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1220 
類    科: 新聞廣播(選試英文、國語播音與閩南語播音)
科    目: 新聞廣播概要(包括廣播實務) 
考試時間: 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藉由數位匯流科技的協助,媒體增加了社群分享、跨螢互動、定址服務、個人化功
能等多元應用;然而,新的雙向功能讓大數據成為另一新的媒體議題,試問大數據
將會衍生那些不得輕忽的議題?除此之外,在此一情境下,開放資料(open data) 
與網絡中立(network neutrality )對廣播產業管理與後續廣播節目內容產製的影
響,針對開放資料或網路中立性是否需要立法議題,請提出討論?(25 分) 
二、網路時代公民的資訊接近性已經和傳統記者相近似,不少公民在某些專業領域甚至
凌駕於傳統記者之上,造成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正在下滑。然而,公民記者則透過網
站串聯、動員,將具有高度新聞價值的內容,透過影音上傳;請分析上述情況的形
成,對於廣播產業與新聞內容製播有何影響?(25 分) 
三、國內電台的大量增加,廣播媒體為了加大其感染力,更多的情況是由資深新聞從業
或民意代表進駐電台,造成廣播電台常成為政治人物平日累積實力、選舉時展現實
力的重要工具;試請探討,上述這種現象對於廣播言論空間是否具有幫助,其利弊
得失又為何?(25 分) 
四、儘管科技的精進,許多具互動功能的新媒體帶給廣播不少的競爭壓力,廣播依其特
性所發展不但更使其媒體的地位屹立不搖,在現代社會中,廣播仍然屬可拉近與大
眾距離的傳播媒介。然而,目前臺灣廣播產業中所謂的「新聞專業廣播電台」,除
了少數電台之外,常難有長期成功案例,請探討其原因?(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