檣櫓灰飛煙滅」的「灰飛煙滅」指被徹底焚毀
此三句用來歌詠的對象是主導赤壁之戰贏得戰功的魯肅
【1】34.關於「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故國」此指京城古都 「故國神遊」即「神遊故國」
「多情應笑我」即「應笑我多情」 「早生華髮」的「華髮」指花白的頭髮
【3】35.「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所表現的作者情懷,最貼切的選項是:
仕途窒礙的沮喪 一事無成的哀傷 忘懷得失的曠達 意氣風發的自得
第二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
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世說新語‧言語》﹚
【3】36.關於「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的詮釋,下列何者錯誤?
「內集」/家庭聚會 「兒女」/子姪晚輩
「講論文義」/討論文學定義 「俄而雪驟」/不久雪下得很急
【4】37.「撒鹽空中差可擬」中的「差可擬」意指:
大致無法這樣比擬 大致無法這樣起草 大致可以這樣起草 大致可以這樣比擬
【4】38.「未若柳絮因風起」所歌詠的景象,與下列何者相同?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39.根據上文,「公大笑樂」是因為:
兄子的譬喻呈現雪花飄落的意象 兄女的譬喻呈現雪花飄落的意象
子姪輩都相當優秀堪為家族之光 家人雪中齊同作詩共享天倫之樂
第三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
【3】40.由上文可知,一般人溺於貧富之中,常有何種毛病?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諂求與驕傲 無諂與無驕
【4】4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之
意為:
「無諂無驕」與「貧而樂道」「 富而好禮」都能成德
「無諂無驕」已能成德,無須「貧而樂道」「 富而好禮」
「貧而樂道」「 富而好禮」還是不足;須「無諂無驕」始能成德
「無諂無驕」,還是不足;須「貧而樂道」「 富而好禮」始能成德
【1】42.「告諸往而知來者」中之「告諸往」是指:
孔子告知子貢以樂道好禮 子貢告知孔子以無諂無驕
孔子告知子貢以切磋琢磨 子貢告知孔子以切磋琢磨
第四篇: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左傳‧僖公三十年‧燭之武
退秦師》﹚
【4】43.「越國以鄙遠」意謂:
越國很遙遠 越國與他國為敵
越過他國而以遠地之國為敵 越過他國而以遠地做為邊邑
【3】44.「亡鄭以陪鄰」的「陪鄰」是指:
向鄰國賠罪 做鄰國的陪襯 增加鄰國的土地 陪同鄰國一起出兵
【1】45.「行李之往來」意謂:
使者之經過 貨運相當流暢 交通至為便利 旅行時所帶之物品
【3】46.「共其乏困」的「共」意指:
總共 共同 供給 承擔
第五篇: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蠭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
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爲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
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
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史記‧
項羽本紀‧贊》﹚
【2】47.「陳涉首難」的「首難」是指:
首先殉難 首先起事 功居第一 出面告發
【3】48.「然羽非有尺寸」的「非有尺寸」是指:
沒有些許的資金 沒有些許的戰功 沒有一尺一寸的封地 沒有測量長度的用具
【1】49.文中司馬遷批判項羽在錯誤措施之下,想成功是很困難的。下列何句最能體現這種情況?
背關懷楚 將五諸侯滅秦 乘勢起隴畝之中 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1】50.由上文可知,項羽失敗的原因是:
剛愎自用,輕用其鋒 天時不利,非用兵之罪
仁義不施,身死他人之手 用人不當,敗壞整體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