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6年交通
事業鐵路、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27860  全一頁
等級: 薦任 
類科(別): 氣象 
科目: 氣候學(包括氣象統計)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造成地球氣候的變遷有多種驅動力(climate forcings)及回饋作用(feedback effects)。
試說明: 
何謂氣候驅動力(climate forcing)及有那些驅動力?(5分) 
何謂氣候回饋作用(feedback ef fect)?有那些正/負回饋作用?其過程各為何?(15 分) 
二、請回答下列有關季內振盪的問題: 
何謂「季內振盪」?(3分) 
說明季內振盪之特徵及造成季內振盪之原因。(5分) 
季內振盪與南亞及東亞之天氣與氣候有何交互作用?(6分) 
分析季內振盪時,要如何選取變數?其分析步驟為何?(6分) 
三、影響地球氣候系統變化有那幾個大圈(-sphere)?各個圈與氣候系統之間如何交互作
用及其影響之時間尺度各為何?(20 分) 
四、早期的全球海氣耦合氣候模式曾經出現過一些問題,其中之一是某個模式積分太久
會出現熱帶海洋地區的海水鹽度持續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只好在模式
中灑鹽。試問模式中會造成海水鹽度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那些?請舉出至少三個可能
的原因、說明理由並提出改善的方針。(20 分) 
五、天氣或氣候分析時,經常會用到「合成分析」(composite analysis)。試問: 
何謂「合成分析」?(4分) 
試以「ENSO 對西北太平洋颱風(個數及強度)之影響」為例,說明如何進行合成
分析。請說明要選用那些變數及其理由,並詳述其步驟。(12 分) 
為了要證明合成之結果是否具有意義,需要做那些「實驗」,及如何做?(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