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26 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徵收土地之殘餘部分面積過小或形勢不整,致不能為相當之使用者,土地所
有權人若申請一併徵收,應於何時提出申請?
徵收公告之日起 30 日內 徵收公告之日起 3個月內
徵收公告之日起 6個月內 徵收公告之日起 1年內
27 依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規定,被徵收土地補償金額之計算及發給,應由下列何者為之?
土地所在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需用土地人
內政部 審計部
28 出租耕地經依法編為建築用地者,出租人為收回自行建築或出售作為建築使用時,得終止租約。終
止耕地租約時,應由土地所有權人以書面向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提出申請,經審核其已與承租人
協議成立者,應准終止耕地租約。有關前述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地方政府准予終止之決定,性質屬於形成私法效果的行政處分
地方政府准予終止之決定,性質屬於單方行政行為的行政處分
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有關終止租約的協議,性質屬於行政契約
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有關終止租約的協議,性質屬於私法契約
29 區段徵收範圍內土地,經規劃整理後,主管機關將抵價地發交給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領回,其性質
屬下列何者?
買賣性質 契約性質 公法行為性質 交換性質
30 依國土計畫法規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執行國土復育促進地區之復育計畫,必要時,得依法價購、
徵收區內私有土地及合法土地改良物。有關前述土地之取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依法價購所訂定之契約,其性質應屬單務契約
依法價購所訂定之契約,其性質應屬和解契約
條文既規定得依法徵收,故得裁量直接徵收
其取得仍應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採價購優先
31 依行政程序法第 46 條規定,在行政程序進行中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有關資料
或卷宗。該規定主要在於落實下列何項法律原則?
職權進行原則 職權調查原則 正當行政程序原則 誠信原則
32 依國土計畫法規定,符合國土功能分區及其分類之使用原則下,人民得從事「一定規模以上或性質
特殊之土地使用」,其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認定標準的性質應屬於法規命令
認定標準的性質應屬於行政規則
認定標準得委由地方政府各自訂定
依國土計畫法規定,為因地制宜該認定標準得由地方政府斟酌情形予以放寬
33 直轄市、縣(市)徵收主管機關將區段徵收抵價地分配之規劃設計事務,由私人事業機構辦理。該
徵收主管機關與私人事業機構間之法律關係為下列何者?
權限委任 權限委辦 行政委託 行政協助
34 依司法院釋字第 779 號解釋意旨,民國 110 年6月23 日修正公布前之土地稅法第 39 條第 2項關於
免徵土地增值稅之規定,僅就依都市計畫法指定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免徵其土地增值稅;至非都市
土地經編定為交通用地,且依法核定為公共設施用地者,則不予免徵土地增值稅,於此範圍內,不
符合下列何種原則?
平等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法律保留原則 租稅法定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