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在一完全競爭市場中,若廠商的成本結構固定,則當面對市場需求增加
時,個別廠商的產量、利潤、市場總產量、價格與社會福利分別會有什
麼變化?(20 分)
二、若一產品市場的需求函數為 P = a – Q,且有 n家完全相同的廠商生產同
質產品供應此一市場,從事 Cournot 數量競爭。各廠商生產的單位成本
固定,均為 c。(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請求出在 Cournot 均衡下的各廠商產量、市場價格與消費者剩餘。
請說明此一市場的產業集中度指標 CR4 與HHI(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分別為何?
請求出社會福利的絕對損失,並說明廠商家數與社會福利損失之間的
關係及原因。
三、若本國某一市場係由一外國獨占廠商出口到本國來供應,本國此一市場
的需求為 P = 100 – Q,外國獨占廠商生產的邊際成本為 c;假設本國政
府會對此一產品課徵每單位 t元的從量關稅。(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請求出此時的本國社會福利水準,並說明社會福利與關稅 t的關係。
若本國政府可訂定一最適關稅,此一最適關稅的水準應為何?與外國
獨占廠商的成本有何關係?其意涵為何?
四、在某一產品市場中,有一上游製造商與一下游經銷商,此一產品的市場
需求為 P= 100 – Q,上游廠商的單位生產成本為 20 元,假設下游廠商沒
有經銷成本,但需支付每單位產品的進貨價格為上游廠商訂定的 w元。
請問:(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在均衡時,消費者剩餘、兩家廠商的利潤與社會福利的絕對損失
(dead weight loss)分別為何?
若此二廠商進行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請以具體數值說明消
費者剩餘、廠商利潤與社會福利分別會有何變化?
為解決「雙重邊際化(double marginalization)」問題,上游製造商亦可
對下游經銷商採取「二部訂價法(two-partpricing)」,其具體內涵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