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年中山女高高一化學期末考題

pdf
591.68 KB
5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台北市中山女高 108學年上學期化學科高一期末考試題
. 單選題 (每題 3分,答錯不倒扣)
1. 下列關於真溶液和膠體溶液的敘述,何者正確? A
(A)膠體溶液會散射光線,但真溶液不會
(B)膠體溶液久置後溶質會沉澱,但真溶液不會
(C)膠體溶液可藉過濾法分離,但真溶液不可
(D)膠體溶液可具有顏色,但真溶液都為透明無色
2. 100 20%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再加入 3的氫氧化鈉固體與 12 克水,使攪拌均勻完
溶解,則所得溶液之重量百分率濃度應為何? A
(A)20% (B)20.5% (C)23% (D)23.5% (E)25%
3. 若警方查獲的某假酒含有甲醇 5000 ppm1 ppm 相當於重量比 10-6,則該假酒每 0.6 (相當
於一瓶)含有甲醇多少毫升?(甲醇和乙醇的密度都是 0.78 g/mLB
(A)1 (B)3 (C)5 (D)6 (E)8
4. 25℃時,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 8 ppm,試問其體積莫耳濃度應為若干 MD
(A)5.0×10-1 M (B) 2.5×10-1 M (C)5.0×10-4 M (D) 2.5×10-4 M (E)8.0×10-6 M
5. 濃硫酸的密度約為 1.84 g/cm3
重量百分率濃度為 98%若欲配製 1.0 M H2SO4溶液 1.0 升,
則下列配製方法何者正確?(H2SO4莫耳質量為 98 ) B
(A)取約 54 毫升的濃硫酸加入 946 毫升的水中
(B)取約 100 克的濃硫酸加入適量水中,再加水 1.0 升容量瓶的刻度
(C)取約 54 毫升的濃硫酸放入容量瓶,直接加水到溶液為 1.0
(D)取約 100 克的濃硫酸加入 900 克水中
(E)1.0 升水中加入 54 毫升的濃硫酸
6. 已知:下列(1)(4)式,則氧化劑由強而弱的順序為何?C
(1)AB2A2B(發生反應) (2)AD2A2D(發生反應)
(3)AC2→不發生反應 (4)DB2→不發生反應
(A)C2A2B2D2 (B) ACDB (C) CABD
(D) DBAC (E) D2B2C2A2
7. 25℃時,測得 0.1M 的某弱醋酸溶液,其 pH 值為 3,試求其解離度為若干%D
(A)100 (B)50 (C)10 (D)1 (E)0.1
(解離度=解離的醋酸莫耳數
原始醋酸莫耳數 ×100%)
8. 25下,將水溶液 Ba(OH)2 0.1M 30mL HCl 0.2M 10mL 混合後,試問混合後溶液之 pH
值為多少?(假設溶液混合時,體積具有加成性;log20.3D
(A) 1.1 (B) 2.7 (C) 11 (D) 12.9 (E) 13.6
9. () 0.1 M 氨水溶液、()0.1 M 氫氧化鋇水溶液、() 0.1 M 氫氧化鈉水溶液、
()0.1 M 酸水溶液、() 0.1 M 氯化鈉水溶液() 0.1 M 硝酸水溶液,
試問其 pH 值由小到大排列之順序為何?D
(A) ()()()()()() (B) ()()()()()()
(C) ()()()()()() (D) ()()()()()()
(E) ()()()()()()
10. 有關水溶液的酸鹼性,哪一項敘述為誤D
(已知水的離子積 10Kw0.3
14
10
25℃時,Kw1.0×101480℃時Kw25×1014
(A)10°C 時,純水之𝑝𝐻 = 𝑝𝑂𝐻 > 7
(B)80°C 時,純水之 pKw14
(C)80°C 時,[H]1
7
10
M,水溶液呈鹼性
(D)pH2水溶液的[H+]0℃>25℃>80
(E)pH2水溶液的[OH]0℃<25℃<80
11. 有一胃病患者檢查顯示其胃液中含氫氯酸的濃度為 0.060 莫耳/用含氫氧化鋁 Al(OH)3
的胃藥中和,化學反應式如下:(Al(OH)3莫耳質量為 78 ) B
Al(OH)3 + 3HClAlCl3 + 3H2O
若此病人共分泌出 0.3 升的胃液,需服用多少克的氫氧化鋁,恰可中和胃酸?
(A)0.26 (B)0.47 (C)1.4 (D)3.9 (E) 4.2
. 多選題 (每題 4分,答錯一選項倒扣 0.7分)
12. 關於豆漿和牛奶等膠體溶液的現象,下列何者正確ADE
(A)光線通過時,會顯現出一條光亮的通路,此現象稱為廷得耳效應
(B)膠體粒子吸收動能後,會自由運動,稱為布朗運動
(C)膠體粒子本身帶有電荷,所以久置後會相互吸引而沉澱析出
(D)加入大量的 Ca2到膠體溶液後,會中和膠體粒子表面電荷而凝聚析出
(E)雲和霧等自然現象也可屬於膠體溶液的一種。
13. 85.0 NH3溶於水形成 1.00 的溶液,已知此溶液之比重為 0.95,則下列關於此溶液之敘
述,何者正確?(O = 16N = 14H = 1)
(A)所含溶液重為 950 (B)所含溶劑莫耳數為 52.8 莫耳
(C)所含溶質莫耳數為 5.0 莫耳 (D)重量百分率濃度為 8.95%
(E)體積莫耳濃度為 5 MACDE
14. K2Cr2O720℃時溶解度為 20 克/100 克水,現分別於甲、乙、丙三燒杯中,配製 K2Cr2O7
溶液。有關溶解度的敘述,何者正確ABE
溫度(20)
試管
二鉻酸鉀質量(克)
水的質量(克)
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
1
10
X
2
10
Y
5
15
Z
(A)甲為未飽和溶液 (B)乙為飽和溶液 (C)丙為過飽和溶液
(D)濃度:XYZ (E)三支試管的顏色深淺為:甲<乙=丙。
15. 下列有關溶液與溶解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CD
(A)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高低有關,與攪拌與否無關
(B)過飽和溶液加入少許溶質,則溶質全部結晶析出
(C)將某未飽和溶液降低溫度,使恰達飽和,則其重量百分率濃度不變
(D)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均隨溫度升高而變小
(E)壓力越大,固體的溶解度越大。
16. 下列何者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ADE
(A)筆記型電腦的充電
(B)Cr2O722OH2CrO42H2O
(C) CaCO32HClCaCl2H2OCO2
(D) 2K2H2O2KOHH2
(E) PCl3(g)Cl2(g)PCl5(g)
17. 下列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敘述,何正確 ACD
(A)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時,一定會失去電
(B)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時,一定會得到氧原子
(C)依現在的定義,氧化反應及還原反應不能單獨發生
(D)氧化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為電子的接受者
(E)還原劑比氧化劑更容易得到電子
18. 地球的氮循環是由生物及非生物系統合一的一系列過程來完成。此過程通過大氣、陸地及海
生態系進行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將氮化合物轉換,如附圖。BE
附圖中有數個氧化還原反應,哪些選項正確?
(A)-還原 (B)-氧化 (C)-還原 (D)-氧化 (E)-還原。
19. 將一銅片置入裝有無色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會發生以下反應:BCE
Cu(s)2AgNO3(aq)Cu(NO3)2(aq)2Ag(s)
關於下列的敘述,何者正確?(Cu63.6Ag108)
(A)Ag(s)為還原劑Cu 為氧化劑(s)
(B)淨離子反應式為:Cu(s)2Ag+(aq)Cu2+(aq)2Ag(s)
(C)溶液顏色由無色變藍色 (D)根據質量守恆,反應前後固體總質量不
(E)反應後液體的質量逐漸減少。
20.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BCE
(A)任何溫度下,Kw[H][OH] (B)對於任何水溶液,pKwpHpOH
(C)任何溫度下,pH=-log[H] (D)何溫度下,純水的 pH7
(E)對於任何酸性水溶液,[H][OH]
21. 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對酸鹼提出直接又簡單的定義酸是在水中會產生氫離子(H)的物質
而鹼則為在水中會產生氫氧根離子(OH)的物質。根據以上的定義,請問下列何者為鹼性
物質? (A)H2O (B)C2H5OH (C)NH3 (D)HCOOH (E)LiOHCE
22. 25C時,20 mL 0.1M HCl 水溶液中加入酚酞和 BTB 兩種指示劑並逐漸加 0.1
MNaOH。假設體積有加成性,參考下表指示劑的顯色,判斷下列選項何者正確?(log2
0.3log30.48) BCD
酸性
鹼性
粉紅
(A)加入 5 mL NaOH(aq)時,溶液的[H]0.075 M
(B)加入 10 mL NaOH(aq)時,溶液的 pH 介於 1~2 之間
(C)加入 20 mL NaOH(aq)時,溶液的 pKw14
(D)加入 30 mL NaOH(aq)時,溶液的[H]5
13
10
M
(E)加入 40 mL NaOH(aq)時,溶液的 pH 介於 11~12 之間
23. 呈上題,溶液的顏色說明,下列何者正確?BCE
(A)加入 5 mL NaOH(aq)時,溶液呈粉紅
(B)加入 10 mL NaOH(aq)時,溶液呈
(C)加入 20 mL NaOH(aq)時,溶液呈
(D)加入 30 mL NaOH(aq)時,溶液呈藍
(E)加入 40 mL NaOH(aq)時,溶液呈紫
24. 某一班級進行「測量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實驗分成五組每一組均取 5 mL 的蒸
餾水放於試管中加入不等量的硝酸鉀質量如下表隔水加熱至晶體全溶後取出降溫,
並紀錄晶體析出時溶液的溫度。實驗結果整理如下表,下列敘述哪些正確?BCD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加入硝酸鉀晶體質量
2.50g
3.00g
3.50g
4.00g
4.50g
晶體析出時溶液溫度
30
40
46
50
52
(A)由第三組的數據可知,46℃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約為 3.50g/100g
(B)由第四組的數據可知,5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約為 80.00g/100g
(C)由實驗結果可以推測,40℃時,10 mL的水,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鉀 6.00
(D)由實驗結果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變大
(E)由實驗結果可知,溫度越高時,每上升 1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化越小。
.混合題型 (多選題一題 4%,答錯一選項倒扣 0.4 分)
[題組]右圖為硝酸鉀晶體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曲線,試回答 26~28 題:
25. 關於 ABC溶液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多選)AC
(A)A 為飽和溶液、B為未飽和溶液、C為過飽和溶液
(B) 100 克的 A溶液中,含有硝酸鉀 110
(C)欲使溶液 B達到飽和,需冷卻至 20
(D)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後,溶液 B會產生更多硝酸鉀、溶
C的硝酸鉀會溶解
(E)溶液 C的溫度最低,所以狀態最穩定,不會因為攪拌而
改變溶液狀態。
26. 試以右圖曲線判斷下列敘述哪些正確?(多選)CDE
(A)硝酸鉀晶體溶於水為放熱反應
(B)80 克的硝酸鉀晶體和 100 克的水,在 30經充分攪拌後可製備出 C溶液
(C)105 克的溶液 A冷卻至 50℃,理論上可析出 15 克的硝酸鉀晶體
(D)50℃時,欲使 100 克溶液 B達到飽和,至少約加入 28.6 克的硝酸鉀晶體
(E)180 克的溶液 C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鉀晶體(質量不計)會析出 30 克的硝酸鉀晶
體,而成為飽和溶液
27. 小明看到上面的實驗結果後,想結合物理的密度原理,製作溫度計,方法與步驟如下:
I. 30cm3的桌球中塞入銅絲調整桌球的質量做出數顆質量不同
的桌球,質量如下表。
II. 將上述桌球放入 25℃裝有飽和硝酸鉀溶液的燒杯中且燒杯中仍有
2~3 公分的硝酸鉀沉澱,此時桌球在溶液中有浮有沉,如右圖。
III.逐漸加熱燒杯隨著溫度上升硝酸鉀的沉澱會逐漸減少隨著溫
度上升,桌球會依次上浮。當加熱到 28℃時,質量 34.0 克的桌球恰好開始上浮,根據
浮體原理,可記錄此時 30cm3球的浮力為 34.0 克,實驗結果如下表
(1) 依據上表,畫出不同溫度下,30 cm3桌球所受最大浮力的關係圖(3%)
(2) 依據實驗數據,小明製作硝酸鉀溶液溫度計如下圖,桌球上所寫的數字即為桌球
的總質量,試依據下圖推測此時的溫度為幾度?(2%)
(3) 36.2 克的桌球浮起時,是否可以推測此時的水溫是 60℃,請說明原因。(2%)
溫度()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50
最大浮力(g)
32.0
32.3
32.6
32.9
33.3
33.7
34.0
34.3
34.6
34.8
35.1
35.3
35.4
35.8
台北市中山女高 108學年上學期化學科高一期末考答案
28. (1)
28. (2)
28. (3)
台北市中山女高 108學年上學期化學科高一期末考答案
28. (1)
28. (2)
28. (3)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