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6170  全一頁
類 科:核子工程 
科 目:核工原理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須詳列解答過程。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闡述中子與物質作用之共振捕獲(resonance capture)現象及其與燃料溫度及核
能安全的關係。(10 分) 
臺灣的核能電廠採用水冷式反應器,請詳述反應器中,水與中子各種可能的作用
及其與溫度或空泡變化的關係。(10 分) 
二、用過核子燃料的管理需要考慮衰變熱。已知一個核分裂反應後,其各種分裂產物放
出之 β-射線約等於 3.8*10-6t-1.2 β-rays/s,γ-射線約等於 1.9*10-6t-1.2 γ-rays/s;其中 β-射
線的平均能量約為 0.4 MeV,而 γ-射線約為 0.7 MeV。若一燃料束以 Po MW 的功率
運轉 T天,試決定此一燃料束停止運轉 t天後的衰變熱功率。假設每次核分裂反應放
出約 200 MeV 的熱能,1 MeV = 1.602*10-13 J。(15 分) 
三、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以暫態單群中子擴散方程式解,說明核反應器臨界條件為幾何曲度(geometrical 
buckling)等於材料曲度(material buckling)。(10 分) 
考慮一個裸圓柱體核反應器(半徑 R,高度 H,且均遠大於中子外插距離
(extrapolation distance)),試求解單群穩態中子擴散方程式,並決定反應器臨界時
之中子通率分布及其曲度。已知 Jo(x) = 0 的第一個根為 2.405。(15 分) 
四、有一燃料棒其燃料丸半徑為 rF,護套外徑為 rC。若燃料的體積熱產生率為 q(W/m3)
且為均勻分布,燃料與護套間的接觸熱阻(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為 Rc(m2K/W),
護套表面與冷卻劑之間的熱傳遞係數為 h(W/m2K),冷卻劑溫度為 Ta
,燃料與護套之
導熱度分別為 kF與kC(W/mK)。 
試決定穩態時燃料棒中心的溫度。(20 分) 
請闡述燃料棒體積熱產生率與中子通率之關係。(5分) 
五、試闡述下列放射線與物質可能的作用: 
α-射線。(4分) 
β-射線。(4分) 
γ-射線。(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