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新莊國中108學年度自然段考試題

pdf
1.06 MB
5 頁
bateman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 9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試題卷
號姓名
背面尚有試題
說明:本試卷為單選,每題 2.5 分,請選擇一個
最適合的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
1.
地球物理學家認為水循環最主要的動力來源為以下何者?
(A)潮汐動力 (B)地心引力 (C)海洋洋流 (D)太陽熱量
2.
屏東林邊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則當地地層
可能會發生下列哪一種變化?
(A)不透水層的厚度膨脹增厚 (B)透水層的孔隙被壓縮
(C)不透水層的泥沙被掏空 (D)透水層的泥沙被掏空
3.
有關地下水面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下水面一定是水平的,高度也恆定不
(B)地勢較高地區,地下水面通常較高
(C)地下水面的高度都低於海水面以下
(D)雨季地下水面下降,旱季因河水補充而上升
4.
西元 1661 4 30 日,鄭成功率 25,000 大軍、400 多艘船
艦,由金門航渡台灣海峽,由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先
攻佔普羅民遮城,然後圍攻熱蘭遮城,迫使荷蘭人棄城
降。古戰場之一的臺江內海正持續地縮減不論是港灣功能
或地貌景觀皆不復以往。下左為臺江內海尚未陸化時之鹿耳
門古地圖,下右為臺南市今昔海岸線對照圖試推論造成此
種改變的主要原因為何?
(A)大地震造成地殼變動 (B)火山爆發,堰塞海港
(C)河流泥沙淤積作用 (D)板塊擠壓,沿海陸地隆起
5.
民國 89 8月,碧利斯颱風侵襲,造成高屏大橋橋墩沖毀
陷落,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
(A)地下水超抽情況嚴重 (B)颱風所挾帶瞬間雨量過大
(C)高屏溪下游大量開採沙石 (D)上游攔沙堰阻斷沙石下移
6.
小綱從花蓮木瓜溪邊撿回一顆圓潤光滑的鵝卵石關於這顆
石頭的敘述何者錯誤?
(A)曾經過河流的長時間搬運
(B)滴鹽酸可能會產生二氧化碳
(C)可能是變質岩
(D)花蓮無火山活動,因此不可能是火成岩
【閱讀與理解】「風吹砂」為墾丁的一個有名的景點,它是
一個在墾丁森林遊樂區東邊的窪地風吹砂是一個由大自然
以珊瑚礁岩為材料及風為工具所造成的一個類似石灰岩
沙漠的地方。要追溯它的歷史,就要回到數百萬年前:在約
1400 萬年前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互相碰撞在經過一
連串的地殼活動後,於上新世中期,即大約 300 萬年前,原
始的台灣形成地殼抬升及沉積物的積聚令台灣附近的深海
環境演變為淺海成為一個適合珊瑚生長及珊瑚礁岩形成的
地方。在更新世初期,即約 100 萬年前,台灣急劇抬升,中
央山脈、花東縱谷及海岸山脈相繼形成,墾丁的珊瑚礁岩/
石灰岩亦同時抬升,形成「海階」﹙海岸階地或海岸台地﹚
暴露於海平面上的岩石就一直風化,變成細小的砂粒,直到
現在。在夏季時,雨水沖刷著外露的岩石,並把砂粒帶往海
邊,便形成「砂河」。當砂從海階沿崖邊瀉下,就形成「砂
瀑」。與此同時,砂粒也在河的兩旁積聚。到了冬天,強烈
的東北季風把砂從海邊及河岸搬回陸地,吹回崖上。這種由
水及風產生的地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及沉積全年無
休,把砂子帶來帶去,並持續生產更多砂子。大自然的鬼斧
神工讓風吹砂這個奇景可以一直維持下去。近幾年,由於興
建佳鵝公路及種植防風林,砂的搬運被阻截而防風林的植
物更進一步阻止砂的移動,擴大植物的覆蓋領。風吹砂的
砂量持續減少,景色已大不如前。長此下去,終有一日,
吹砂只能在回憶中尋回。回答下列第 7 8 題。
7.
「到了冬天,強烈的東北季風把砂從海邊及河岸搬回陸地,
吹回崖上」上述砂粒從海邊及河岸到崖上的過程中所包含的
地表地質作用及其順序,下列何者最合理?
(A)先搬運後沉積 (B)先沉積後搬運
(C)先侵蝕後沉積 (D)先搬運後侵蝕
8.
根據文章所述砂的來源是墾丁的珊瑚礁岩經由地表的哪一
種地質作用長期而成?
(A)風化 (B)侵蝕 (C)搬運 (D)沉積
1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 9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試題卷
號姓名
尚有試題
【題組】下圖為岩石循環示意圖隨著時間和地質條件發生
改變,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者間彼此都可以轉變為另
一種岩石,這就是岩石的循環。回答下列第 9 10 題。
9.
圖中甲、乙、丙三類岩石依照順序應屬於下列何者?
(A)沉積岩、變質岩、火成岩 (B)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
(C)沉積岩、火成岩、變質岩 (D)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
10.
下列四種岩石中,哪一個是由甲岩石經由高溫、高壓的變質
作用後形成的乙岩石?
(A)大理岩 (B)花岡片麻岩 (C)片岩 (D)板岩
11.
如圖所示,砂岩、頁岩交互堆疊的
岩層中,砂岩層都較突出而頁岩層
卻都較凹下,試推論造成此種現象
的主要原因為何?
(A)砂岩與頁岩的可塑性不同
(B)構成砂岩和頁岩的組成物質黏性不同
(C)砂岩與頁岩抗風化和侵蝕的能力不同
(D)砂岩受侵蝕的時間較頁岩受侵蝕的時間短
12.
公共場所的梁柱鋪面材料中,常可見到一種由明、肉
紅色及黑色等粗大礦物顆粒組成的火成岩石材試推論此石
材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安山岩 (B)大理 (C)玄武岩 (D)花岡岩
13.
下列何種方法不是用來分辨方解石與石英的較佳方式?
(A)利用鐵釘的硬度能在方解石上留下刻痕,但無法在石英
表面留下刻痕
(B)使用稀鹽酸可以使方解石產生冒泡的反應但石英不可以
(C)利用顏色來分辨兩者石英為透明無色方解石為乳白色
(D)觀察兩者的形狀,石英呈六角柱狀體,而方解石為平行
六面體結構
14.
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均有方向性的是哪些?
(甲)位置和時間、(乙)路徑長和位移、(丙)平均速率和
平均速度、(丁)瞬時速率和瞬時速度、(戊)力和加速度、
(己)速度和加速度
(A)甲乙丙 (B)丙丁 (C)丁戊己 (D)戊己
15.
去年 71號起,新北市萬里隧道已率先實施「區間平均速
率」科技執法,在隧道進、出口設置監視器,拍攝每一輛車
的進出時間,換算成平均速率。萬里隧道速限 50 里,
一般道路取締都是超速 10 公里開罰因為科技執法有
人有疑慮因此交通大隊改成超速 20 公里也就是時
70 公里以上開罰萬里隧道萬里往金山方向全長 1077
公尺,遠端監控資料紀錄四輛車進出隧道時間如下,哪幾輛
車會因為超速,吃上罰單?
(A) (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丁
16.
如圖所示,小陽乘坐高鐵,當他所在的車廂剛要進隧道時,
看到車廂內顯示幕上出現
的數字為 216 km/h,他立
即觀察手錶秒針走動經過
20 秒車廂出了隧道,則該
隧道的長度大概是多少?
(A) 600 公尺 (B) 1200 公尺 (C) 2160 公尺 (D) 4320 公尺
【題組】甲、乙、丙、丁車在一直線道路上運動,其
(x)與時間(t)的關係圖如下。回答下列第 17 18 題。
17.
哪一車全程的位移量值最大?
(A) (B) (C) (D)
18.
哪一車全程的路徑長最大?
(A) (B) (C) (D)
車輛
入口時間 19 38 03
19 38 18
19 38 32
19 38 43
出口時間 19 38 46
19 39 11
19 39 30
19 39 53
2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 9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試題卷
號姓名
背面尚有試題
【題組】一物體從出發點沿一直線運
動,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圖如右
。回答下列第 19 21 題。
19.
該物體在哪一個時刻離出發點最遠?
(A) 6 (B) 10 (C) 13 (D) 16
20.
該物體在 010 秒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A) 0 公尺/秒 (B) 2 公尺/秒
(C) 5 公尺/秒 (D) 10 公尺/秒
21.
06 秒為第 I 段, 610 秒為第 II 段, 1013 秒為
III 段, 1316 秒為第 IV 段,則哪幾段所受的加速度
是一樣的?
(A) I II (B) II III (C) III IV (D) IV I
22.
如圖所示有一表演者穿著滑輪鞋以某一速度俯身滑入靜止
汽車的車底,她用了 15 秒穿越 20 輛汽車底部後滑出,位移
58 公尺,假設她的運動可視為等加速度直線運動,從上
述數據可以確定的是下列何者?
(A)她在車底運動時的加速度
(B)她在車底運動時的平均速度
(C)她剛滑入車底時的速度
(D)她剛滑出車底時的速度
23.
有一小球在水平
面上移動,每隔
0.02 秒的位置如
圖所示,若小球
是沿著甲到戊的
路徑運動,下表中哪幾段運動過程的判斷完全正確?
(A)甲丙 (B)乙丁 (C)甲丙戊 (D)乙丙丁
24.
在科學上,伽利略牛頓為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尤其是關於物體運動的研究對人類的自然觀具有深遠的
影響。以下選項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頓的觀點的是?
(A)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於沒有外力維
持木塊運動的結果 (B)兩匹馬拉車比一匹馬拉車跑得快
說明物體受力越大則速度就越大 (C)人在沿直線加速前進
的車廂內豎直向上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D)兩物體
從同一高度作自由落體運動,較輕的物體下落較慢
【題組】某個炎熱的夏日午後電視台主播正在播報一則新
聞,電視畫面出現「四樓花岡岩墜落!重力+速度=260
斤」等字經過物理老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四
樓花岡岩墜落!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撞擊力相
當於 260 公斤重。」回答下列第 25 28 題。
25.
關於原新聞畫面「重力+速度=260 公斤」的敘述,下列何
者正確?
(A)「重力」與「速度」是不同物理量,不可相加
(B)「重力」與「速度」是不同物理量,但可相加
(C)「重力」「速度」是相同物理量可相加,但單位有誤
(D)「重力+速度=260 公斤」,新聞報導正確無誤
26.
花岡岩在空中到落地期間,有關其運動變化的敘述,哪一項
不適當?
(A)花岡岩剛要落下時,速度可以為零,但加速度不為零
(B)花岡岩落下過程中,每秒的位移量不相等
(C)花岡岩落下過程中,每秒的速度變化量相等
(D)花岡岩落下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時增大
27.
花岡岩墜落地面間,受地面所給的撞擊力大小與下列哪些
因素有關? (甲)花岡岩的質量 (乙)花岡岩與地面撞擊
的時間 (丙)花岡岩落地瞬間的速度 (丁)地面的溫度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28.
若一層樓高為 3.0 尺,花岡岩一片為 40 公斤該地的重
力加速度為 10 公尺/秒 2 忽略空氣阻力及其他因素,
討論重力作用,當該片花岡岩自由墜落地面瞬間,試估算其
速度約為多少?
(A) 10 公尺/秒 (B) 15 公尺/秒
(C) 20 公尺/秒 (D) 25 公尺/秒
29.
某同學用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打點計時器的打點
頻率,打出紙帶的一部分如圖b)所。現已測得s1 8.9
公分,s2 9.5 公分,s3 10.1 公分;已知實驗中重物受
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約為其重量的 1 %,且當地重力加速度
大小為 980 公分/秒2,由此推算出的打點頻率為何?
(A) 20 (B) 30 (C) 40 (D) 50
過程
運動快慢如何變 變慢 不變 不變 變快
運動方向是否改 不變 改變 不變 改變
何種運動 加速度 速度 等速度 速度 加速度
打點計時器
紙帶
重物
圖(a
圖(b
3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 9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試題卷
號姓名
試題結束
30.
有一探險者在野外攀岩時,踩落一小石塊,約 5 秒後聽到
小石塊直接落到崖底的聲音,探險者離崖底的高度;下列何
者最接近?
(A) 25 公尺 (B) 50 公尺 (C) 110 公尺 (D) 150 公尺
31.
一輛跑車自靜止開始,沿一直
線運動最初 10 秒內的速度與
時間的關係如右圖所示。在這
段時間內,下列有關此跑車的
敘述正確的有那些?
(甲)跑車做等加速度運動 (乙)跑車的加速度與速度
方向 (丙)跑車的加速度與速度反方向 (丁)跑車的速度
愈來愈小 (戊)跑車的速度愈來愈大 (己)跑車的加速度
愈來愈小 (庚)跑車的加速度愈來愈大
(A)甲乙丁 (B)戊己 (C)甲丙戊 (D)丙丁己
32.
若一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為負,則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物體所在位置為負 (B)物體朝負向運動 (C)物體
受負向的合力作用 (D)物體運動速率變慢
33.
少軍取來頻率為 50 赫的打點計時器然後將紙帶固定在滑
車上,利用紙帶記錄滑車的位置,並將四次實驗的紙帶編號
I IV 整理如下圖下列有關這四個實驗的敘述何者錯誤?
(A)紙帶相鄰兩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0.02
(B)實驗 I 滑車速度為實驗 II 的兩倍
(C)實驗 III IV 滑車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實驗 II III IV 滑車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34.
承上題,少軍想要提高測量精確度,你會建議他採用以下哪
些作法? (甲)捨掉紙帶上開頭比較密集的點,在後面便
於測量的地方找一個起點 (乙)將打點計時器的針尖更換
為較粗的,讓紙帶上記錄的黑點變大(丙)改以每打五個點
為單位去測量距離和時間間隔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甲乙丙
35.
有一單擺,擺錘為一端開口的砂漏,裡面裝滿
細砂,另外取一長方形透明容器裡面分隔成相
同大小的七格,如圖。當單擺來回擺動之時,
砂漏中的砂也均勻的落下,則在完整的 10
週期擺動後砂面所呈現出來的圖形;下列何者最接近?
36.
擺長為 160 公分的擺,其擺錘質量為 200 公克,擺角為
來回擺動 6次需時 15 秒,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擺動週期為 2.5 (B)擺動頻率為 0.8 (C)欲使擺
動變快,需減輕擺錘質量 (D)欲使擺動變快,需減小擺角
37.
單擺擺動時,其擺角常因阻力的存在而漸漸減小,直到停止
擺動。在此之前,其週期的變化情形為何?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
38.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 10 公斤的物體,施 10 公斤重
的力於此物體上,如圖(a)所示,其加速度為 a1;若將此物
體與另一重量 10 公斤重的物體繫在一起使其運動,如圖(b)
所示,其加速度為 a2a1 a2的大小關係為何?
(A) a1 a2
(B) a1 a2
(C) a1 a2
39.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 2 公斤的
靜止物體,施 5牛頓的水平拉力於
此物體上,如圖所示, 10 秒後該
物體的速度為 20 公尺∕秒,則該
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何?
(A) 1 牛頓 (B) 2 牛頓
(C) 3 牛頓 (D) 4 牛頓
40.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 5 公斤的
靜止物體,若先以 30 牛頓的水平力
10 秒,再以同方向 20 牛頓的水
平力推 10 秒,其受力(F)與時間(t
的關係圖如右。請問此物體在第 8
及第 15 秒時的速度大小比為何?
(A)23 (B)32 (C)35 (D)45
I
II
III
IV
4
新北市立新莊國中 108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 9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C A D A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D B B A D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C A D C B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B A D A C A A C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