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公職、國營事業、證照》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面、函授課程【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電話:02-2331-6611
最新考情
課程諮
付費訂閱,但 OA 期刊將營運成 本轉嫁到投稿者,以使讀者免於期刊訂價的限制, 藉以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但
另一方面,作者付費制因為創造了過去未有的學術期刊營利機會,才促成掠奪型出版商的孳生。 
 
商業出版社無疑地將是開放近用出版模式下最可能的利益受損者。如果開放近用出版模式取代大部分商業出版模式的
市場,則直接的利益損害來自於學術論文電子資料庫訂購的利益受到侵蝕,其次是學術論文商業出版的人員資源、後
勤支援系統的建制與維持成本的支出,將無法獲得回收;因此,對於商業出版社來說,勢必會採取必要的應變措施來
抵抗開放近用出版模式的威脅, 例如混合型開放近用期刊和延遲開放近用期刊,或者 Springer  出版社的 Open Choi ce
方案由作者自行付費來使自己的論文能收錄於 Open Choice  的開放平台中,這些都是商業出版社面對開放近用運動的
因應措施,以降低衝擊。 
 
開取用對圖書館資訊服務之影響 
相較於商業出版社對公開取用採取敵對的角度,大學圖書館保證全面近用知識是其任務之一。大學圖書館可說是商業
出版社的整批出售經營模式下,最大且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對於開放近用的出版模式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與支持者。
 
公開取用對傳統期刊出版者與圖書資訊服務的影響有其成本優勢與其影響論文引用的優勢這兩大面向。其中,學術期
刊費用高漲之嚴重性,已經危及圖書館的期刊購入與典藏。圖書館作為知識的典藏與提供者,在學術傳播的循環裡扮
演著非常重要之角色,圖書館如無法克服期刊費用高漲之問題,則無法有效的傳播學術研究。與傳統模式不同的是,
開放近用環境下的學術研究交流和利用模糊了傳統的「學術交流」學說中所謂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之間的界限,以
非紙質載體為基礎的非正式交流過程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出版商出版的開放近用期刊和作者的自存檔都是提供學
術研究交流的有效途徑。而且,除了這兩種目前公認的開放近用實現途徑之外,開放近用出版還提供了個人網站、部
落格、論壇、Wiki 功能、RSS Feeds 等多種交流和利用方式,大大拓寬了學術研究交流的途徑。另外,開放近用出版
採用獨特的「作者付費」模式,也改變了傳統出版採用「作者付費出版、讀者付費使用」模式所帶來的出版商在知識
交流過程中牟取高利潤、行業壟斷的狀況,使知識交流渠道更加通暢,學術研究能夠更便捷地到達用戶手中,從而促
進學術研究交流和利用的開放性。 
 
另外,開放近用以網際網路做為基礎運作環境,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便於 近用的數位化學術論文資料庫與便利
的檢索系統,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 不同需求。大部分擁有網際網路的讀者,在第一時間可運用開放近用的便利
與優勢,大量與快速的開放近用獲取相關的資料,並且引用了相關的學術論文之某一部分或整體。開放近用的確可提
高引用的比率與避免知識鴻溝的形成。 
 
圖書館可做些甚麼面對公開取用的趨勢 
圖書館員在面對開放近用的環境下,可做以下作法與推廣。1.積極參與和推動開放近用運動,作為學術期刊的主要訂
閱者,圖書館尤其是研究型圖書館,包括大學圖書館和研究人員機構應該協調一致,在吸取已開發國家開放近用經驗
的基礎上,共同推動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 積極制訂相關的政策,積極參與和發展學術知識的開放近用運動,促進開
放近 用出版、學術研究交流和科學研究事業。2.向閱讀者廣泛宣傳開放近用 這一新型學術交流模式及其重要意義,
推薦開放近用期刊及開放近用知識庫, 在圖書館主頁上提供開放近用期刊的列表和連接,積極鼓勵研究人員利用開
放 近用期刊。3.  培訓和鼓勵研究人員採用開放近用機制在開放近用期刊上發表論文,或將自己的研究論文在機構典
藏或學科知識庫中存檔,供公眾共享。 
 
參考書目 
1. 毛慶禎  (2010)  。開放近用:機會及挑戰。新北市,碩亞科技。 
2. 毛慶禎  (2007)。開放近用運動的真諦。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3(2) 
3. 林奇秀,賴璟毅  (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  掠奪行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 ,6(2)。 
4. 劉聰德等作 (2010) 。開放近用的機會與展望。 臺北市:國研院科技政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