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 ) 26.田徑短距離跑的比賽,每一賽次只允許起跑犯規 1次,若任何一位選手在該賽次中再有起
跑犯規時,將被取消比賽資格。(出處:P.67) 
解析    任何選手只要第一次起跑犯規,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 ╳ ) 27.羽球正手擊高遠球的擊球點在頭頂後側。(出處:P.116) 
解析    擊球點在額頭正前上方。 
( ╳ ) 28.籃球比賽進攻者在禁區要球時,可以以手做推人來要球。(出處:P.81) 
解析    進攻者應移動腳步來搶位要球。 
( ╳ ) 29.排球比賽,發球員將球擊出後,球觸網進入對方場地有效區內,必須重新發球。(出處:P.102) 
解析    球飛躍球網時可以觸網,不必重新發球。 
( ○ ) 30.壘球投手不能牽制壘上跑壘員。(出處:P.136) 
( ╳ ) 31.田徑比賽除全能項目外,選手只能允許一次起跑犯規。(出處:P.67) 
解析    除全能項目外,任何選手只要第一次起跑犯規,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 ○ ) 32.籃球比賽對死球者的防守動作,防守者在判斷為停球後,應迅速趨前高舉雙臂近身防守,
干擾出球或投籃方向,達到持球 5秒違例為目的。(出處:P.74) 
( ○ ) 33.低弓箭步伸展時,腳前後分腿開立,前腳膝蓋彎曲,不可超過腳尖。(出處:P.31) 
( ○ ) 34.靜態伸展操是以靜態的方式與緩慢的動作操作進行,逐一伸展各部位的關節與肌群,透過
靜止的姿勢或以固定施壓的方式,每個動作維持 15~30 秒。(出處:P.26) 
( ○ ) 35.肌肉適能的訓練方式,可簡單分為靜態(等長)訓練及動態(等張)訓練兩種。(出處:P.11) 
( ○ ) 36.田徑運動分為田賽、徑賽兩大類,田賽以距離為測量單位,而徑賽以時間為測量單位。(出
處:P.53) 
( ○ ) 37.拔河比賽在裁判未判定勝負前,不可隨意放掉力量或離開繩子,以免造成跌倒及擦傷等傷
害。(出處:P.178) 
( ╳ ) 38.柔軟度的好壞,可透過 1分鐘仰臥起坐的檢測得知其適能表現。(出處:P.27) 
解析    坐姿體前彎。 
( ╳ ) 39.羽球比賽由先達到 11 分者獲勝一局。(出處:P.117) 
解析    先獲得 21 分者獲勝一局。 
( ╳ ) 40.籃球比賽每一個延長賽每隊都有 2次暫停機會。(出處:P.84) 
解析    每一次延長賽只有一次暫停。 
( ○ ) 41.運動結束後進行伸展,可減輕運動所帶來的身體疲倦與肌肉酸痛。(出處:P.25) 
( ○ ) 42.拔河運動時,雙手、繩子及腰部三點不可分開。(出處:P.176) 
( ○ ) 43.排球步法的應用是取得正確接球位置與擴展個人接球範圍的重要工具。(出處:P.91) 
( ╳ ) 44.籃球比賽在弱邊的防守者只需要注意球的位置就好。(出處:P.75) 
解析    弱邊防守以協助補位防守為主,防守者隨時保持對球、我、人的三角關係。 
( ○ ) 45.田徑項目中,田賽與徑賽的區分,主要用測量單位判別。(出處:P.53) 
解析    田賽以距離為測量單位,徑賽以時間為測量單位。 
( ╳ ) 46.羽球發球時應將羽球向上拋起,以增加擊球速度。(出處:P.116) 
解析    應使羽球自然垂直落下。 
( ╳ ) 47.伸展操主要是增加關節與肌肉的活動範圍,所以進行伸展時強度與疼痛感愈大愈好。(出
處:P.26) 
解析    伸展部位的肌群有緊繃的感覺即可,避免過度伸展造成損傷。 
( ○ ) 48.排球發球策略的應用可依對隊的站位、接球能力等考量,來控制不同的落點及變化,以增
加對方應對的困難度。(出處:P.102) 
( ○ ) 49.羽球運動最早起源於印度孟買城的隔網遊戲,稱為「普那」(Ponna)。(出處:P.107) 
( ╳ ) 50.正確的排球高手傳球,所需注意的是快速移動至球體下方,以利將球傳出,觸球時間的長
短則不影響。(出處:P.90) 
( ○ ) 51.籃球比賽搶到防守籃板的球隊從後場開始發動進攻,必須在 24 秒內完成投籃。(出處:P.84) 
( ╳ )52.壘球投球動作與棒球一樣,有上肩及下肩投法。(出處:P.122) 
解析    僅下肩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