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 9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試題卷
班 號姓名
背面尚有試題
說明:本試卷為單選題,每題 2.5 分,請選擇一個
最適合的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
地球物理學家認為,水循環最主要的動力來源為以下何者?
(A)潮汐動力 (B)地心引力 (C)海洋洋流 (D)太陽熱量
屏東林邊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則當地地層
可能會發生下列哪一種變化?
(A)不透水層的厚度膨脹增厚 (B)透水層的孔隙被壓縮
(C)不透水層的泥沙被掏空 (D)透水層的泥沙被掏空
有關地下水面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下水面一定是水平的,高度也恆定不變
(B)地勢較高地區,地下水面通常較高
(C)地下水面的高度都低於海水面以下
(D)雨季地下水面下降,旱季因河水補充而上升
西元 1661 年4月 30 日,鄭成功率 25,000 大軍、400 多艘船
艦,由金門航渡台灣海峽,由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先
攻佔普羅民遮城,然後圍攻熱蘭遮城,迫使荷蘭人棄城投
降。古戰場之一的臺江內海正持續地縮減,不論是港灣功能
或地貌景觀皆不復以往。下左為臺江內海尚未陸化時之鹿耳
門古地圖,下右為臺南市今昔海岸線對照圖。試推論造成此
種改變的主要原因為何?
(A)大地震造成地殼變動 (B)火山爆發,堰塞海港
(C)河流泥沙淤積作用 (D)板塊擠壓,沿海陸地隆起
民國 89 年8月,碧利斯颱風侵襲,造成高屏大橋橋墩沖毀
陷落,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
(A)地下水超抽情況嚴重 (B)颱風所挾帶瞬間雨量過大
(C)高屏溪下游大量開採沙石 (D)上游攔沙堰阻斷沙石下移
小綱從花蓮木瓜溪邊撿回一顆圓潤光滑的鵝卵石,關於這顆
石頭的敘述何者錯誤?
(A)曾經過河流的長時間搬運
(B)滴鹽酸可能會產生二氧化碳
(C)可能是變質岩
(D)花蓮無火山活動,因此不可能是火成岩
【閱讀與理解】「風吹砂」為墾丁的一個有名的景點,它是
一個在墾丁森林遊樂區東邊的窪地。風吹砂是一個由大自然
以珊瑚礁岩為材料、水及風為工具所造成的一個類似石灰岩
沙漠的地方。要追溯它的歷史,就要回到數百萬年前:在約
1400 萬年前,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互相碰撞。在經過一
連串的地殼活動後,於上新世中期,即大約 300 萬年前,原
始的台灣形成。地殼抬升及沉積物的積聚令台灣附近的深海
環境演變為淺海,成為一個適合珊瑚生長及珊瑚礁岩形成的
地方。在更新世初期,即約 100 萬年前,台灣急劇抬升,中
央山脈、花東縱谷及海岸山脈相繼形成,墾丁的珊瑚礁岩/
石灰岩亦同時抬升,形成「海階」﹙海岸階地或海岸台地﹚。
暴露於海平面上的岩石就一直風化,變成細小的砂粒,直到
現在。在夏季時,雨水沖刷著外露的岩石,並把砂粒帶往海
邊,便形成「砂河」。當砂從海階沿崖邊瀉下,就形成「砂
瀑」。與此同時,砂粒也在河的兩旁積聚。到了冬天,強烈
的東北季風把砂從海邊及河岸搬回陸地,吹回崖上。這種由
水及風產生的地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及沉積,全年無
休,把砂子帶來帶去,並持續生產更多砂子。大自然的鬼斧
神工讓風吹砂這個奇景可以一直維持下去。近幾年,由於興
建佳鵝公路及種植防風林,砂的搬運被阻截,而防風林的植
物更進一步阻止砂的移動,擴大植物的覆蓋領土。風吹砂的
砂量持續減少,景色已大不如前。長此下去,終有一日,風
吹砂只能在回憶中尋回。回答下列第 7 至 8 題。
「到了冬天,強烈的東北季風把砂從海邊及河岸搬回陸地,
吹回崖上」上述砂粒從海邊及河岸到崖上的過程中所包含的
地表地質作用及其順序,下列何者最合理?
(A)先搬運後沉積 (B)先沉積後搬運
(C)先侵蝕後沉積 (D)先搬運後侵蝕
根據文章所述,砂的來源是墾丁的珊瑚礁岩經由地表的哪一
種地質作用長期而成?
(A)風化 (B)侵蝕 (C)搬運 (D)沉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