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8 行政程序法中,有關利害關係人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利害關係人得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抄寫、複印或攝影有關資料或卷宗
書面之行政處分,應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
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前,通知已知之利害關係人陳述意見
行政處分之利害關係人有正當理由請求確認行政處分無效時,處分機關應確認其為有效或無效
39 有關訴願程序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僅得撤銷違法行政處分
訴願之提起,應自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之次日起 30 日內為之
訴願人不得逕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應經原處分機關層轉
原行政處分機關對於訴願決定結果,其認訴願為有理由者,應陳報訴願管轄機關,撤銷或變更原行政
處分
40 非不動產經紀業而經營仲介或代銷業務者,主管機關應如何處理?
限期改正而未改正者,處新臺幣 3萬元以上 15 萬元以下罰鍰
暫時停止營業,3年內依法領得不動產經紀業證照後始得繼續營業
處公司、商號負責人或行為人 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罰金
禁止其營業,並處公司、商號負責人或行為人新臺幣 10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罰鍰
41 主管機關經聽證程序後,核定發布實施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如土地權利關係人對該核定不服,如何尋求
救濟?
先訴願,如不服,再提起行政訴訟 免訴願及先行程序,直接行政訴訟
強制調解,調解不成再提民事訴訟 得選擇申請調解,或直接行政訴訟
42 依司法院釋字第 758 號解釋,土地所有權人依民法第 767 條第 1項請求返還土地事件,如其攻擊防禦方
法涉及公用地役關係存否之公法關係爭議者,其審判權歸屬於下列何法院?
普通法院民事庭 普通法院行政庭
高等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或行政法院皆可
43 依行政罰法第 18 條第 3項規定,依同法規定減輕處罰時,同時有免除處罰之規定者,其裁處之罰鍰,不
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多少,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多少?
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二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二分之一
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二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三分之一
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三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三分之一
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三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二分之一
44 依都市更新條例規定,政府主導之都市更新業務,有關都市更新公開評選之爭議申訴,申訴人不服都更
評選申訴會之申訴審議判斷時,應如何救濟?
提交仲裁 提起行政訴訟 提起訴願 提起民事訴訟
45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處分?
土地鑑界 土地分割登記
預告登記 非都市土地使用地編定之公告
46 下列何者情形,原行政處分效力之喪失,不需由行政機關再行作出行政處分?
經取得開發許可之申請人違反原許可之土地使用計畫時
附負擔之授益處分,處分相對人未履行負擔時
徵收處分因作業錯誤,致原徵收土地不在工程用地範圍內時
土地徵收公告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未於徵收公告期滿 15 日內發放補償費時
47 下列何者之行政行為,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
各級民意機關 司法機關 考試機關 監察機關
48 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土地所有權移轉時,權利人及義務人應於買賣案件辦竣移轉登記 30 日內,向主管
機關申報登錄土地及建物成交案件實際資訊;主管機關對於違反規定者,應為下列何種處分?
罰鍰 罰金 怠金 禁止登記
49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
並解決爭執,得採取下列何種行為,以代替行政處分?
採取行政指導 應用行政規則 研訂法規命令 締結行政契約
50 下列何種情形,不需給予人民補償或賠償?
受益人有信賴值得保護之情形,經處分機關撤銷違法授益行政處分
附負擔之授益處分,因未履行負擔,經處分機關廢止該授益行政處分者
在有情事變遷時,行政機關為維護公益,命締結行政契約之人民繼續履行原約定義務
原處分雖違法,但其撤銷於公益有重大損害,經行政法院以情況判決駁回原告之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