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40 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特定農業區經行政院核定為重大建設須辦理徵收者,若有爭議,應進行下列何種
程序?
公聽會 聽證 說明會 現勘
41 甲為都市計畫範圍內之土地所有權人,其從事建造行為,違反乙主管機關依都市計畫法所發布之命令。
乙欲依法處罰甲時,應符合行政罰法之相關規範或原則,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結果嚴重者得處以三倍懲罰 由乙負舉證責任
須甲就其行為有故意或過失 該處罰須有法律或自治條例明文規定
42 依國家賠償法及司法院解釋,行政不作為之國家賠償的要件與適用,與下列何種理論比較不相關?
保護規範理論 因果關係理論 裁量收縮理論 法律關係理論
43 政府主導都市更新經公開評選實施者,有關都市更新公開評選申請及審核程序之爭議申訴,申訴人對申
訴審議判斷不服,應如何救濟?
提起訴願 提請復議 行政訴訟 申請調解
44 有關都市計畫個別變更之敘述,依司法院解釋之意旨,下列何者錯誤?
主管機關個別變更都市計畫,係公法上之單方行政行為
主管機關個別變更都市計畫,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即具有行政處
分之性質
因都市計畫個別變更而有無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侵害,應依個案具體判斷
都市計畫個別變更範圍外之人民,如因都市計畫個別變更致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侵害,不許其提起
行政訴訟以資救濟
45 有關人民依國有財產法第 52 條之 2規定,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申請讓售國有非公用不動產(下稱申購事
件),經否准所生爭議,參照司法院解釋意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國有財產署審查確認申購事件是否合於規定,以決定是否准駁,為公權力之行使
申購事件係屬行政機關之國庫行政行為
申購事件屬私法上爭執,人民如有不服,應提起民事訴訟
申請人暨所申請讓售之不動產若均符合規定,主管機關即應以法律規定之計估方法決定讓售價格,並
適用私法上契約自由原則
46 依司法院解釋之意旨,土地法第 219 條第 1項未規定主管機關就其徵收之土地,應定期通知原土地所有
權人土地之後續使用情形,致其無從於充分資訊下,行使收回權,不符合憲法上所保障之下列何種要求?
比例原則 平等原則 法律保留原則 正當行政程序
47 有關行政秩序罰與懲戒罰之區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前者為對一般人民違反行政法義務之處罰;後者為對有特別身分之人因該身分而違反行政法義務之處罰
前者由主管機關依一般程序裁處;後者通常依專法規定設有相關之懲戒委員會
如純因違反內部紀律所為之制裁,應屬懲戒罰
如果無法明確區隔行政秩序罰與懲戒罰之情形時,基於權利保護之立場,可將其視為懲戒罰
48 登記機關辦理複丈發現錯誤,經查係因複丈人員抄錄錯誤者,依地籍測量實施規則規定,登記機關應如
何辦理?
報經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後辦理地籍更正
報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轉陳內政部核准後辦理地籍更正
通知土地所有權人申辦更正登記
逕行辦理更正
49 甲的土地參與該管縣政府之市地重劃,縣政府辦理重劃分配結果公告後,甲對分配結果不服,乃依平均
地權條例及市地重劃實施辦法規定提出異議;經縣政府查處結果,甲仍不服,復經縣政府調處不成,於
是縣政府擬具處理意見,報經內政部裁決維持縣政府所擬處理意見。甲仍有不服,經訴願駁回時,應以
何者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以縣政府地政局為被告 以縣政府為被告
以內政部為被告 以行政院為被告
50 依區域計畫法規定,違反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定者,由該管直轄市、縣(市)政府處新臺幣 6萬元以
上30 萬元以下罰鍰。某縣政府為有效取締土地違規使用,爰一律從重核處最高額 30 萬元罰鍰處分。該
縣政府可能違反下列何種原則?
比例原則 平等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不當聯結禁止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