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與納粹黨的崛起

pdf
348.57 KB
4 頁
Asu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一九三○年代,他所領
導的納粹黨透過選舉取得政
權,組織失業工人從事公共
建設,使經濟迅速恢復,並
重整軍備,向外擴張侵略。
高雄市立蚵寮國民中學 113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九年級社會科試卷
版本:康軒 範圍(地理 L2、歷史&公民 L3~L4)
九年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選擇:(每題 2分,共 100 )
1. )由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許多歐洲國家的貸款難以回收,加上國內民族情緒的影響,因而不再參與歐洲
事務並且建立嚴格的關稅制度這是指哪項政策? (A)民族自決 (B)自由
主義 (C)帝國主義 (D)孤立主義
2. )附圖是某部名人傳記的部分內容。這部傳記應該是以何人為主題? (A)列寧
(B)希特勒 (C)史達林 (D)墨索里尼。
3. 經濟大恐慌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局勢當時各國大多受到經濟
大恐慌的影響致使內部經濟衰退物價通膨嚴重連帶影響失業率不斷攀升
面對以上的經濟影響美國總統提出「新政」來因應經濟大恐慌所帶來的影響
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是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政策內容? (A)發動對其他國家的
侵略行為,以掠奪他國的資源 (B)實行計畫經濟,由國家統籌整體的經濟發
展,再分配人民加以執行 (C)興建大型公共建設,藉以增加就業機會,連帶帶動民間的消費與投資 (D)主張政
府什麼都不要做,經濟自然會從衰退的形勢加以回彈。
4. )「希特勒在某次國際會議上宣稱,占領該地區是德國最後一次的領土擴張;英國首相張伯倫信以為真。沒多久希
特勒便食言了,英、法兩國這時才知道受騙。這應是在描述哪個國際協定簽約的經過? (A)《德蘇互不侵犯條
約》 (B)《聯合國憲章》 (C)《慕尼黑協定》 (D)《凡爾賽條約》。
5. )由於共產體制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因而蘇聯於西元 1985 年時,由哪一個人主政後逐步推動改革,進而造成東歐
民主浪潮興起,使得共產政權紛紛瓦解? (A)馬克斯 (B)戈巴契夫 (C)列寧 (D)史達林。
6. )西元 1949 年,美國與數個歐洲國家於華盛頓簽訂協議,締約國家間實行「集體防禦」,以防堵共產勢力的入侵,
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來保護各個締約國請問:這是哪一個國際組織?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聯合國 (C)
國際聯盟 (D)華沙公約組織。
7. )「列寧是一位職業的革命家,高喊『和平、土地、麵包』、『一切權力歸於蘇維埃』的口號……。」請問:下列
何事與此人有關? (A)建立臨時共和政府 (B)領導民族獨立運動 (C)推動民族復興運動 (D)建立世界上首個
共產政權。
8. 右圖是國際石油價格走勢變化圖中西元 1973 年間導致石油價格上漲的主
要因素為何? (A)柏林危機 (B)古巴危機 (C)以阿戰爭 (D)美蘇冷
戰。
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確切日期,學界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而第二
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的日期各國也多有差異,但亞洲戰區的民眾普遍認
為二戰結束應是 1945 815 請問那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A)日本
投降 (B)希特勒自殺 (C)墨索里尼投降 (D)蘇聯解體。
10. )「冷戰」泛指國際間除武力衝突外的其他一切緊張、對峙的狀態。二次大戰後,世界局勢出現冷戰的緊張局面。
請問這是指哪兩股勢力的對立? (A)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 (B)同盟國與軸心國 (C)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 (D)
民主國家與共產陣營。
11. )「第三世界國家不願附和美蘇兩大陣營,轉而透過他們在聯合國取得的席位數量,影響當時國際事務的走向。」
關於文中提到的第三世界國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曾發起石油禁運抗議美、蘇發展原子彈 (B)成員國同
時也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反殖民、反帝國主義亦為其結盟主張 (D)均以獨立國家身分參與第二次世界
大戰。
12.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歐洲內部逐漸擴張到其海外殖民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在各地陸續爆發。請問,下列有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與結果何者正確? (A)分為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 (B)戰爭初期,德國發動閃電
戰,迅速占領英國 (C)美國因珍珠港事變而放棄中立,協助同盟國 (D)在此次戰爭中,德國最先倒臺,並宣布
投降。
13. ()德國 ()俄羅斯 ()法國 ()英國 ()義大利。請問:上述哪些國家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丁戊 (D)丙丁戊。
14. )吉霸在聽廣播時,得知了以下國際新聞:西元 2021 9月,第 76 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揭開序幕。有 100 多位國
家元首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遷等國際重大議題討論因應對策。而在大會召開之前,部分國家的議員或學者
曾公開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下列關於聯合國的敘述,何者正確? (A)聯合國的加入使得盟軍成功在諾曼地登陸
(B)聯合國的建立是用來防止各國戰端再起 (C)美國為了反共在民國 60 年同意中華民國入會 (D)蘇聯解體使聯
合國裁減了維和部隊數量。
15. )在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兩方雖未直接開戰,但地方衝突、國際危機卻是頻傳。請問,下列關於冷戰下的國際危
機敘述,何者正確? (A)因美蘇皆瞧不起對方,故不屑直接開戰 (B)分別有柏林、古巴危機,韓戰、越戰等衝
(C)這些區域衝突伴隨著冷戰結束,也全部消失 (D)德國的科隆牆可說是冷戰期間的重要象徵。
16. )一份報紙上寫道:「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刻,將東、西德分隔數十年的柏林圍牆即將被推倒,柏林圍牆即將成為歷
史……。」請問:上述報導的背景為何? (A)冷戰時代的來臨 (B)華沙公約組織的成立 (C)世界貿易組織的成
(D)蘇聯共產政權的瓦解
2
17. ( )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迄點,中國人認為應該從七七事變開始算起,但是歐洲人卻認為,應該以哪個事件作
為二次大戰爆發的起點? (A)慕尼黑會議 (B)德國併吞捷克 (C)德國侵略波蘭 (D)諾曼第登陸。
18. )某蔬果批發專門店主打產地直銷,蔬果新鮮便宜,全面直送店中。根據這樣的配送原則,蔬果店的農產品來自臺
灣主要的農業大縣,透過高速公路運配到店中。請問:這些蔬果最有可能來自下列何處? (A)宜蘭縣 (B)花蓮
(C)雲林縣 (D)澎湖縣。
19. )自然環境是限制農業活動的基本因素,就臺灣的氣候環境判斷,在無人為投入影響下,下列何種作物較不適合於
臺灣大範圍栽種? (A)棉花 (B)甘蔗 (C)蓮霧 (D)香蕉。
20. )員瑛上網查詢某家速食店漢堡原料的來源,發現其來自世界各國,其中牛肉來自美國、起司來自紐西蘭、醃黃瓜
來自斯里蘭卡下列何者較適合說明上述的現象? (A)食物生產全球化 (B)食物種類單一化 (C)食物來源自給
(D)食物里程縮短化。
21. )下列何者的食物里程最短? (A)韓國的俞真從自家庭院摘取香草泡茶 (B)宜蘭的李瑞從商店選購來自烏干達的
巧克力 (C)臺北的志垣從菜市場買回屏東栽種的洋蔥 (D)名古屋的小怜得到北海道媽媽送來自種的哈密瓜。
22. )臺灣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國外農產品進口量增加,使得食物里程變長,食品安全問題風險提高。為解決
上述風險下列哪一個作法比較可以減少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疑慮? (A)鼓勵本土農業生產人員注重產銷履歷
(B)發展高密度養殖海鱺魚 (C)採購美國草地牧養牛肉 (D)進口紐西蘭商業性水果。
23. )新聞報導指出:「臺灣的水果如鳳梨、釋迦、蓮霧等,被中國農業單位驗出含有過量的農藥,甚至有害蟲殘存在
水果表面上,讓不少農民疾呼臺灣農業單位應針對部分害群之馬進行查核,以維護臺灣農業在國際的地位。」請
問:上述農民訴求的主要問題為何? (A)對農產品價格管控 (B)政府加強查核農產品 (C)運輸方式阻礙 (D)
農村勞動力太少。
24. )近年來有專家學者提出糧食危機是無聲的海嘯,於是人們不斷嘗試各種方法來增加糧食產量。請問:下列哪一種
方式最可能助於增加糧食產量? (A)鼓勵農民輪流休耕 (B)大量噴灑農藥 (C)發展基因改造作物 (D)田間多
種作物混雜栽種。
25. )由於現今不少人在飲食上對於口味十分講究,所以很多食材的製造與生產過程中會提升食物口味,因此衍生出何
種食品在市面上日漸盛行? (A)有機天然的食材 (B)精緻加工食品 (C)有機的農產品 (D)進口高級食物。
26. )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對環境較為友善,產品也相對安全,但仍無法完全取代其他的農業生產方式,最有可能的原
因為何? (A)生產成本較高 (B)產品售價較低 (C)化學肥料昂貴 (D)有機飼料便宜。
27. 目前常見於市面上的高麗菜品種是一九五○年代由日本引進臺灣的「初秋」高麗菜最佳生長溫度為 1622
下列哪一個地點最可能是臺灣夏季高麗菜主要的產地? (A) (B) (C) (D)丁。
28. )在臺灣中南部生產的時蔬類農產品,能夠在每日凌晨配送到全國進行銷售的主要原因為何? (A)運輸系統的革新
(B)推動地產地消的概念 (C)農業集貨市場的出現 (D)外國時蔬類價格較高。
29. )附圖是臺灣某餐廳推出的異國美食佳肴,若該餐廳要依據食物的盛行地進行分類,則圖中的菜色應放在下列哪一
個分類區中? (A)西亞料理 (B)美式料理 (C)東北亞料理 (D)東南亞料理
30. )臺灣以農立國,由於地形和氣候雙重影響,農作物多元且產量豐富。但是近 30 年來,臺灣的農業經營產生瓶頸,
因此農業從業者比例下降下列何者是臺灣農業最可能面臨的問題? (A)耕地持續擴大 (B)灌溉水源增加 (C)
耕作愈趨粗放 (D)農村勞動力老化。
31. )「格外品」意指市場規格之外但品質無虞的農產品,例如規格不符或賣相不佳。格外品會被農民分享給親友或作
為肥料跟飼料盛產時還可能出現遭大量棄置的問題。下列何項作法較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A)推動從產地到
餐桌的理念,降低食物里程 (B)善用食品加工,以利農產品的保存與食用 (C)鼓勵農民改採有機農法,提高農
3
產品售價 (D)種植基因改造作物,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
32. )在超級市場、量販店裡,常會看到蔬果或食材的包裝上出現附圖標誌。貼上該標章的商品具有下列哪一項特色?
(A)代表是優良安全並為國產的加工品 (B)代表是符合公平貿易原則的農產品 (C)代表是沒有使用農藥的農產
(D)代表是生產活動皆通過驗證的農產品
33. 下列對於基因改造作物的敘述有()基因改造可以提高作物產量 ()基因改造可以增強作物對蟲害抵抗力 ()
基因改造使化學肥料用量會增加 ()現已證實「基因改造」作物對人體有害以上正確的為何? (A)甲乙 (B)
(C)乙丁 (D)丙丁。
34. )在地方人士與農會單位努力下,臺北市北投區十八份社區約 11 位農民合作舉辦農民市集活動,市集內販售許多來
自當地耕種的新鮮蔬果,希望推廣農產品健康生產的環保觀念。請問:此一環保觀念較符合下列何項概念? (A)
全球化貿易 (B)作物單一化 (C)地產地消 (D)契約生產。
35. ( ) 課堂上,同學們針對全球化的議題進行討論,下列哪位同學的發言正確?
()阿翊:以多種面向快速流動,每種面向相互重疊、交互影響
()阿鈞:因為科技及交通運輸等因素的改善,才興起的新概念
()阿超:可透過有形的跨國企業擴張,但不能傳導無形的文化
()阿帥:有助於經濟發展,縮短各國貧富差距,促進勞工權益。
36. ( ) 國際組織的數量和種類繁多,其分類方式亦有所不同。若依會員國的分布區域,可分為全球性與區域性的國際組
若依成員是否具有官方性質則有政府與非政府的區別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國際組織與其分類的配對
何者正確? (A)聯合國──區域性國際組織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全球性國際組織 (C)世界貿易組織─
─政府的國際組織 (D)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非政府的國際組織。
37. ( ) 芸婷與子婷在公民課討論我國的國際參與管道,下列哪一位同學的敘述有誤?
()佳聖提供受災國家國際援助 ()政揚積極參與國際體育賽 ()玉婷爭取加入政府間國際組織 ()
林小悅:給予友邦無限金錢援助
38. ( ) 下列哪一個同學的做法,對於地球的環境永續有幫助?
()承睿:我喜愛蒐集動物的皮草飾品 ()峻崴:我經常忘記關緊水龍頭 ()紜浠:我願意參與生態志工的
招募 ()雪晴:我不習慣隨身攜帶環保袋。
39. ( ) 臺灣派遣行動醫療團到尼加拉瓜義診,並分享最先進的醫療科技與管理經驗,滿足當地人民的醫療需求及提升該
國人民的生活品質。上述是國際社會的何種互動方式?
()國際交流 ()國際合作 ()國際援助 ()國際衝突。
40. ( ) 下列是各個重要國際組織的英文簡稱其中哪一項配對是正確的? (A)世界衛生組織WTO (B)世界貿易組織:
WHO (C)無國界醫生:MSF (D)亞太經濟合作會議:OPEC
41. ( )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我們不必出國,也可以看到南極的企鵝、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以及韓國江原道
的風光;若想知道各地的風土人情,更是上網「一指就通」。這主要是由於下列何者的貢獻? (A)全球資訊科技
的發達 (B)強權國家主導世界局勢發展 (C)跨國公司到世界各地設廠 (D)週休二日休閒活動的發展。
42. ( ) 股票市場流傳一句笑話:「美國打噴嚏,臺灣就感冒」,形容臺灣股票市場深受美國股市影響。造成此一現象最
主要的原因為何? (A)美國與臺灣有邦交 (B)全球經濟彼此相互關連 (C)我國經濟正衰退中 (D)臺灣股市制
度不健全。
43. ( )國際組織可以按分布區域或身分屬性加以分類以下所列的國際組織哪一組無論按分布區域或官方身分來分類
其屬性皆相同? (A)七大工業國組織、聯合國 (B)東南亞國協、歐盟 (C)無國界醫生、世界衛生組織 (D)
太經濟合作會議、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44. ( ) 二十一世紀的游牧民族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逐網路而居,被稱為「數位遊牧」。在歷經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期間多國實施居家工作後,數位游牧成為疫後熱門的生活方式。只要有網路,工作地點不再受到限制,邊旅
行、邊工作不再是夢想,更有部分國家為了數位游牧民族開設專門的簽證,希望以此吸引更多人長居在該國,帶
來更多的觀光收入。「數位游牧」最適合用來說明下列哪一個主題? (A)全球化下的跨國企業 (B)全球資金流
動與應用 (C)全球化下的資訊科技發展 (D)國際貿易中的不平等。
45. ( ) 近幾年,印度的寶萊塢電影內容力求革新,出現許多兼具藝術性、原創性、娛樂性的佳作,更有許多深入探討印
度教育問題的影片大受好評這些現象除了有助於保存印度文化,也可減少下列何者帶來的衝擊? (A)強勢文化
(B)多元文化 (C)跨國企業 (D)資訊科技。
46. ( ) 臺灣在半導體的供應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設計、製造、測試等各階段都有相應的廠商負責,因此有學
者指出,過度依賴臺灣生產半導體是很危險的,若兩岸間發生嚴重的衝突,甚至是戰爭,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將
大受影響,可能導致各國的經濟崩盤。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上文所述? (A)經濟全球化是兩岸政治衝突的原因
(B)國際間利益分配不均導致區域衝突 (C)政治全球化是半導體供應鏈的策略 (D)政治與經濟全球化會互相產
生影響
4
47. (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臺灣官網寫道:「……綠色和平存在,因為脆弱的地球需要改變、需要行動。唯有結合您
的力量,才能夠讓地球變得更綠色、更和平。……」從上文內容推論,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組織在官網呈現上述
內容的目的? (A)說明以非暴力的方式解決國際衝突才能促進和平 (B)號召更多民眾投入活動以落實該國際組
織的理想 (C)指出透過政府間的團結才能解決全球面臨的困境 (D)解釋其主要工作在於解決特定區域內面臨的
危機。
48. ( ) 國際原子能總署為西元 1957 年由 18 個創始會員成立之聯合國附屬組織,截至西元 2023 1月共有 176 個成員
國。該機構謀求加速和擴大原子能對全世界和平、健康及繁榮的貢獻,並盡其所能確保在其監督或管制下,提供
的援助不致用於推進任何軍事目的文中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目標,彰顯出全球化的哪一個面向? (A)文化全球化
(B)環境全球化 (C)經濟全球化 (D)政治全球化
49. ( ) 「臺灣是世界盃足球賽的球衣製造商,這件具綠色概念的球衣,是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纖維和布料所生產出來,
平均每 8個寶特瓶可製成 1件球衣,不僅顯示臺灣紡織技術的優勢,也見證我國對環境保護、節能減碳的承諾,
獲得國際肯定。」根據文中內容判斷,臺灣是透過何種方式參與國際社會? (A)提供國際援助 (B)加入國際組
(C)善盡國際責任 (D)簽署國際公約。
50. ( ) 西元 1991 年,我國以「中華臺北」的身分加入下列哪一個政府的國際組織? (A)世界貿易組織 (B)亞太經濟
合作會議 (C)東南亞國協 (D)世界衛生組織。
試題結束,祝褔大家會考順利 (>^ω^<)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