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蚵寮國民中學 113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九年級社會科試卷
版本:康軒 範圍(地理 L2、歷史&公民 L3~L4)
九年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選擇:(每題 2分,共 100 分)
1. ( )由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許多歐洲國家的貸款難以回收,加上國內民族情緒的影響,因而不再參與歐洲
事務,並且建立嚴格的關稅制度,這是指哪項政策? (A)民族自決 (B)自由
主義 (C)帝國主義 (D)孤立主義。
2. ( )附圖是某部名人傳記的部分內容。這部傳記應該是以何人為主題? (A)列寧
(B)希特勒 (C)史達林 (D)墨索里尼。
3. ( )經濟大恐慌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局勢,當時各國大多受到經濟
大恐慌的影響,致使內部經濟衰退、物價通膨嚴重,連帶影響失業率不斷攀升。
面對以上的經濟影響,美國總統提出「新政」來因應經濟大恐慌所帶來的影響。
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是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政策內容? (A)發動對其他國家的
侵略行為,以掠奪他國的資源 (B)實行計畫經濟,由國家統籌整體的經濟發
展,再分配人民加以執行 (C)興建大型公共建設,藉以增加就業機會,連帶帶動民間的消費與投資 (D)主張政
府什麼都不要做,經濟自然會從衰退的形勢加以回彈。
4. ( )「希特勒在某次國際會議上宣稱,占領該地區是德國最後一次的領土擴張;英國首相張伯倫信以為真。沒多久希
特勒便食言了,英、法兩國這時才知道受騙。」這應是在描述哪個國際協定簽約的經過? (A)《德蘇互不侵犯條
約》 (B)《聯合國憲章》 (C)《慕尼黑協定》 (D)《凡爾賽條約》。
5. ( )由於共產體制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因而蘇聯於西元 1985 年時,由哪一個人主政後逐步推動改革,進而造成東歐
民主浪潮興起,使得共產政權紛紛瓦解? (A)馬克斯 (B)戈巴契夫 (C)列寧 (D)史達林。
6. ( )西元 1949 年,美國與數個歐洲國家於華盛頓簽訂協議,締約國家間實行「集體防禦」,以防堵共產勢力的入侵,
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來保護各個締約國。請問:這是哪一個國際組織?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聯合國 (C)
國際聯盟 (D)華沙公約組織。
7. ( )「列寧是一位職業的革命家,高喊『和平、土地、麵包』、『一切權力歸於蘇維埃』的口號……。」請問:下列
何事與此人有關? (A)建立臨時共和政府 (B)領導民族獨立運動 (C)推動民族復興運動 (D)建立世界上首個
共產政權。
8. ( )右圖是國際石油價格走勢變化,圖中西元 1973 年間導致石油價格上漲的主
要因素為何? (A)柏林危機 (B)古巴危機 (C)以阿戰爭 (D)美蘇冷
戰。
9.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確切日期,學界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而第二
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的日期各國也多有差異,但亞洲戰區的民眾普遍認
為二戰結束應是 1945 年8月15 日,請問那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A)日本
投降 (B)希特勒自殺 (C)墨索里尼投降 (D)蘇聯解體。
10. ( )「冷戰」泛指國際間除武力衝突外的其他一切緊張、對峙的狀態。二次大戰後,世界局勢出現冷戰的緊張局面。
請問:這是指哪兩股勢力的對立? (A)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 (B)同盟國與軸心國 (C)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 (D)
民主國家與共產陣營。
11. ( )「第三世界國家不願附和美蘇兩大陣營,轉而透過他們在聯合國取得的席位數量,影響當時國際事務的走向。」
關於文中提到的第三世界國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曾發起石油禁運抗議美、蘇發展原子彈 (B)成員國同
時也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反殖民、反帝國主義亦為其結盟主張 (D)均以獨立國家身分參與第二次世界
大戰。
12.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歐洲內部逐漸擴張到其海外殖民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在各地陸續爆發。請問,下列有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與結果何者正確? (A)分為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 (B)戰爭初期,德國發動閃電
戰,迅速占領英國 (C)美國因珍珠港事變而放棄中立,協助同盟國 (D)在此次戰爭中,德國最先倒臺,並宣布
投降。
13. ( )(甲)德國 (乙)俄羅斯 (丙)法國 (丁)英國 (戊)義大利。請問:上述哪些國家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丁戊 (D)丙丁戊。
14. ( )吉霸在聽廣播時,得知了以下國際新聞:西元 2021 年9月,第 76 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揭開序幕。有 100 多位國
家元首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遷等國際重大議題討論因應對策。而在大會召開之前,部分國家的議員或學者
曾公開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下列關於聯合國的敘述,何者正確? (A)聯合國的加入使得盟軍成功在諾曼地登陸
(B)聯合國的建立是用來防止各國戰端再起 (C)美國為了反共在民國 60 年同意中華民國入會 (D)蘇聯解體使聯
合國裁減了維和部隊數量。
15. ( )在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兩方雖未直接開戰,但地方衝突、國際危機卻是頻傳。請問,下列關於冷戰下的國際危
機敘述,何者正確? (A)因美蘇皆瞧不起對方,故不屑直接開戰 (B)分別有柏林、古巴危機,韓戰、越戰等衝
突 (C)這些區域衝突伴隨著冷戰結束,也全部消失 (D)德國的科隆牆可說是冷戰期間的重要象徵。
16. ( )一份報紙上寫道:「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刻,將東、西德分隔數十年的柏林圍牆即將被推倒,柏林圍牆即將成為歷
史……。」請問:上述報導的背景為何? (A)冷戰時代的來臨 (B)華沙公約組織的成立 (C)世界貿易組織的成
立 (D)蘇聯共產政權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