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4902
頁次:4
-
4
40 下列那一項指標最適合用來作為呆料的判定衡量標準? 
物料允收率 盤盈盤虧率 準時交貨率 物料週轉天數 
41 某公司某物料每年之需求量為 50,000 個,需求消耗率為一固定值,該物料每次訂購之成本為 500 元,該物
料每年每單位之持有成本為 200 元,則每次應訂購幾個才可使年總存貨相關成本為最低? 
500 個 600 個 700 個 800 個 
42 通貨膨脹期間物價持續飆漲,公司也持續進貨與出貨,若分別採用先進先出法(First-in First-out, FIFO)、
後進先出法(Last-in First-out, LIFO)、加權平均成本法(Weighted-average Cost,  WAC)進行剩餘庫存成本
計算分析,則庫存成本由大至小應該為何? 
FIFO> WAC> LIFO  LIFO> WAC > FIFO  FIFO> LIFO > WAC  LIFO> FIFO > WAC 
43 下列有關安全存量、再訂購點、前置時間期望需求量三者間的正確計算關係為何? 
前置時間期望需求量=安全存量 ×再訂購點 安全存量=前置時間期望需求量×再訂購點 
前置時間期望需求量=再訂購點+安全存量 再訂購點=前置時間期望需求量+安全存量 
44 市場需求的訊息在行銷通路中經過層層傳遞,因為不良的溝通及預期的心理,造成資訊被扭曲而失去整體考
量的觀點,加上供應鏈中各廠商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潤,使上下游間變異性愈大並產生許多問題,這種現
象被稱為何種效應?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45 某鐵路公司某耗材的需求量大約呈常態分配,每天需求平均值為 1,000 個,標準差為 500 個。該耗材採購的
前置時間固定皆為 4天。該公司能夠接受的缺貨風險不超過 5%。則該耗材的再訂購點應該設為多少較佳?
(註:P (Z > 1.645) = 0.05) 
1,645 個 4,000 個 4,560 個 5,645 個 
46 在傳統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的基本假設下,下列有關傳統經濟訂購量的敘述何者錯誤? 
每次訂購量愈小,則每年訂購次數愈多 每次訂購量愈大,則年平均存貨愈多 
年訂購成本與每次訂購之大小呈線性負相關 年存貨持有成本與每次訂購之大小呈線性正相關 
47 某倉儲管理人員想要了解庫房中某存放的物品之變質不良數目,與其保存的溫度高低是否相關及其相關程
度,使用下列那一種工具最適當? 
柏拉圖 魚骨圖 散布圖 管制圖 
48 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已逐漸被應用於倉儲管理當中,下列何者不是 RFID
系統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標籤(tag)  讀取器(reader) 
應用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 條碼(bar code) 
49 某公司將購買新設備,且必須同時決定此新設備的重要備用零件的訂購數量。此備用零件每個的成本為 200
元,每個沒有用到的備用零件預期有 50 元的殘值。若此零件故障而且沒有備用零件可用,則等待此新零件
再送達期間所造成的成本損失為 500 元。該公司預估會使用到備用零件的數量及其機率如下表所示,則該
公司應該訂購幾個備用零件為最佳? 
備用零件使用數量(個) 1 2 3 4 
機率 0.5 0.1 0.25 0.15 
1個 2個 3個 4個 
50 某項物料之預算編製時之耗用量為 200 單位,預算之單價為 20 元。若實際耗用數量為 180 單位,實際採購
之單價為 21 元,則該物料之數量差異是多少? 
-180 元 -400 元 180 元 4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