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 共3頁
( )10. 偉成借秀卿的筆記來抄,但不小心沾到汙漬。請問:依照附圖的筆記內容推論,
「丙」法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憲法》 (B)《憲法增修條文》
(C)《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D)《地方稅法通則》。
( )11. 筱綺高中畢業後參加公務人員考試,後來她通過考試,在政府機關擔任行政人員。
上述筱綺的行為,是行使下列哪一類型的人民基本權利?
(A)平等權 (B)自由權 (C)受益權 (D)參政權。
( )12. 民國
92
年修正施行的《刑事訴訟法》中,將原本由檢察官裁定是否羈押嫌犯的
職權回歸法院;也明定被告有保持緘默的權利,以保障其人權。上述作法旨在確保《憲法》中的哪一項人
民基本權利? (A)平等權 (B)自由權 (C)受益權 (D)參政權。
( )13. 政府透過許多管道推動社會福利相關政策,例如︰以公益彩券回饋金,協助經濟弱勢民眾繳納部分健保相
關費用;放寬低收入戶審查門檻,協助經濟弱勢家庭獲得社會救助等。上述作法,主要是為了達成什麼目
的? (A)確保民眾財產權利 (B)縮短城鄉發展差距 (C)保障人民生存權利 (D)推廣志工服務活動。
( )14. 我國《憲法》對於人民權利的保障僅作原則性的規定,而透過相關政策的實施,將可更進一步落實《憲法》
條文的精神。下列哪項作法最有助於維護《憲法》所保障的受益權? (A)定期舉行公民投票廣泛地徵詢民
意 (B)取消資賦優異學生保送入學的措施 (C)政府對集會遊行申請以准許為原則 (D)提出擴大就業方
案以解決失業問題。
( )15. 附圖中兩人的對話內容可以說明法律具備哪一項功能?
(A)保障人民權利 (B)促進社會進步 (C)維護社會秩序 (D)開發觀光資源。
( )16. 現代社會中的「資訊」不只是一種訊息,更可能具有經濟價值或涉及他人名譽、
隱私,因此人民開始要求政府應以制度對於這類資訊的流通與使用加以規範。上
述訴求旨在達成下列哪一項目的?
(A)保障個人基本權利 (B)推廣全民終身學習 (C)提高國民平均所得 (D)強化社會團體功能。
( )17.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
條提到:「為促進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全發展,保障其權益,增進其
福利,特制定本法。」由法條內容可以看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功能有哪些?
(A)保障人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 (B)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進步
(C)保障人民權利、促進社會進步 (D)促進社會進步、追求自由民主。
( )18. 附圖是秀竹在雜誌上看到有關我國人民參與政治活動情形的分析報導。根據
圖中內容判斷,哪些是屬於《憲法》保障人民參政權的內涵?
(A)甲己 (B)乙丁 (C)丙戊 (D)丁己。
( )19. 柏崴等人參觀「人權教育資料展」,看到《世界人權宣言》的譯文寫著「人
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下面是同行的四位同學分別對這
句話的闡釋。請問:哪一種觀點不符合這句話的精神?
(A)個人的自由,應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為界限 (B)追求人權應以自由、尊嚴與平等為基本前提
(C)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也應尊重他人的權利 (D)可以多數決的方式,限制少數人的基本權利。
( )20. 自由權是指人民有排除或防止國家公權力不當作為的權利。根據附圖中兩人談論
的內容,顯示該國人民缺乏哪一項自由? (A)居住及遷徙自由 (B)表現自由
(C)祕密通訊自由 (D)集會及結社自由。
( )21. 下列關於「命令」的敘述,何者正確?
(A)命令依其性質可分為法、律、條例或通則 (B)其內容為某些較技術性或細
節性的事項 (C)其效力高於法律,低於憲法,故不得牴觸憲法 (D)命令的修
改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由公民投票複決。
( )22. 在法律制定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部分利益團體向民意代表施壓,使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忽略多數民意。
下列何項權利的行使,有助於補救上述的缺失? (A)受益權 (B)訴願權 (C)複決權 (D)服公職權。
( )23. 附表是智豪整理的「請願」與「訴願」的比較,但表中內容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問:正確的項目為何?
(A)提起人 (B)提起之原因 (C)對象 (D)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