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永光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83.1 KB
頁數
2
作者
陳曉靜 陳曉靜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永光國小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 社會領域 第三次定期評量試卷
五年甲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題 1分,共 10
( )1.「郊」是指臺灣在清領後期開港通商後,各國商
人在港口所設立的貿易據點。
( )2.清領前期,新竹 金廣福公館是招收墾戶、徵收
租金的辦公處所。
( )3.清領前期,在土地開墾過程中,原住民常侵占漢
人土地,引發雙方衝突。
( )4.清領前期,從中國大陸來臺的同姓移民容易彼此
結合,形成宗族組織。
( )5.「民變」是指族群間因為生活習慣差異而彼此敵
視,聚眾互相攻擊。
( )6.清領時期,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事件的發
生,都是為了反清復明。
( )7.清領前期,原鄉的神明信仰是團結渡海來臺移民
的媒介。
( )8.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來臺傳教,對臺灣經濟方
面有很大的貢獻。
( )9.清領末期,臺灣北部的大稻埕因稻米產業興盛,
逐漸發展成新興市鎮。
( )10.清領時期,從劉銘傳來臺灣後,才開始積極推
行現代化建設,是臺灣成為清朝境內較為進步地
區的唯一功臣。
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0
( )1.下列哪一個不是導致清領前期械鬥發生的因素?
土地開墾水源爭奪語言差異子女人數
( )2.下列哪一個不是清領時期臺灣三大港市?府城
集集艋舺鹿港
( )3.下列哪一個不是清領前期,臺灣從中國大陸進口
的物品?日常用品鋼筋布匹藥材
( )4.下列有關清領前期商業活動的敘述,哪一項錯
誤?貨物藉由鐵路運輸主要外銷商品是稻米
和蔗糖從中國大陸進口布匹發生糾紛透過
「郊」進行排解
( )5.下列對宗族組織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祭拜中國大陸的異姓同胞維護家族成員的利
有些會發行刊物是地方上重要的力量
( )6.下列哪個事件發生後,清朝宣布臺灣建省?
法戰爭 法聯軍之役牡丹社事件
郭懷一事件
( )7.清朝政府派沈葆楨來臺灣,與下列哪一件事有
關?法國人攻打臺灣日本人攻打臺灣荷蘭
人占領臺灣南部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部
( )8.下列有關八通關古道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
的?是貫穿臺灣南部到北部的縱貫道路是劉
銘傳規畫開闢的開闢的目的之一是加強對漢人
的管理約位於現今的南投到花蓮
( )9.列有關牡丹社事件的敘述,哪一項錯誤?
清朝政府在事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清朝政
府因此派遣沈葆楨來臺 日軍從恆春附近登陸
日本以琉球漁民遭原住民殺害為藉口派兵攻打
臺灣
( )10.下列有關臺灣各時期文教發展的敘述,哪一項
錯誤?鄭氏時期曾設立學校清領前期書院
以教授儒家經典為主臺灣建省後人們可到新
式學堂學習科學西班牙人以注音符號拼寫原
住民語聖經
( )11.十九世紀中期後,國際情勢大幅改變,下列哪
一場戰爭後,清朝開放臺灣的港口通商?
牡丹社事件甲午戰爭 法聯軍之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2.下列哪一項不是 英國人在臺灣設立領事館所處
理的事務?外交貿易在臺行政
文化教育
( )13.清朝政府開放臺灣港口通商,產生下列哪一種
影響?臺灣經濟重心轉移到南部臺灣重新
進入國際貿易體系臺灣居民人心徬徨臺灣
成為全球最進步的地區
( )14.清領前期,清朝政府為防止漢人和原住民發生
衝突,採取下列哪一項策略?
設立界碑,嚴禁漢人越界開墾強制漢人與
原住民通婚派軍隊殘殺原住民限制原住民
住所,禁止任意搬遷
( )15.清政府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清復明基地所採取
的做法不包括下列哪一個?規定駐臺軍隊必
須輪調頒布渡臺禁令強制將鄭氏家族遣回
中國大陸禁止漢人娶妻
連連看:每1分、共 12
1.清領後期,沈葆楨與劉銘傳先後來臺進行多項現代化建
設,使臺灣成為清朝境內較為進步的地區,下列各是哪一
個人所實行的措施?
()規畫八通關古道˙
()改建西嶼西臺 ˙ ˙ㄅ.沈葆楨
()購買「騰雲號」˙
()創設郵政總局 ˙
()清查土地稅賦 ˙ ˙ㄆ.劉銘傳
()設立新式學堂 ˙
2. 下列臺灣的重要事件各發生在哪一個歷史時期?又各與
哪一件事有關?
˙
()牡丹社
事件
()林爽文
事件
()郭懷一
事件
˙
.荷蘭人對人民課
重稅
.臺灣三大民變之
˙
˙
˙
˙
˙
.
西
時期
.清領
時期
˙
˙
˙
˙
四、填充題:每答 1分、共 40
1.下列各與清領前期的哪一種組織較相關?將代號填入
( )裡:
.宗族組織 .信仰組織 .商業組織
( )彰化縣
鹿港
泉郊會館。
( )臺北市
大龍峒
保安宮。
( )桃園市
大溪區
黃氏家廟。
( )高雄市
鳳山區
開漳聖王廟。
【背面尚有試題】
2
2.清領前期的臺灣是移民社會,民風強悍,常發生民變與
械鬥。下列敘述與民變有關的,在( )裡填ㄅ,與械鬥有
關的填ㄆ:
( )()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諺語。
( )()因官吏無心治理,欺壓百姓,導致群眾集體對
抗官府。
( )()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因生活習慣或語言差異
而彼此敵視。
( )()林維讓為化解漳
泉之間的衝突,設立大觀義
學。
( )()林爽文事件後,清朝頒布記功碑。
( )()因土地開墾、水源爭奪而聚眾互相攻擊。
3.下列清領前期臺灣社會的情況,各可以用哪一句諺語表
示?將代號填入( )裡:
.三年官,二年滿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 )()形容先民來臺的艱辛,與在臺生活不順,心情
鬱悶。
( )()臺灣男女比例失衡,從中國大陸來臺的男子會
娶原住民女子為妻。
( )()官員三年須輪調一次,使得官吏無心治理。
3.下列各是對哪一個水圳的敘述?將代號填入( )裡:
.八堡圳 .公圳 .曹公圳
( )位於臺北。
( )位於彰化。
( )位於高雄。
( )由官方興建。
4. 清領時期,臺灣在經濟發展趨於穩定後,文教事業開始
有明顯的進展。依下列題目回答問題:
()下列學校各屬於哪一種性質?將相關的連起來。
儒學˙ ˙.官民合辦
私塾˙ ˙.民間辦學
書院˙ ˙.官方設立
()學校教授的內容以下列哪一項為主?在□裡打ˇ。
□ㄅ.自然科學。□ㄆ.儒家經典。
()承上題,教授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在( )裡打ˇ
( )為統一臺灣人民的思想。
( )為參加科舉考試做準備。
( )為增進對西方文化的認識。
( )為使教學內容更多元。
5. 下圖是十九世紀淡水開港通商後輸入茶苗與輸出茶葉的
示意圖,依圖回答問題:
()臺灣最早開始種植茶樹是移植自哪一個地方?在□裡
打ˇ。
□ㄅ.武夷山。
□ㄆ.長白山。
()承上題,茶樹移植到臺灣後,主要栽種區域在下列哪
一個地方?在□裡打ˇ。
□ㄅ.北部丘陵。
□ㄆ.南部平原。
()為了讓茶更好喝,需要經過繁雜的製茶工法,下列是
製茶的步驟,請依正確順序排列。
.揉捻 .萎凋
.採茶 .浪菁
答:( )( )( )( )
6.信仰基督教的小睿對清領後期來臺傳教士的事蹟很感興
趣,於是前往圖書館翻閱相關書籍,下列她所查到的資料
各屬於哪一位傳教士的作為?將代號填入( )裡:
.馬偕 .馬雅各 .巴克
( )()創立淡水女學堂。
( )()發行報紙、推動在地拼音語言。
( )()創辦臺南 新樓醫院。
( )()在臺灣北部推動免費醫療服務。
7.清領前期,想取得臺灣土地所有權須經過繁複的過程,
下列步驟依先後順序排列,將代號填入( )裡:
.招募農人進行開墾
.申請開墾執照
.收成後向政府納稅
.取得開墾許可後,成為墾戶
( )→( )→( )→( )→取得土地所有權
五、 是的打 V,不是的打╳:每答 1分、共 8
1. 清領時期的臺灣曾發生漳 泉械鬥,死傷慘重。北部漳
州人領袖林維讓為了化解漳、泉之間的仇恨,將妹妹嫁給
泉州人莊正。除此之外,他還設立「大觀義學」,由莊正當
講師,讓漳、泉子弟一起讀書,希望增進族群之間的了解
與感情。
( ) 泉械鬥是原住民與漢人發生的械鬥事件。
( )林維讓將自己的妹妹嫁給莊正,是為了化解漳、泉
之間的衝突。
( )林維讓設立「大觀義學」,有助於漳、泉兩州的人消
除隔閡。
( )「大觀義學」由清朝政府派人授課,使當地變成充
滿差異的移墾社會。
2. 小芩和同學正在討論「牡丹社事件」,下列哪些人的說
法正確?
( )小芩:「當時,英國以琉球船民在臺灣 恆春地區被
當地原住民殺害為藉口,攻打臺灣。」
( )小程:「西元 1874 年,日本軍隊在恆春登陸,圍攻
當地的原住民。」
( )小樟:「 牡丹社事件較中 法戰爭早發生。」
( ):「 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清朝派來統籌臺灣事務
的人被任命為首任巡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