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五層架構與應用技術考題解析

pdf
204.55 KB
3 頁
icc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8 IoT 期中考
1. 請說明物聯網有哪五層?(2% each)其概念分別為何? (4% each, 20% total)
2. 什麼是 O2O(4%)
3. 簡述穿戴式裝置的四個需求與定義。(4% each, 16% total)
4. 簡述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建置將能帶來的好處。(3% each, 6% total
5. 簡述健康照護體系的三種服務。(3% each, 9% total
6. 舉例三項常見的居家感測器。(3% each, 9% total
7. 簡述穿戴式裝置的 4種未來挑戰。(2% each, 8% total
8. 簡述機器人應用的 4種分類。(2% each, 8% total
9. 簡述 Google Self-Driving Car 所包含的四項物聯網技術(3%)與其功能(3%) 24%
total
108 IoT 期中考
1. 請說明物聯網有哪五層?(2% each)其概念分別為何? (4% each, 20% total)
Ans:
感知層2%:各種具感測或辨識能力的元件將被嵌入各種真實物體,使實體物件智慧化,進
而能夠對環境進行辨識、監控與感知。(2%)
網路層: 使智慧物件具有聯網能力,能夠將感測資訊傳遞至網際網路除了分享這些即時且重
要的資訊給適當的使用者外,亦能提供使用者遠端互動功能。
雲端計算層: 如何對資料加以分析,進而瞭解使用者的需求,乃至提供客制化的服務,則需透
「雲端計算」對資訊進行有效的儲存、管理、計算分析、傳輸及運用,雲端的服務型態可
分為 SaaSPaaSIaaS
資料分析層: 透過物聯網所搜集到的巨量資料將彙集成一大資料,這些資料的格式非常多樣化
包含影像圖片文字數字等,這些巨量資料將再透過雲端計算,進行資料分析、資料探勘、
資料萃取與資料整合等,才能夠從最原始的資料資料採擷出最大的價值,進而提供個人、群體、
企業及政府決策之參考與自動化服務之運行規劃。
應用層: 可以看作是結合「感知」與「聯網」技術的體現,使得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和
狀態透過任一種聯網技術即時進行對週遭或遠端之智慧物件的資料存取與互動進而延伸
出與該智慧物件相關的應用服務。
2. 什麼是 O2O(4%)
Ans: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又稱離線商務模式是指透過線上行銷或線上購買帶動線下經營
和線下消費。
3. 簡述穿戴式裝置的四個需求與定義。(4% each, 16% total)
Ans:
Autonomy:需要提供各種不同類別的服務。(2%, 2%)
Simplicity:不須複雜的設定即可使用。
Flexibility:能彈性地讓使用者增減功能。
Power Saving:節省電力,增加續航力。
4. 簡述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建置將能帶來的好處。(3% each, 6% total
Ans:
減低人力成本,降低堵車情況。
5. 簡述健康照護體系的三種服務。(3% each, 9% total
Ans:
居家型、機構型、以及社區型三種模式。
108 IoT 期中考
6. 舉例三項常見的居家感測器。(3% each, 9% total
Ans:
一、磁簧開關
二、壓力感測器
三、紅外線感測器
7. 簡述穿戴式裝置的 4種未來挑戰。(2% each, 8% total(任選 4)
Ans:
低功耗需求、微型化需求、持續供電需求、時尚外觀需求、殺手級應用需求。(任選 4)
8. 簡述機器人應用的 4種分類。(2% each, 8% total(任選 4)
Ans:
產業用智慧機器人、教育/娛樂型機器人、醫療照護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擬人機器人、仿
生機器人 (任選 4)
9. 簡述 Google Self-Driving Car 所包含的四項物聯網技術(3%)與其功能(3%) 24% total
Ans:
(1) LiDAR 光學雷達(3%):架設在車頂上的 LiDAR 光學雷達,是 Google 自動駕車的核心設
備,藉由 360 度旋轉的雷射測距儀,頻繁的掃描四周環境,使 Google 自動駕駛車具備有即
時繪製三維空間中之立體物體積的能力,藉此讓行車電腦得知周遭環境的物體外形與相對
應的位置距離。(3%)
(2) 色彩辨識攝影機:色彩攝影機安裝在 Google 自動駕駛車的正前方,依據路面顏色的差異與
道路標線的形狀,行車電腦得以辨識車輛周遭道路的狀況,藉由此資訊可更進一步判斷出
是否可以變換車道,或可否有超車等行為。此外,色彩辨識攝影機的色彩辨識能力,搭配
LiDAR 光學雷達的物體外形辨識,更能讓行車電腦精準地判斷其所掃描到的物體為何。
(3) GPS 全球定位系統:透過 GPS 全球定位系統,得以計算出車輛所在的經緯度,進一步搭配
Google Map 大數據電子地圖,更可計算出起點與終點的最佳路徑,以避開道路壅塞地段以
降低行車時間。
(4) 三軸陀螺儀與三軸加速度計:透過三軸加速度計,可以得知車輛的加速與減速的行為,再
配合時間的戳記紀錄,即可推算出車輛移動的距離,此外,將輪胎的半徑與輪圈的轉速加
入至車輛移動的距離考量,更可將移動誤差值降低至最低。而在另一方面,透過三軸陀螺
儀,則可以知道車輛的轉向行為,將車速的加減速狀況與方向的資訊相結合,配合 GPS
球定位系統與 Google Map 大數據電子地圖,則可得到更精確的定位結果。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