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 期中考 (107/11)
1. 請說明物聯網有哪五層?(2% each)其概念分別為何? (4% each, 20% total)
感知層:各種具感測或辨識能力的元件將被嵌入各種真實物體,使實體物件智慧化,進而能夠
對環境進行辨識、監控與感知。
網路層: 使智慧物件具有聯網能力,能夠將感測資訊傳遞至網際網路,除了分享這些即時且重
要的資訊給適當的使用者外,亦能提供使用者遠端互動功能。
雲端計算層: 如何對資料加以分析,進而瞭解使用者的需求,乃至提供客制化的服務,則需透
過「雲端計算」對資訊進行有效的儲存、管理、計算、分析、傳輸及運用,雲端的服務型態可
分為 SaaS、PaaS、IaaS。
資料分析層: 透過物聯網所搜集到的巨量資料將彙集成一大資料,這些資料的格式非常多樣化,
包含影像、圖片、文字、數字等,這些巨量資料將再透過雲端計算,進行資料分析、資料探勘、
資料萃取與資料整合等,才能夠從最原始的資料資料採擷出最大的價值,進而提供個人、群體、
企業及政府決策之參考與自動化服務之運行規劃。
應用層: 可以看作是結合「感知」與「聯網」技術的體現,使得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和
狀態,透過任一種聯網技術,即時進行對週遭或遠端之智慧物件的資料存取與互動,進而延伸
出與該智慧物件相關的應用服務。
2. 簡述智慧電網相較於傳統電力系統所能提供的三個好處。(3% each, 9% total)
在用電戶端裝設智慧型電表,讀出的用電資訊透過各式通訊系統與設備,傳至電表資訊管理系統,
該系統可提供電力公司即時且完整地掌握用戶端的用電資訊
進而透過需量管理(Demand Response Management)、自動調控(Self-Healing)、即時量測(Real Time
information)或最佳化電力資源配置(Optimization)等作為,管控配電與供電;
其可提供用電戶用電資訊查詢服務,藉以改變用電習慣。
3. 舉例兩種可用來辨識人員身份的感測器。 (3% each, 6% total)
(1)指紋辨識感測器
(2)RFID感測器
4. 簡述居家健康照護系統的三個組成與服務內容。(4% each, 12% total)
在老人家中佈署簡單、低成本、低功耗的感測器,建構在不易被人察覺的地方,在不
影響老人正常生活的隱藏式感知智能環境,有效避免傳統視頻監控老人的隱私問題,
更透過穿戴式裝置,採集老年人的生理資訊。
藉由智能居家系統感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為,透過所觸發的感測器與事件資訊,建
構老年人的行為分析與模型,進而掌握老年人的日常行為規律,可及時發現老年人的
異常狀況,並及時發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