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學—清心苦味 教學課程設計教案(康軒版第五冊第五課)

格式
doc
大小
64.5 KB
頁數
2
上傳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11,离现在 3 1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案


 教學課程設計

單元名稱

飲食文學清心苦味

(康軒版第五冊第五課) 

設計者

劉智慧

實施

302

節數

5節課

領域學習重點

核心素養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議題

學習主題

1.價值思辨

2.跨文化的能力

實質內涵

J5 覺察生活中的各種迷思,在生活作息、飲食運動、休閒娛樂、等課題上進行價值思辨,尋求解決之道。

J6 分析不同群體的文化如何影響社會與生活方式。

學習表現

2-Ⅳ-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5-Ⅳ-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6-Ⅳ-5 主動創作、透過閱讀飲食文學,描述五感體驗,並發表自己的作品。

學習內容

Ac-Ⅳ-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Ⅳ-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b-Ⅳ-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Ca-Ⅳ-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學習目標


一、聽出文中最懂苦味的三個民族。

二、聽出第二段領悟苦味,卻同時發現青春消逝等複雜感受的語氣。

三、聽出末段領悟「苦後回甘」滋味的欣慰語氣。

四、說出作者在不同年齡對苦味的感受。

五、口述對文中「自找苦吃是好事」的看法。

六、說出日本、義大利人喜歡苦味食物的原因。

七、理解苦味可清心的含義。

八、理解不同年齡對相同事物看法的改變。

九、理解味覺可連結人生經驗的奧妙之處。

十、學習藉由飲食談人生哲理的寫作手法。

十一、學習文中論述吃苦三個層次的寫作技巧。

十二、舉其他國家為例證,比較、說明的寫作方法。

十三、培養勇於嘗試、主動承擔的態度。

十四、學習面對人生困境時,自在圓融的態度。


教學資源

電子書、習作、學習單、實物、圖片影音資料網路資源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1. 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基隆青草街圖片及數杯基隆青草街之苦茶、青草茶。

()學生:先行瀏覽本課課文並標示課文自然段。

二、發展活動

()引導學習動機:

1.品茶時間:隨機請學生飲用基隆青草街的苦茶、青草茶,並簡短說出飲

後個人直覺感受。

2.鄉土時間:利用google地圖,請學生搜尋基隆青草街,並點閱永安、廣

興堂等青草茶名。教師簡略口述基隆青草街的地理環境人文歷史。

()播放電子書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並標記關鍵字及重要

語詞。

()講解課文生難字詞:教師講解語詞解釋並提醒學生注意易訛誤之字形、字

音並補充講解或成語。

()補充說明飲食文學。

()規定作業:書寫習作生難字詞。


(第一節結束)







18




5


18

8


1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