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42 分)
( )1. 下列哪一個人面對工作的態度較適當?
①上班經常遲到早退 ②將怒氣宣洩在顧客身上
③工作時心不在焉 ④認真負責的做好工作
( )2. 根據這份報紙內容,下列何者正確?
①這份報紙的印製年分是民國 68年。
②當時發行新臺幣的單位是中央銀行。
③當時政府改革幣制是為了反攻大陸。
④當時 40 萬元舊臺幣只能兌換到 1元新臺幣。
( )3. 下列何者是影響生產的因素?
①市場需求 ②生產成本 ③生產者專長 ④以上
選項都是
( )4. 如果發現這個月的信用卡帳單上有兩筆不明的消費
款項,應該怎麼做?
①丟掉帳單不理 ②將信用卡丟棄 ③告知發卡銀
行 ④趕快繳清費用
( )5. 從事生產活動時,不應該具備下列哪一種精神?
①發揮所長 ②認真負責 ③永續發展 ④守舊不
變
( )6. 阿翰正在猶豫是否要刷卡買名牌包,她應該聽從哪
一個朋友的建議比較好?
①阿霖:「先評估自己的收入,可以負擔再買。」
②小誠:「只剩最後一個而已,不用想了,馬上
買!」 ③阿芳:「喜歡就買,之後不想用了還可
以賣掉。」 ④小安:「先刷吧!錢不夠用我可以
借妳。」
( )7. 下列哪一項屬於投資行為?
①買賣黃金 ②將錢存在撲滿 ③購買二手家具
④從郵局帳戶領錢
( )8. 戰後初期,政府支援對外戰事,從臺灣輸送大量民
生物資至哪一個地區?
①中國大陸 ②日本 ③美國 ④德國
( )9.
上圖是一件以印有「中
美合作」字樣的麵粉袋製成
的褲子,當時許多家庭經濟條件差,所以將裝麵粉
的布袋縫製成褲子給小孩穿,成為當代兒童的兒時
記憶。請問,上述是指哪一個時期?
①鄭氏時期 ②清領時期 ③日治時期 ④戰後時
期
( )10. 民國
37 年,臺灣物價一日數變,甚至可以在市場
上見到一顆要價 30 萬元的水果。請問,當時政府
施行哪一項政策以解決這項問題?
①制定專賣制度 ②發行新臺幣 ③停止出口貿易
④禁止美元流通
( )11. 民國
42 年,政府為落實「耕者有其田」政策,採
取什麼做法?
①強制徵收地主的田地 ②將白米列為政府專賣項
目 ③大幅提高地租 ④全面回收公有耕地
( )12. 民國
38 年開始,政府推行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
策,希望改善農民的生活,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
項?
①開放國有耕地讓農民購買 ②規定地主收地租的
上限 ③將所有私人土地收歸國有 ④頒布耕者有
其田政策
( )13. 下列對四大古文明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歐洲流傳的楔形文字是古老文字之一 ②埃及人
創造太陽曆 ③阿拉伯數字是印度數字的基礎
④指南針促進航空事業的進步
( )14. 政府為帶動國內發展低汙染、高附加價值的科技
業,於民國
69 年打造哪一項建設?
①中國造船廠 ②高雄港 ③臺中加工出口區 ④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 )15. 在宜蘭有間鉛筆工廠,開放遊客體驗製作的過程與
了解鉛筆的知識,是屬於哪種產業轉型方式?
①提升品質 ②導向觀光 ③廣告行銷④運用技術
( )16. 為改善臺灣的經濟環境,政府應該怎麼做?
①積極與他國簽訂貿易合作協定 ②鼓勵企業移至
外國設廠 ③廢除稅收制度 ④調漲油電價格
( )17. 民國
40 年代,美國對臺灣提供許多金錢援助,其
主要目的是下列哪一個?
①防止共產勢力在亞洲發展 ②拉攏臺灣,希望與
臺灣建立邦交 ③幫助臺灣人民脫離貧困的生活
④意圖殖民臺灣
( )18. 下列對工業革命發生後情形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
的?
①人們不再相信科學 ②工業生產只能依靠人力、
獸力或風力作為動力 ③更依賴人工的生產方式
④工業生產的速度和效能大幅提升
( )19. 阿月是民國
50 年代末期在高雄加工出口區工廠工
作的女工,請問她最不可能從事下列哪一項工作?
①製作鞋子 ②生產罐頭 ③縫製服飾 ④製造隨
身碟
( )20. 哥白尼研究天文現象後提出下列哪一種新觀念,逐
漸改變人們的傳統想法?
①人類是由猿猴演化而來 ②地球是宇宙中心 ③
太陽、月亮和星星都由東方升起 ④地球繞太陽運
行
( )21. 自民國
99 年起,通過驗證的產品即可放上此標章
(下圖)。
請問,政府推動這項政策的目的是什麼?
①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 ②鼓勵工廠遷至國外 ③
培養高科技人才 ④補助傳統農業
二、是的打ˇ.不是的打╳:(每個答案 2分,共 12 分)
1. 有關戰後到 50 年代歷史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