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選擇題學習單

pdf
418.64 KB
4 頁
為濬 杜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一、是非題:
1.長期進行伸展操的訓練,可有效改善體適能中的柔軟度。(出處:P.25)
2.羽球規則為「發球得分制」,發球的優劣勢是影響勝負的關鍵之一。(出處:P.108)
解析 落地得分制。
3.闊背肌的伸展動作可藉由雙臂壓肩動作完成。(出處:P.30)
4.排球比賽時,連擊與持球都會導致本隊失 1分。(出處:P.102)
5.心肺耐力可靠短時間的肌力運動來改善與提升。(出處:P.10)
解析 心肺耐力可靠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來改善與提升。
6.坐姿體前彎進行測驗時,身體前傾時要迅速猛力前伸,以達到好的測驗效果。(出處:P.27)
解析 不可用猛力前伸,以免發生拉傷。
7.戴資穎球技出色,是臺灣第一位世界羽球球后。(出處:P.107)
8.壘球比賽跑壘員必須在投手出球瞬間,才可離壘。(出處:P.127)
9.肌肉適能指人體關節所能夠活動的最大範圍,以及關節周圍韌帶和肌肉的延展能力。(出處:
P.12)
解析 柔軟度。
10.田徑選手於徑賽中 400 公尺以下的比賽,皆需採用起跑架並採站立式起跑。(出處:P.67)
解析 採用起跑架並採蹲踞式起跑。
11.排球高手傳球動作,手肘、手腕及手指擺出小正方形,以利確實迎球。(出處:P.90)
解析 呈小三角形。
12.籃球進攻者可以用手做推人要球動作。(出處:P.81)
解析 進攻者應移動腳步來搶位要球。
13.籃球「活球」就是持球者掉球時,與防守者搶球的行為。(出處:P.74)
解析 所謂「活球」就是持球者尚未完成運球行為。
14.長期規律的運動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並提升疾病的威脅,影響生活適應能力,使我們無法迎
接各種挑戰。(出處:P.9)
解析 長期且規律的運動將可提高身體免疫力並降低疾病的威脅,也可提升生活適應能力,使我們
更有信心去迎接各種挑戰!
15.運動前的動態伸展,可減低運動所帶來的急性傷害,如肌肉拉傷、韌帶扭傷。(出處:P.25)
16.田徑短距離跑是一項速度與爆發力兼具的運動項目,依序分為起跑、加速跑、中間快跑及
終點衝線。(出處:P.54)
17.排球發球瞬間,應於發球有效區域內擊球,且擊球時不可踩線。(出處:P.102)
18.籃球 V字型搶位要球,是進攻者經由低位搶位要球不成後,於低位跨步迎向球接球。(
處:P.73)
19.羽球比賽時,若發現發球位置或換邊錯誤,應立即更正為正確的位置,且保留原已獲得的
分數。(出處:P.117)
20.現代的拔河運動是以重量取勝的運動。(出處:P.168)
解析 拔河運動藉由明確的比賽規則,衍生許多技巧性動作,並非是以重量取勝。
21.排球的英文 Volleyball,具有空中擊球的意思。(出處:P.89)
22.改善田徑短距離跑的速度,可從提高敏捷及反應速度、加快步頻、加大步幅三大要素著手。
(出處:P.61)
23.動態伸展,是利用動態動作的反覆操作,每動作操作 2×8 拍至 4×8 拍,以逐漸擴大各部位
關節可活動的範圍。(出處:P.26)
24.羽球發球時,擊球瞬間球與地面距離不能超過 1.15 公尺。(出處:P.117)
25.拔河比賽為避免手受傷,參賽者可以戴手套來握繩參賽。(出處:P.180)
解析 參賽者不能戴手套或使用止滑物品,但能使用樹脂黏膠來協助握繩。
 
 
112學年度高一體育常識題庫
 
 
2
26.田徑短距離跑的比賽,每一賽次只允許起跑犯規 1次,若任何一位選手在該賽次中再有起
跑犯規時,將被取消比賽資格。(出處:P.67)
解析 任何選手只要第一次起跑犯規,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27.羽球正手擊高遠球的擊球點在頭頂後側。(出處:P.116)
解析 擊球點在額頭正前上方。
28.籃球比賽進攻者在禁區要球時,可以以手做推人來要球。(出處:P.81)
解析 進攻者應移動腳步來搶位要球。
29.排球比賽,發球員將球擊出後,球觸網進入對方場地有效區內,必須重新發球。(出處:P.102)
解析 球飛躍球網時可以觸網,不必重新發球。
30.壘球投手不能牽制壘上跑壘員。(出處:P.136)
31.田徑比賽除全能項目外,選手只能允許一次起跑犯規。(出處:P.67)
解析 除全能項目外,任何選手只要第一次起跑犯規,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32.籃球比賽對死球者的防守動作,防守者在判斷為停球後,應迅速趨前高舉雙臂近身防守,
干擾出球或投籃方向,達到持球 5秒違例為目的。(出處:P.74)
33.低弓箭步伸展時,腳前後分腿開立,前腳膝蓋彎曲,不可超過腳尖。(出處:P.31)
34.靜態伸展操是以靜態的方式與緩慢的動作操作進行,逐一伸展各部位的關節與肌群,透過
靜止的姿勢或以固定施壓的方式,每個動作維持 1530 秒。(出處:P.26)
35.肌肉適能的訓練方式,可簡單分為靜態(等長)訓練及動態(等張)訓練兩種。(出處:P.11)
36.田徑運動分為田賽、徑賽兩大類,田賽以距離為測量單位,而徑賽以時間為測量單位。(
處:P.53)
37.拔河比賽在裁判未判定勝負前,不可隨意放掉力量或離開繩子,以免造成跌倒及擦傷等傷
害。(出處:P.178)
38.柔軟度的好壞,可透過 1分鐘仰臥起坐的檢測得知其適能表現。(出處:P.27)
解析 坐姿體前彎。
39.羽球比賽由先達到 11 分者獲勝一局。(出處:P.117)
解析 先獲得 21 分者獲勝一局。
40.籃球比賽每一個延長賽每隊都有 2次暫停機會。(出處:P.84)
解析 每一次延長賽只有一次暫停。
41.運動結束後進行伸展,可減輕運動所帶來的身體疲倦與肌肉酸痛。(出處:P.25)
42.拔河運動時,雙手、繩子及腰部三點不可分開。(出處:P.176)
43.排球步法的應用是取得正確接球位置與擴展個人接球範圍的重要工具。(出處:P.91)
44.籃球比賽在弱邊的防守者只需要注意球的位置就好。(出處:P.75)
解析 弱邊防守以協助補位防守為主,防守者隨時保持對球、我、人的三角關係。
45.田徑項目中,田賽與徑賽的區分,主要用測量單位判別。(出處:P.53)
解析 田賽以距離為測量單位,徑賽以時間為測量單位。
46.羽球發球時應將羽球向上拋起,以增加擊球速度。(出處:P.116)
解析 應使羽球自然垂直落下。
47.伸展操主要是增加關節與肌肉的活動範圍,所以進行伸展時強度與疼痛感愈大愈好。(
處:P.26)
解析 伸展部位的肌群有緊繃的感覺即可,避免過度伸展造成損傷。
48.排球發球策略的應用可依對隊的站位、接球能力等考量,來控制不同的落點及變化,以增
加對方應對的困難度。(出處:P.102)
49.羽球運動最早起源於印度孟買城的隔網遊戲,稱為「普那」(Ponna)。(出處:P.107)
50.正確的排球高手傳球,所需注意的是快速移動至球體下方,以利將球傳出,觸球時間的長
短則不影響。(出處:P.90)
51.籃球比賽搶到防守籃板的球隊從後場開始發動進攻,必須在 24 秒內完成投籃。(出處:P.84)
52.壘球投球動作與棒球一樣,有上肩及下肩投法。(出處:P.122)
解析 僅下肩投法。
 
 
3
53.壘球因為球體較大的關係,投手無法投出變化球。(出處:P.123)
解析 可以投出變化球。
54.拔河是一項只靠體重與蠻力就能贏的運動。(出處:P.168)
解析 拔河運動講究團隊合作,透過適當的練習,掌握團隊技戰術運用以智取勝。
55.排球規則為「發球得分制」,發球的優劣勢是影響勝負的關鍵之一。(出處:P.92)
解析 得球得分制。
56.室外拔河運動具有體重分級、規則明確、比賽節奏明快、不受場地限制等特色。(出處:
P.167)
解析 室內拔河。
57.籃球「死球」,就是持球者做完假動作後,收球欲作下一個進攻行為。(出處:P.74)
解析 所謂「死球」,就是持球者運球後,收球欲作下一個進攻行為。
58.羽球比賽發球者與接發球者必須站於對角線發球區,雙方的雙足不得移動且部分接觸於地
面,亦不得踩線。(出處:P.117)
59.田徑短距離跑的訓練中,應著重以耐力為主。(出處:P.54)
解析 短距離跑的訓練中,應著重動作節奏、提高速度、發展絕對速度為主。
60.田徑所有短距離跑的比賽項目,為了達到有利自己的條件,皆可搶跑道。(出處:P.67)
解析 所有短距離比賽項目,皆採分道跑的方式進行。
61.從事運動可以提升全身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改善身體型態與素質,進而提升自信心與人
際關係。(出處:P.9)
62.實施伸展操運動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出處:P.26)
解析 每個動作維持 1530 秒。
63.壘球運動中,一壘使用雙色壘包。(出處:P.137)
64.壘球投手的投球動作為下肩投法。(出處:P.122)
65.健康體適能的定義,是指身體能順利執行日常工作或休閒所需,而不會產生力不從心的感
覺。(出處:P.10)
66.排球肩上飄浮發球的原理為無旋轉之發球,球體主要受到空氣阻力與流體力學的影響,易
造成對隊在視覺與心理上產生困擾,致使判斷上發生落差而造成接球品質不佳或失誤。(
處:P.94)
67.速度是田徑短距離跑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步頻與步幅是影響速度快慢的關鍵因素。(出處:
P.58)
68.壘球跑壘員在投手出球瞬間才能離壘。(出處:P.127)
69.羽球比賽過程中,發球者均自右發球區發球。(出處:P.117)
解析 發球者得分數為零分或偶數時,自右發球區發球;分數為奇數時,自左發球區發球。
70.籃球強邊防守是以補位防守為主要目標,所以防守者必須達到進攻者無法順利要球為原
則。(出處:P.75)
解析 強邊防守是以阻斷球線為主要目標,所以防守者必須達到進攻者無法順利要球為原則。
71.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一天內安靜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少熱量。(出處:P.13)
72.運動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並提升生活品質。(出處:
P.9)
73.田徑運動徑賽項目中,接力跑正式比賽的項目只有 4×100 公尺接力及 4×400 公尺接力。(
處:P.67)
74.壘球投手手套可以使用任何顏色。(出處:P.136)
解析 不可使用黃色、白色手套。
75.在參與運動前,必須先評估自身的健康狀況,如果沒有任何的不適與疾病,方可從事運動。
(出處:P.16)
76.從事運動,可以使全身代謝作用旺盛,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疾病發生,改善身體型態與素
質,進而提升自信心與人際關係。(出處:P.9)
77.排球高手傳球動作的應用不僅使用在傳球給攻擊手進行扣球,當面對高度、速度、角度變
化大的飄浮發球時,運用高手傳球來接發球,也是相當重要的技術。(出處:P.90)
 
4
78.速度是田徑短距離跑的基礎,在短距離跑的訓練中,應著重動作節奏、提高速度、發展絕
對速度為主。(出處:P.54)
79.伸展操是直接且有效改善柔軟度的最佳方式。(出處:P.25)
解析 伸展過程中,應保持自然的呼吸。
80.田徑接力跑的比賽,第一棒皆須採站立式起跑。(出處:P.67)
解析 接力跑的比賽,第一棒皆須採蹲踞式起跑。
81.靜態伸展,是透過靜止的姿勢或以固定施壓的方式,每動作約靜止 1530 秒,使伸展部位
的肌群有緊繃的感覺,以達成各部位伸展。(出處:P.26)
82.壘球比賽為九局。(出處:P.136)
解析 七局。
83.心肺耐力好的人,較能在長時間的活動中 維持良好的表現,也比較不容易疲勞。(出處:P.10)
84.排球發球方發球時,防守方是允許攔網的。(出處:P.102)
解析 第一球不可攔網。
85.壘球是一種規則、器材、場地均延續棒球而來的運動。(出處:P.121)
86.田徑 4×100 公尺接力時,接棒者可以延長 15 公尺起跑。(出處:P.67)
解析 4×100 公尺接力區為 30 公尺,須在接力區完成傳接棒。
87.排球運動是美國的摩根氏根據網球運動所發展出來的。(出處:P.89)
88.運動可以改善身體的結構和組成、提升身體基礎代謝率。(出處:P.9)
89.排球比賽中,當第一裁判鳴笛指示發球後,發球員必須在 8秒內將球擊出。(出處:P.102)
90.1933 年國際壘球規則訂立後,正式定名為 Softball,我國稱為「棒球」。(出處:P.121)
解析 壘球。
91.拔河猛拉戰術能在短時間可產生較大拉力與破壞力,有效破壞對方平衡及隊形。(出處:P.172)
92.羽球正手長發球可誘導對手退到後場,我方可伺機以短球致勝得分。(出處:P.108)
93.籃球比賽強弱邊之分,係以兩籃框為點連成一直線,並劃分成兩個半邊,較多人數為強邊。
反之,較少人數則為弱邊。(出處:P.74)
解析 強弱邊之分,係以兩籃框為點連成一直線,並劃分成兩個半邊,有球邊即為強邊。反之,無
球邊則為弱邊。
94.健康體適能包含心肺適能、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身體組成等,是檢視日常生活的健康
指標。(出處:P.25)
95.參與任何運動,所需要的服裝與裝備都是相同的。(出處:P.16)
解析 參與不同運動應穿著適當的服裝與鞋子,以維護運動時的舒適與安全。
96.以健康的角度來看,擁有良好的心肺適能,可以避免各種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肺適能是
健康體適能最重要的因素。(出處:P.10)
97.羽球正拍長發球時,必須要擊中球頭,不僅可以提高發球品質,亦可降低發球的失誤率。(
處:P.116)
98.現今壘球運動包含快式壘球及慢式壘球。(出處:P.121)
99.肌耐力是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出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
大力量。(出處:P.11)
解析 肌耐力改為肌力。
100.現代壘球是由棒球演變而來的運動,最初是為了能不受天氣影響,能在室內打棒球而產生,
是一項富有技術性、團隊精神的運動。(出處:P.121)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