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是非題:每題 1分,共 10 分
( )1.「郊」是指臺灣在清領後期開港通商後,各國商
人在港口所設立的貿易據點。
( )2.清領前期,新竹 金廣福公館是招收墾戶、徵收
租金的辦公處所。
( )3.清領前期,在土地開墾過程中,原住民常侵占漢
人土地,引發雙方衝突。
( )4.清領前期,從中國大陸來臺的同姓移民容易彼此
結合,形成宗族組織。
( )5.「民變」是指族群間因為生活習慣差異而彼此敵
視,聚眾互相攻擊。
( )6.清領時期,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事件的發
生,都是為了反清復明。
( )7.清領前期,原鄉的神明信仰是團結渡海來臺移民
的媒介。
( )8.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來臺傳教,對臺灣經濟方
面有很大的貢獻。
( )9.清領末期,臺灣北部的大稻埕因稻米產業興盛,
逐漸發展成新興市鎮。
( )10.清領時期,從劉銘傳來臺灣後,才開始積極推
行現代化建設,是臺灣成為清朝境內較為進步地
區的唯一功臣。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0 分
( )1.下列哪一個不是導致清領前期械鬥發生的因素?
①土地開墾②水源爭奪③語言差異④子女人數
( )2.下列哪一個不是清領時期臺灣三大港市?①府城
②集集③艋舺④鹿港
( )3.下列哪一個不是清領前期,臺灣從中國大陸進口
的物品?①日常用品②鋼筋③布匹④藥材
( )4.下列有關清領前期商業活動的敘述,哪一項錯
誤?①貨物藉由鐵路運輸②主要外銷商品是稻米
和蔗糖③從中國大陸進口布匹④發生糾紛透過
「郊」進行排解
( )5.下列對宗族組織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① 祭拜中國大陸的異姓同胞②維護家族成員的利
益③有些會發行刊物④是地方上重要的力量
( )6.下列哪個事件發生後,清朝宣布臺灣建省?
①中 法戰爭②英 法聯軍之役③牡丹社事件
④郭懷一事件
( )7.清朝政府派沈葆楨來臺灣,與下列哪一件事有
關?①法國人攻打臺灣②日本人攻打臺灣③荷蘭
人占領臺灣南部④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部
( )8.下列有關八通關古道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
的?①是貫穿臺灣南部到北部的縱貫道路②是劉
銘傳規畫開闢的③開闢的目的之一是加強對漢人
的管理④約位於現今的南投到花蓮
( )9.下列有關牡丹社事件的敘述,哪一項錯誤?
①清朝政府在事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②清朝政
府因此派遣沈葆楨來臺 ③日軍從恆春附近登陸
④日本以琉球漁民遭原住民殺害為藉口派兵攻打
臺灣
( )10.下列有關臺灣各時期文教發展的敘述,哪一項
錯誤?①鄭氏時期曾設立學校②清領前期書院
以教授儒家經典為主③臺灣建省後人們可到新
式學堂學習科學④西班牙人以注音符號拼寫原
住民語聖經
( )11.十九世紀中期後,國際情勢大幅改變,下列哪
一場戰爭後,清朝開放臺灣的港口通商?
①牡丹社事件②甲午戰爭③英 法聯軍之役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
( )12.下列哪一項不是 英國人在臺灣設立領事館所處
理的事務?①外交②貿易③在臺行政
④文化教育
( )13.清朝政府開放臺灣港口通商,產生下列哪一種
影響?①臺灣經濟重心轉移到南部②臺灣重新
進入國際貿易體系③臺灣居民人心徬徨④臺灣
成為全球最進步的地區
( )14.清領前期,清朝政府為防止漢人和原住民發生
衝突,採取下列哪一項策略?
①設立界碑,嚴禁漢人越界開墾②強制漢人與
原住民通婚③派軍隊殘殺原住民④限制原住民
住所,禁止任意搬遷
( )15.清政府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清復明基地所採取
的做法不包括下列哪一個?①規定駐臺軍隊必
須輪調②頒布渡臺禁令③強制將鄭氏家族遣回
中國大陸④禁止漢人娶妻
三、連連看:每答1分、共 12 分
1.清領後期,沈葆楨與劉銘傳先後來臺進行多項現代化建
設,使臺灣成為清朝境內較為進步的地區,下列各是哪一
個人所實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