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公職、國營事業、證照》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面、函授課程【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電話:02-2331-6611
最新考情
課程諮
統,內部就可能具有 CMARC 或MARC21,系統單是在判別機讀編目格式就有些困難,判斷屬於何種編目格式後,
尚必須抽取機讀編目格式中的欄號與分欄內容。在這一步驟中碰到的就是書目資料品質、AACR2 與中國編目規則
對標點符號的處理方式的差異而必須再進行資料正規化處理等議題。 
重複的資料進行聚合。進行聚合的過程中就是在建立書目紀錄之 W-E-M-I 的關聯,但往往實務上所碰到的困難點在
於書目紀錄在概念上是被放置在載體版本的層次,但套在 FRBRization 中缺乏作品對內容版本層次提出的具體關
係。這樣的具體關係,很難以自動化的技術進行自動聚合。例如,哈利波特有多國語言的版本,中文版,英文版,
法文版這樣的關係是無法透過系統自動判斷而產生聚合。 
機讀目錄中常有與書目紀錄無關的資料連結,會產生雜訊。 
 
    有些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利用網路上的其他工具進行類似 FRBRization,而非透過抽取書目紀錄進行,例如透過
xISBN 進行電子書經由不同出版社發行而有不同 ISBN 的應用加值。 
 
 FRBR 對線上公用目錄的影響從書目呈現方面來看,以作品為中心,把作品的內容版本、載體版本和單鍵等資訊
統一到作品樹結構的目錄之下,在透過相關資源的聚合反映實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檢索方面,以作品為基礎加以聚
合,讓使用者執行一次檢索即可獲取所有相關資源,協助使用者辨識即選擇。一方面提高回收率,也提高檢索效率。
在館員方面,減少重複編目,降低編目成本。使用者方面,因 W-E-M-I 檢索結果完整且易於瀏覽,便於使用者選擇資
訊。 
參考書目 
張慧珠(2011),圖書館電子資源組織–從書架到網路。新北市,Airiti Press。 
 
四、【擬答】 
起:資訊檢索評估歷史 
承:簡介 Cranfield Test I, II期 
轉:簡介 TREC 與比較 
合:結論 
    資訊檢索評估的歷史可追溯至 1950 年左右,早期的評估是在正規化環境下進行,使用量化或質化的方式,企圖
衡量不同檢索技術、檢索模式、索引語言之相對績效。1957 年英國 C.W. Cleverdon 主持進行 Cranfield 研究,第一期
的Cranfield 研究根據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圖書館中 1,100 多篇有關冶金學的文章,以檢全率和檢準率來評
估四種索引語言(國際十進分類法(UDC)、主題索引、多面分類法與單一詞)之優劣,結果發現這四種索引語言的
表現難分軒輊;也就是說,利用這四種索引語言來組織資訊,所得的檢索效益大體上是一致的。此次研究檢索問題是
從文獻產生,而非從資訊需求者。評鑑量標則是文獻和檢索問題之間的邏輯相關。 
 
  之後,在1960 年代中期著手進行 Cranfield Test II 研究,根據第一次的失敗經驗,Cleverdon 將索引語言大致分為
三種:單一詞彙語言(single term language)、簡單概念索引語言(simple concept index language)、控制詞彙索引
(controlled term index),然後再將各種能提高檢全率和檢準率的方法附加於各索引語言之下(例如切截、同義詞、或
類同義詞等),總共產生了三十三種不同的索引方式。第二期 Cranfield 計畫即在比較這三十三種索引方式之檢索效益。
研究結果發現『單一詞彙語言』(使用的是後組合系統,post-coordinate system)的總體表現最好,其次是『控制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