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8 直轄市議會審議總預算案,通過社會局預算,並附帶決議某科目預算動支前應經議會核可時,對於該附帶
決議,直轄市政府應如何處理?
逕依議會附帶決議執行 因已逾越議會權責,直轄市政府應提請覆議
應參照相關法令辦理 遇有爭議時,應提請行政院核定
39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得提請覆議?
預算議決案 自治稅捐議決案
決算審核報告議決案 地方行政機關提案議決案
40 有關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地方制度法就直轄市自治事項無列舉之規定
我國係為單一制國家,故憲法中未設有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規定
透過地方制度法有關自治事項之詳細規定,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已設定執行機制
自治事項之自治立法權雖屬地方,但中央得立法規範之
41 縣與所屬之鄉間,就環境保護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應由何機關解決之?
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 由內政部解決之
由環境部解決之 由內政部會同環境部解決之
42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中央與直轄市間權限遇有爭議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由行政院長召集協商會議解決之 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
由行政院會同內政部召開聯席會解決之 提出訴訟,由行政法院裁定之
43 下列國稅,何者毋庸分配予地方自治團體?
所得稅 遺產及贈與稅 菸酒稅 證券交易稅
44 我國「行政區劃法」迄今因諸多緣由尚未完成立法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憲法第 108 條第 1項第 2款規定行政區劃事項應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
行政區劃之目的在確認各地方政府權力行使、責任歸屬、管轄居民及財政取得之範圍
行政區劃法草案之精神主要為落實地方自治精神、擴大地方民意參與決策,擬定有公民民意調查及公聽
會等機制
行政區劃指的是省、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與村(里)的新設、廢止或調整
45 近來有學者倡議亦有地方政府試行「參與式預算」,讓公民而非民意代表決定部分公共預算的支出項目與
額度,透過公民參與治理及民主對話討論,由公民排列公共計畫的優先順序並決定政府預算的資源分配,
此一運作機制帶來許多正面效果,下列敘述何者非屬採行參與式預算之理由?
參與式預算期望強化政府、公民組織和住民間的關係,促成更為透明與公平的預算編列及執行
推動參與式預算期望改變傳統權力結構分配預算的模式,讓公共資源能更廣泛照顧到弱勢群體
參與式預算目的在取代各級議會預算審查制度
基於「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之理念,使地方治理透明度與公民監督更獲提升
46 依地方制度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規定,鄉鎮市公所能課徵的地方稅只有:
地價稅 土地增值稅 契稅 臨時稅課
47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有關縣(市)政府與縣(市)議會權責及衝突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縣(市)政府訂定之自治規則,應函送縣(市)議會核准
縣(市)政府就縣(市)議會議決之自治條例,如認為窒礙難行時,得向縣(市)議會提起覆議
縣(市)政府就縣(市)議會之議決案,如執行不當,縣(市)議會於必要時得報請立法院邀集各有關
機關協商解決之
縣(市)議會對於縣(市)政府總預算有審議之權,必要時得為增加支出之附帶決議
48 A 直轄市房屋租金居高不下,A直轄市之市民欲表達希望該市政府加強管制租賃市場之意見,下列何者
非屬合法管道?
參加直轄市政府舉辦之相關公聽會
聯繫直轄市議員,促其監督市政府管制租賃市場
申請集會遊行批評市政府房屋租賃政策的缺失
舉行直轄市之公民投票,表決是否提高房東或租賃業者的所得稅率
49 地方公共問題需要結合公部門、私部門、非營利組織等力量共同合作,此種重視社群參與、公私合夥的概
念,最合乎下列何者?
地方自治 地方政府 府際合作 地方治理
50 關於原住民自治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實施自治所需財源,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設算補助
憲法增修條文採取原住民立法委員席次,以及地方制度法保障原住民議員名額的方式,以保障其政治參與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之區長得由平地原住民擔任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僅為直轄市政府之派出機關,並無地方自治團體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