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九年級會考模擬測驗五科取材範圍

pdf
3.94 MB
16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五科取材範疇表
112 學年度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vs
國中教育會考
九年級第三次
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15
1
學 習 表 現
學 習 內 容
4-IV-1 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 字。
4-IV-2 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4-IV-3 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音及一字多義的現象。
4-IV-4 認識各種書體,欣賞名家碑帖。
4-IV-5 欣賞書法的行款和布局、行氣及風格。
5-IV-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5-IV-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IV-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5-IV-6 運用圖書館()、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Ab-IV-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V-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3 基本的造字原則:象形、指事、會意、
形聲。
Ab-IV-4 6,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IV-6 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Ab-IV-7 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Ab-IV-8 各體書法與名家碑帖的認識與欣賞。
Ac-IV-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不同效果。
Ac-IV-2 敘事、有無、判斷、表態等句型。
Ac-IV-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IV-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I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Ad-IV-3 韻文:如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
詞、曲等。
Ad-IV-4 非韻文:如古文、古典小說、語錄體、
寓言等。
Ba-IV-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a-IV-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IV-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IV-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Bb-IV-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IV-4 直接抒情。
Bb-IV-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IV-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
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Bc-IV-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
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Bc-IV-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d-IV-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
構、批判等目的。
Bd-IV-2 論證方式如比較、比喻等。
Be-IV-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自傳、簡報、新聞
稿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IV-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便條、對聯
等之慣用語彙與書寫格式為主。
Be-IV-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
演講稿、劇本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IV-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
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
內涵。
Ca-IV-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
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IV-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
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涵。
Cb-IV-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
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IV-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
內涵。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國文科取材範疇 (15)
112
2
命 題 內 容
散文 文言文:適合九年級程度的文言文的理解與綜合應用
白話文:適合九年級程度中外文學作品的賞析與綜合應用
韻文 新詩的理解與綜合應用
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宋詞的理解與綜合應用
語文常識 文化常識、標點符號、資料檢索的綜合應用、漢字的結構、字體演變與書法欣
賞、詞類、句型、書信、便條、對聯等
生活應用 表格、圖解、地圖、表單、廣告等非連續文本或混合文本之運用與理解
情境題 設計符合九年級程度閱讀的情境,以統整運用學科素養
其他作品 各類多元文化或議題的理解賞析與統整應用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國文科取材範疇 (15)
112
學 習 表 現
命 題 內 容
文法重點
可數名詞(單、複數)
不可數名詞(以量詞計數)We need an apple, two eggs, and a bag of sugar.
人稱代名詞的主格、受格、所
有格
Tom is my brother.        He is tall.
His legs are long.         We all like him.
所有格代名詞 Jack
s hair is longer than mine( = my hair).
反身代名詞 John cleaned his bedroom by himself.
不定代名詞 This pencil is too short. Can I have a longer one?
Judy has three sisters. One is Jessica, another is Judy, and the other is Jennifer.
不定數量代名詞 One of the cups is blue.       Some of the chalk is long.
現在簡單式 I (don
t) need sugar.        Jack has / doesn
t have long legs.
現在進行式 A: What are you doing?      B: I am studying English.
過去簡單式 Linda visited the museum yesterday.
過去進行式 He was having dinner at seven o
clock last night.
未來簡單式 A: What will Amy do tomorrow?   B: She
ll go camping.
現在完成式 Peter has lived in Tainan since he was born.
My dad has been to America, but I haven
’t
.
助動詞 We should / must follow the rules.
被動語態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om.
不定詞 I went to the post office to mail the letters.
I decide to go running every day.
動名詞
Learning English is important.    He enjoys reading in his free time.
虛主詞 it
It is important for you to get up early.
授與動詞
Tom gave his mother a card.     Tom gave a card to his mother.
連綴動詞
They look happy.         It looks like a cat.
1-IV-4 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的主要內容。
1-IV-6 能聽懂簡易故事及短劇的主要內容。
1-IV-7 能辨識簡短說明或敘述的情境及主旨。
1-IV-9 能辨識句子語調所表達的情緒和態度。
1-IV-11 能聽懂公共場所廣播的內容,如捷運、車站、機場廣播。
3-IV-1 能辨識連續書寫體大小寫字母。
3-IV-3 能看懂簡易的英文標示。
3-IV-4 能看懂簡易的圖表。
3-IV-7 能了解對話的主要內容。
3-IV-8 能了解短文、簡訊、書信的主要內容。
3-IV-9 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與情節。
3-IV-10 能辨識簡易故事的要素,如背景、人物、事件和結局。
3-IV-12 能熟悉重要的閱讀技巧,如擷取大意、猜測字義、推敲文意、預測後續文意及情節發展等。
3-IV-13 能了解短劇的主要內容與情節。
3-IV-15 能分析及判斷文章內容,了解敘述者的觀點、態度及寫作目的。
3-IV-16 能閱讀不同體裁、不同主題的簡易文章。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英語科取材範疇 (15)
112
2 3
4
命 題 內 容
文法重點
使役動詞
Mr. Lin had someone fix his car.
感官動詞
I heard someone sing / singing outside.
表花費的動詞
The book cost me NT$100.
I spend 30 minutes studying history every day.
It takes me 30 minutes to walk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交通工具 A: How did you go to the zoo yesterday?      
B: We took the bus to the zoo. / We went to the zoo by bus.
問路和指示方向 A: How do we get to the train station? B: Go straight for two blocks. Its on the left.
數量形容詞 A: Do you have any fish?   B: Yes, I have some / a lot.
形容詞的原級、比較級、最高級
That is a beautiful round table.
Sam is taller / more handsome than Tom.
Amy is the busiest / the most beautiful of the three.
過去分詞
現在分詞當形容詞 I am interested in English.
English is interesting to me.
介系詞片語當形容詞 We will move to a house with a big garden.
頻率副詞 Ben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    
I usually play baseball after school.
情狀副詞 She quietly closed the door.    
She closed the door quietly.
副詞的原級、比較級、最高級
Jane runs slowly.
Who runs faster, John or Jim?
Of all the flowers, I like roses the best.
連接詞 Dont go out before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
Though Mr. White is poor, he is happy.
介系詞 Jack and I are on the same team.
The bank is across from the post office.
疑問詞 Who / What / Where / When / How / Why / Which...?
祈使句 Sit down, John.         
Dont shout, please.
存在句There is / are...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     
Are there any chairs in the room?
電話用語 A: May I speak to Lisa?      B: Hold on, please.
天氣的問答與描述 A: 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   B: Its warm and rainy.
時刻的表示法 Its ten fifteen. Its a quarter after ten.
Its three fifty. Its ten to four.
Here 倒裝句 Here is an interesting report.    
Here it is.
if 條件句 If it is warm tomorrow, Ill go hiking with my parents.
that引導的名詞子句 I believe (that) you can do it well.
wh-名詞子句(間接問句)Can you tell me what time it is?
wh-名詞片語 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
whether / if引導的名詞子句 I am not sure whether / if she will come (or not).
關係子句 Lucy is the woman who / that takes care of my baby.
This is the computer (which /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英語科取材範疇 (15)
112
4 5
學 習 內 容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數學科取材範疇 (15)
112
N-7-1 100以內的質數: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的篩法。
N-7-2 質因數分解的標準分解式:質因數分解的標準分解式,並能用於求因數及倍數的問題。
N-7-3 負數與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含分數、小數):使用「正、負」表徵生活中的量;相反數;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N-7-4 數的運算規律: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ab)ab(ab)ab
N-7-5 數線:擴充至含負數的數線;比較數的大小;絕對值的意義;以| ab | 表示數線上兩點
a,b的距離。
N-7-6 指數的意義:指數為非負整數的次方;a0 a 0 1;同底數的大小比較;指數的運算。
N-7-7 指數律:以數字例表示「同底數的乘法指數律」(am×anamn(am)namn(a×b)n
an×bn,其中m,n為非負整數);以數字例表示「同底數的除法指數律」(am÷ anamn,其
mn m,n為非負整數)。
N-7-8 科學記號:以科學記號表達正數,此數可以是很大的數(次方為正整數),也可以是很小的
(次方為負整數)
N-7-9 比與比例式:比;比例式;正比;反比;相關之基本運算與應用問題,教學情境應以有
意義之比值為例。
N-8-1 二次方根:二次方根的意義;根式的化簡及四則運算。
N-8-2 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整數部分;十分逼近法。使用計算機
鍵。
N-8-3 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列及其規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性)
N-8-4 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給定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般項。
N-8-5 等差級數求和:等差級數求和公式;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N-8-6 等比數列:等比數列;給定首項、公比計算等比數列的一般項。
N-9-1 連比:連比的記錄;連比推理;連比例式;及其基本運算與相關應用問題;涉及複雜數值
時使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S-7-1 簡單圖形與幾何符號:點、線、線段、射線、角、三角形與其符號的介紹。
S-7-2 三視圖:立體圖形的前視圖、上視圖、左()視圖。立體圖形限制內嵌於3×3×3的正方體
且不得中空。
S-7-3 垂直:垂直的符號;線段的中垂線;點到直線距離的意義。
S-7-4 線對稱的性質:對稱線段等長;對稱角相等;對稱點的連線段會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S-7-5 線對稱的基本圖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箏形;正多邊形。
S-8-1 角:角的種類;兩個角的關係(互餘、互補、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側內角);角平
分線的意義。
S-8-2 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凸多邊形的意義;內角與外角的意義;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正n
形的每個內角度數。
S-8-3 平行:平行的意義與符號;平行線截角性質;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S-8-4 全等圖形:全等圖形的意義(兩個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翻轉可以完全疊合);兩個多邊形
全等則其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反之亦然)
S-8-5 三角形的全等性質:三角形的全等判定(SASSSSASAAASRHS);全等符號()
S-8-6 畢氏定理:畢氏定理(勾股弦定理、商高定理)的意義及其數學史;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
用;三邊長滿足畢氏定理的三角形必定是直角三角形。
S-8-7 平面圖形的面積:正三角形的高與面積公式,及其相關之複合圖形的面積。
6
學 習 內 容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數學科取材範疇 (15)
112
S-8-8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非等腰三角形大角對大邊,大邊對大角;三
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外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S-8-9 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關於平行四邊形的內角、邊、對角線等的幾何性質。
S-8-10 正方形、長方形、箏形的基本性質:長方形的對角線等長且互相平分;菱形對角線互相垂
直平分;箏形的其中一條對角線垂直平分另一條對角線。
S-8-11 梯形的基本性質:等腰梯形的兩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為線對稱圖形;梯形兩腰中點的連線
段長等於兩底長和的一半,且平行於上下底。
S-8-12 尺規作圖與幾何推理:複製已知的線段、圓、角、三角形;能以尺規作出指定的中垂線、
角平分線、平行線、垂直線;能寫出幾何推理所依據的幾何性質。
S-9-1 相似形: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多邊形相似的意義;對應角相等;對應邊長成比例。
S-9-2 三角形的相似性質:三角形的相似判定(AASASSSS);對應邊長之比=對應高之比;對
應面積之比=對應邊長平方之比;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概念解應用問題;相似符號()
S-9-3 平行線截比例線段: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必平行於第三邊(其長度等於第三邊的一
);平行線截比線段性質;利用截線段成比例判定兩直線平行;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
質的應用。
S-9-4 相似直角三角形邊長比值的不變性:直角三角形中某一銳角的角度決定邊長比值,該比
值為不變量,不因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大小而改變;三內角為30°,60°,90° 其邊長比記錄為
132」;三內角為45°,45°,90° 其邊長比記錄為「112」。
S-9-5 圓弧長與扇形面積:以π表示圓周率;弦、圓弧、弓形的意義;圓弧長公式;扇形面積公
式。
S-9-6 圓的幾何性質:圓心角、圓周角與所對應弧的度數三者之間的關係;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
補;切線段等長。
S-9-7 點、直線與圓的關係: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內部、圓上、外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不相
交、相切、交於兩點);圓心與切點的連線垂直此切線(切線性質);圓心到弦的垂直線段
(弦心距)垂直平分此弦。
S-9-8 三角形的外心:外心的意義與外接圓;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等距;直角三角
形的外心即斜邊的中點。
S-9-9 三角形的內心:內心的意義與內切圓;三角形的內心到三角形的三邊等距;三角形的面積
=周長×內切圓半徑÷2;直角三角形的內切圓半徑=(兩股和-斜邊)÷2
S-9-10 三角形的重心:重心的意義與中線;三角形的三條中線將三角形面積六等份;重心到頂點
的距離等於它到對邊中點的兩倍;重心的物理意義。
S-9-11 證明的意義:幾何推理(須說明所依據的幾何性質);代數推理(須說明所依據的代數性
)
G-7-1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方位距離標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其相關術語(
軸、橫軸、象限)
G-8-1 直角坐標系上兩點距離公式:直角坐標系上兩點A(a,b)B(c,d)的距離為AB (ac)2(bd)2
生活上相關問題。
A-7-1 代數符號:以代數符號表徵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一次式的化簡及同類項;以符號記錄生
活中的情境問題。
A-7-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
A-7-3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算;應用問題。
7
學 習 內 容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數學科取材範疇 (15)
112
A-7-4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意義:二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式;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A-7-5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代入消去法;加減消去法;應用問題。
A-7-6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幾何意義:axbyc的圖形;yc的圖形(水平線)xc的圖形(
垂線)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只處理相交且只有一個交點的情況。
A-7-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不等式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A-7-8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與應用:單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上標示解的範圍;應用
問題。
A-8-1 二次式的乘法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ab)(ab)a2b2
(ab)(cd)acad bcbd
A-8-2 多項式的意義:一元多項式的定義與相關名詞(多項式、項數、係數、常數項、一次項、二
次項、最高次項、升冪)
A-8-3 多項式的四則運算:直式、橫式的多項式加法與減法;直式的多項式乘法(乘積最高至三
);被除式為二次之多
A-8-4  因式分解:因式的意義(限制在二次多項式的一次因式);二次多項式的因式分解意義。
A-8-5  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利用乘法公式與十字交乘法因式分解。
A-8-6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式。
A-8-7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利用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應用問
題;使用計算機計算一元二次方程式根的近似值。
D-7-1 統計圖表:蒐集生活中常見的數據資料,整理並繪製成含有原始資料或百分率的統計圖
表:直方圖、長條圖、圓形圖、折線圖、列聯表。遇到複雜數據時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
師可使用電腦應用軟體演示教授。
D-7-2 統計數據:用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特性;使用計算機的「M+」或
「Σ」鍵計算平均數。
D-8-1  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相對次數、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
F-8-1  一次函數:透過對應關係認識函數(不要出現 f(x)的抽象型式)、常數函數(yc)、一次函數(y
axb)
F-8-2  一次函數的圖形:常數函數的圖形;一次函數的圖形。
命 題 內 容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數學科取材範疇 (15)
112
1. 數的運算與數線
2. 因數與倍數
3. 科學記號與指數律
4. 一元一次方程式
5.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6. 直角坐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7. 比與比例式
8. 一元一次不等式
9. 統計圖表與數據:(1)統計圖表 (2)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10.線對稱與三視圖
11.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2.平方根與畢氏定理
13.因式分解
14.一元二次方程式
15.統計資料處理:(1)相對次數分配表與折線圖 (2)累積次數分配表與折線圖 (3)累積相對次數分配
表與折線圖
16.等差數列、等差級數與等比數列
17.線型函數與圖形  
18.尺規作圖與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19.平行
20.四邊形的基本性質
21.圖形的縮放與三角形的相似性質
22.連比與三角比
23.圓的幾何性質
24.點、直線與圓的關係
25.扇形的弧長與面積
26.作圖題與證明的意義
27.三角形的三心
8
9
學 習 表 現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自然科取材範疇
112
(15)
ah-IV-1 對於有關科學發現的報導,甚至權威的解釋(例如:報章雜誌的報導或書本上的解釋),能
抱持懷疑的態度,評估其推論的證據是否充分且可信賴。
ah-IV-2 應用所學到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探究方法,幫助自己做出最佳的決定。
ai-IV-3 透過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索的各種方法,解釋自然現象發生的原因,建立科學學習
的自信心。
an-IV-1 察覺到科學的觀察、測量和方法是否具有正當性,是受到社會共同建構的標準所規範。
an-IV-2 分辨科學知識的確定性和持久性,會因科學研究的時空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化。
pa-IV-1 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訊及數學等方法,整理資訊或數據。
pa-IV-2 能運用科學原理、思考智能、數學等方法,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發現新知、
獲知因果關係、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同學的結果或其他相
關的資訊比較對照,相互檢核,確認結果。
pc-IV-1 能理解同學的探究過程和結果(或經簡化過的科學報告),提出合理而且具有根據的疑問或
意見。並能對問題、探究方法、證據及發現,彼此間的符應情形,進行檢核並提出可能的
改善方案。
pe-IV-1 能辨明多個自變項、應變項並計劃適當次數的測試、預測活動的可能結果。在教師或教科
書的指導或說明下,能了解探究的計畫,並進而能根據問題特性、資源(例如:設備、時
)等因素,規劃具有可信度(例如:多次測量等)的探究活動。
pe-IV-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能進行客觀的質性觀
察或數值量測並詳實記錄。
po-IV-1 能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中,進行各種有計畫的
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po-IV-2 能辨別適合科學探究或適合以科學方式尋求解決的問題(或假說),並能依據觀察、蒐集資
料、閱讀、思考、討論等,提出適宜探究之問題。
tc-IV-1 能依據已知的自然科學知識與概念,對自己蒐集與分類的科學數據,抱持合理的懷疑態
度,並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釋。
ti-IV-1 能依據已知的自然科學知識概念,經由自我或團體探索與討論的過程,想像當使用的觀察
方法或實驗方法改變時,其結果可能產生的差異;並能嘗試在指導下以創新思考和方法得
到新的模型、成品或結果。
tm-IV-1 能從實驗過程、合作討論中理解較複雜的自然界模型,並能評估不同模型的優點和限制,
進能應用在後續的科學理解或生活。
tr-IV-1 能將所習得的知識正確的連結到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實驗數據,並推論出其中的關聯,
進而運用習得的知識來解釋自己論點的正確性。
命 題 內 容
生命與生物 1. 科學方法 2. 生命現象與生物圈 3. 細胞的形態、構造與功能
4. 生物體的組成層次 5. 顯微鏡的使用 6.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7. 擴散作用和滲透作用 8. 自然界的尺度
養分與能量 1. 養分與能量 2. 澱粉與糖的測定 3. 酵素
4. 植物的光合作用 5. 人體的消化作用
生物體的運輸 1. 維管束與植物的物質運輸 2. 植物的蒸散作用 3. 植物的年輪
4. 人體的心血管系統    5. 人體的血液循環  6. 人體的淋巴系統  
7. 人體的淋巴循環   8. 人體的防禦作用
生物體的協調 1. 人體的神經系統 2. 神經傳導途徑 3. 人體的內分泌系統
4. 植物的膨壓運動 5. 植物的向性
生物體的恆定 1. 呼吸作用 2. 人體的呼吸運動 3. 人體的呼吸系統
4. 氣體的恆定 5. 血糖的恆定 6. 排泄作用
7.人體的泌尿系統       8. 水分的恆定 9. 體溫的恆定
生殖 1. 細胞分裂 2. 減數分裂 3. 無性生殖
4. 有性生殖
遺傳 1. 遺傳法則 2. 基因與遺傳 3. 人類的ABO血型遺傳
4. 人類的性別遺傳 5. 突變與遺傳疾病 6. 生物技術
形形色色的生物 1. 生物的命名與分類 2. 二分叉檢索表 3. 原核生物界
4. 原生生物界 5. 菌物界 6. 植物界
7. 動物界 8. 化石
生物與環境 1. 族群、群集與生態系 2. 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3. 食物鏈與食物網
4. 能量的流動與物質的循環 5. 生態系的類型 6. 維護生物多樣性
基本測量 1.長度與體積的測量 2.質量與密度的測量
物質的世界 1. 認識物質 2. 水溶液 3. 空氣
波動與聲音 1. 波的傳播與特性 2. 聲波的產生與傳播 3. 聲波的反射
4. 多變的聲音
1. 光的反射與面鏡 2. 光的折射與透鏡 3. 光學儀器
4. 光與顏色
溫度與熱 1. 溫度與溫度計 2. 熱量與比熱 3. 熱對物質的影響
4. 熱的傳播方式
物質的基本結構 1. 純物質的分類 2. 元素週期表 3. 原子結構
4. 分子與化學式
化學反應 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定律 2.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氧化與還原 1. 氧化反應與活性 2. 氧化還原的應用
電解質與酸鹼鹽 1. 電解質 2. 酸與鹼 3. 酸鹼的濃度
4. 酸鹼中和
反應速率與平衡 1. 反應速率 2. 可逆反應與平衡
有機化合物 1. 有機化合物的組成 2.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3. 肥皂與清潔劑
4. 聚合物的應用
力與壓力 1. 力與平衡 2. 摩擦力 3. 壓力
4. 浮力
直線運動 1. 時間的測量 2. 位移與路徑長 3. 速率與速度
4. 加速度與等加速度運動
力與運動 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3.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4. 圓周運動與萬有引力
功與能 1. 功與功率 2. 動能、位能與能量守恆 3. 槓桿原理與靜力平衡
4. 簡單機械
1. 靜電現象 2. 電流 3. 電壓
4. 電阻與歐姆定律
我們身邊的大地 1. 水的分布與循環 2. 岩石與礦物 3. 地表的地質作用
4. 河道與海岸線平衡
地球的構造與變動 1. 地球內部結構 2. 板塊間的相對運動 3. 板塊間相對運動的影響(
4. 臺灣地區的板塊和地貌 5. 地球的歷史 皺、斷層、火山、地震)
6. 化石
運動中的天體 1. 浩瀚的宇宙 2. 晝夜交替與四季變化 3. 月相
4. 日食、月食 5. 潮汐
10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自然科取材範疇
112
(15)
學 習 內 容
11
Aa-IV-1 什麼是公民?
Aa-IV-2 現代公民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的德性?為什麼?
Ab-IV-1 民主國家中權力與權利的差別及關聯。
Ab-IV-2 學生們在校園中享有哪些權利?如何在校園生
活中實踐公民德性?
Ad-IV-1 為什麼保障人權與維護人性尊嚴有關?
Ad-IV-2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國籍、種族、族群、區域、文
化、性別、性傾向與身心障礙等界限,受到普遍
性的保障?
Ba-IV-1 為什麼家庭是基本及重要的社會組織?
Ba-IV-2 在原住民族社會中,部落的意義與重要性是什
麼?為什麼?
Ba-IV-3 家人間的親屬關係在法律上是如何形成的?親子
之間為何互有權利與義務?
Ba-IV-4 為什麼會產生多樣化的家庭型態?家庭職能如何
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
Ba-IV-5 公權力如何介入以協助建立平權的家庭和發揮家
庭職能?
Bb-IV-1 除了家庭之外,個人還會參與哪些團體?為什麼?
Bb-IV-2 民主社會中的志願結社具有哪些特徵?對公共生
活有什麼影響?
Bc-IV-1 為什麼會有社會規範?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有什
麼不同?
Bc-IV-2 日常生活規範與文化有什麼關係?
Bc-IV-3 社會規範如何隨著時間與空間而變動?臺灣社會
之族群、性別、性傾向與身心障礙相關規範如何
變動?
Bd-IV-1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Be-IV-1 民主國家的政府體制為什麼須符合權力分立的
原則?
Be-IV-2 為什麼政府的職權與行使要規範在憲法中?
Be-IV-3 我國中央政府如何組成?我國的地方政府如何組
成?
Bf-IV-1 法治與人治的差異。
Bf-IV-2 憲法、法律、命令三者為什麼有位階的關係?
Bg-IV-1 為什麼憲法被稱為「人民權利的保障書」?
Bh-IV-1 為什麼行政法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什麼
政府應依法行政?
Bh-IV-2 人民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行政管制?當人民的權
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尋求行政救濟的意義為何?
Bi-IV-1 國家為什麼要制定刑法?為什麼行為的處罰,必
須以行為時的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
Bi-IV-2 國家制定刑罰的目的是什麼?我國刑罰的制裁方
式有哪些?
Bi-IV-3 在犯罪的追訴及處罰過程中,警察、檢察官及法
官有哪些功能與權限?
Bj-IV-1 為什麼一般契約只要雙方當事人合意即可生效,
而有些契約必須完成登記方能生效?契約不履行
會產生哪些責任?
Bj-IV-2 為什麼一般人能自由訂立契約,而限制行為能力
人訂立契約原則上必須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Bj-IV-3 侵權行為的概念與責任。
Bj-IV-5 社會生活上人民如何解決民事紛爭?這些解決方
法各有哪些優缺點?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社會科取材範疇表 (15)
112
Bk-IV-1 為什麼少年應具備重要的兒童及少年保護的相
關法律知識?我國制定保護兒童及少年相關法
律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相關的重要保護措施?
Bl-IV-1 個人與家庭為什麼需要做選擇?如何選擇?
Bl-IV-2 如何計算某項選擇的機會成本?
Bl-IV-3 如何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解釋選擇行為?
Bl-IV-4 價格如何影響資源分配?
Bl-IV-5 不同分配資源的方法,各有哪些優缺點?
Bm-IV-1 家庭與學校如何透過誘因影響學生的行為?
Bm-IV-2 為什麼不同人對同一誘因的反應不同?
Bn-IV-1 個人與家庭如何解決食衣住行的需求?
Bn-IV-2 人為什麼從自給自足轉向交易?
Bn-IV-3 自願的交易為什麼對雙方都有利?
Bn-IV-4 臺灣開放外國商品進口的利弊。
Bp-IV-1 貨幣為什麼會出現?
Bp-IV-2 使用儲值卡和使用貨幣的差異。
Bp-IV-3 使用信用卡與儲值卡的差異。
Bp-IV-4 買賣外幣通常透過銀行,哪些人會想要買外
幣?哪些人會想要賣外幣?
Ca-IV-1 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務中的爭議,為什麼應該以
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Ca-IV-2 行政機關在政策制定前,為什麼應提供人民參
與和表達意見的機會?
Ca-IV-3 中學生如何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的決策過程?
Cb-IV-1 民主社會的公共意見是如何形成的?有什麼特
性?
Cb-IV-2 媒體與社群網路在公共意見形成的過程中,
扮演什麼角色?閱聽人如何覺察其影響?
Cc-IV-1 民主社會中的政治參與為什麼很重要?
Cc-IV-2 民主社會中為什麼常用投票來做為重要的參與
形式?
Cc-IV-3 公平投票有哪些基本原則?
Cd-IV-1 為什麼勞動參與是重要的?
Cd-IV-2 家務勞動的分擔如何影響成員的個人發展與社
會參與?其中可能蘊含哪些性別不平等的現
象?
Cd-IV-3 為什麼需要立法保障公平的市場勞動參與?
Cf-IV-1 廠商間的競爭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Cf-IV-2 廠商可能的競爭方式有哪些?
Cf-IV-3 為什麼新廠商越容易加入某一市場,則該市場
的競爭程度越高?
Da-IV-1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公不公平」有哪些例子?
考量的原理或原則有哪些?
Da-IV-2 日常生活中,個人或群體可能面臨哪些不公平
處境?
Da-IV-3 日常生活中,僅依賴個人或團體行善可以促成
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嗎?
Db-IV-1 個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保障,和人性尊嚴及選擇
自由有什麼關聯?
Db-IV-2 為什麼國家有責任促成個人基本生活的保障?
Dc-IV-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文化差異的例子?
Dc-IV-2 不同語言與文化之間在哪些情況下會產生位階
和不平等的現象?為什麼?
Dc-IV-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12
學 習 內 容
A-IV-1 紀年與分期。
Ba-IV-1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Ba-IV-2 臺灣原住民族的遷徙與傳說。
Bb-IV-1 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各方勢力。
Bb-IV-2 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的接觸。
Ca-IV-1 清帝國的統治政策。
Ca-IV-2 農商業的發展。
Cb-IV-1 原住民族社會及其變化。
Cb-IV-2 漢人社會的活動。
Ea-IV-1 殖民統治體制的建立。
Ea-IV-2 基礎建設與產業政策。
Ea-IV-3 「理蕃」政策與原住民族社會的對應。
Eb-IV-1 現代教育與文化啟蒙運動。
Eb-IV-2 都會文化的出現。
Eb-IV-3 新舊文化的衝突與在地社會的調適。
Fa-IV-1 中華民國統治體制的移入與轉變。
Fa-IV-2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Fa-IV-3 國家政策下的原住民族。
Fa-IV-4 臺海兩岸關係與臺灣的國際處境。
Fb-IV-1 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
Fb-IV-2 大眾文化的演變。
Ha-IV-1 商周至隋唐時期國家與社會的重要變遷。
Ha-IV-2 商周至隋唐時期民族與文化的互動。
Hb-IV-1 宋、元時期的國際互動。
Hb-IV-2 宋、元時期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Ia-IV-1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變動。
Ia-IV-2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Ib-IV-1 晚清時期的東西方接觸與衝突。
Ib-IV-2 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Ic-IV-1 城市風貌的改變與新媒體的出現。
Ic-IV-2 家族與婦女角色的轉變。
Ka-IV-1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早期發展。
Ka-IV-2 舊傳統與新思潮間的激盪。
Kb-IV-1 現代國家的建制與外交發展。
Kb-IV-2 日本帝國的對外擴張與衝擊。
La-IV-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La-IV-2 改革開放後的政經發展。
Lb-IV-1 冷戰時期東亞國家間的競合。
Lb-IV-2 東南亞地區國際組織的發展與影響。
Na-IV-1 非洲與西亞的早期文化。
Na-IV-2 希臘、羅馬的政治及文化。
Nb-IV-1 佛教的起源與發展。
Nb-IV-2 基督教的起源與發展。
Nb-IV-3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發展。
Oa-IV-1 文藝復興。
Oa-IV-2 宗教改革。
Oa-IV-3 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Ob-IV-1 歐洲的海外擴張與傳教。
Ob-IV-2 美洲和澳洲的政治與文化。
Ob-IV-3 近代南亞與東南亞。
Qa-IV-2 工業革命與社會變遷。
Aa-IV-1 全球經緯度座標系統。
Aa-IV-2 全球海陸分布。
Aa-IV-3 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性及其影響。
Aa-IV-4 問題探究:臺灣和世界各地的關聯性。
Ab-IV-1 地形與海岸的分類。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社會科取材範疇表 (15)
112
Ab-IV-2 臺灣主要地形的分布與特色。
Ab-IV-3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域。
Ab-IV-4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地形災害與環境倫理。
Ac-IV-1 天氣與氣候。
Ac-IV-2 臺灣的氣候特色。
Ac-IV-3 臺灣的水資源分布。
Ac-IV-4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活。
Ad-IV-1 臺灣的人口成長與分布。
Ad-IV-2 臺灣的人口組成。
Ad-IV-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Ad-IV-4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問題與對策。
Ae-IV-1 臺灣農業經營的特色。
Ae-IV-2 臺灣工業發展的特色。
Ae-IV-3 臺灣的國際貿易與全球關連。
Ae-IV-4 問題探究:產業活動的挑戰與調適。
Af-IV-1 聚落體系與交通網絡。
Af-IV-2 都市發展與都市化。
Af-IV-3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其空間差異。
Af-IV-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
育政策。
Ba-IV-1 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
Ba-IV-2 傳統維生方式與人口分布。
Ba-IV-3 人口成長、人口遷移與文化擴散。
Bb-IV-1 產業活動的轉型。
Bb-IV-2 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
Bb-IV-3 經濟發展與全球關連。
Bb-IV-4 問題探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
Bc-IV-1 自然環境與資源。
Bc-IV-2 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
Bc-IV-3 區域發展與戰略競合。
Bc-IV-4 問題探究:大洋洲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連結。
Bd-IV-1 自然環境背景。
Bd-IV-2 產業與文化發展的特色。
Bd-IV-3 東北亞經濟發展的成就與挑戰。
Bd-IV-4 問題探究:臺灣與東北亞的文化交流。
Be-IV-1 自然環境背景。
Be-IV-2 多元文化的發展。
Be-IV-3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Be-IV-4 問題探究:東南亞和南亞新興市場與臺灣產業
發展的關聯。
Bf-IV-1 自然環境與資源。
Bf-IV-2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特色。
Bf-IV-3 國際衝突的焦點。
Bf-IV-4 問題探究: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動。
Bg-IV-1 自然環境與資源。
Bg-IV-2 漠南非洲的文化特色與影響。
Bg-IV-3 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挑戰。
Bg-IV-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的公平貿易議題。
Bh-IV-1 自然環境背景。
Bh-IV-2 產業活動的發展與文化特色。
Bh-IV-3 現代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結盟。
Bh-IV-4 問題探究:歐洲發展綠能的原因與條件。
Bi-IV-1 自然環境背景。
Bi-IV-2 移民與產業活動的發展。
Bi-IV-3 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
Bi-IV-4 問題探究: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育。
13
相關細目
1. 人權保障與人性尊嚴
2. 性別平權與平等措施
3. 家庭生活與平權關係
4. 校園生活與公共參與
5. 部落與公共參與
6. 公民與公民德性
7. 團體與志願結社
8. 多元文化與尊重
9. 社會規範與變動
10.社會中的公平正義
11.社會福利與國家責任
12.國家與政府
13.權利保障與權力分立
14.政府的組成
15.公共意見
16.政治參與及投票
17.憲法與人權
18.契約訂定與效力
19.民事糾紛的解決
20.犯罪與刑罰
21.犯罪的追訴
22.行政法規與行政救濟
23.兒少權利的保障
24.選擇與機會成本
25.價格與資源分配
26.誘因影響與反應
27.廠商競爭與影響
28.交易與專業分工
29.貨幣與支付方式
30.勞動參與及保障
1. 人權與人性尊嚴關聯、基本生活保障的意涵、應受普遍保障的原因與措施
2. 性別的意涵、常見的不公平處境、促進性別平等的措施與法律
3. 親屬關係的形成、家庭型態轉變、家庭功能改變、親屬間的權利與義務、
家務勞動分擔與個人發展、公權力與平權家庭建立、公權力與家庭職能發
4. 校園中學生的權利、學生自治與校園公共事務參與
5. 原住民族部落的意義,部落對原住民族的重要性、公共參與及原住民族部
落發展、社區意識
6. 公民身分的區別、公民應具備的基本德性、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性、應以
非暴力處理公共事務爭議的理由
7. 參與團體的重要性、志願結社的特徵、志願結社對公共生活的影響
8. 文化意涵與文化差異、文化位階與不平等、多元文化尊重的重要性與行動
9. 社會規範意涵與重要性、社會規範與文化的關聯、不同社會規範間的差
異、社會規範如何隨時空變動
10. 社會中不公平現象與原因、考量公不公平的原理原則、如何促進公平正義
11. 社會福利與生活保障及人性尊嚴的關聯、為何推動社會福利是國家的責任
12. 國家組成要素與目的、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13. 權力分立與分權制衡、政府職權與行使規範在憲法中的目的
14. 中央政府的組織、職權與運作、地方政府的組織、職權與運作
15. 公共意見的形成與特性、政府政策制定前應提供人民參與和表達意見的理
16. 政治參與的方式與重要性、為何投票是重要參與方式、選舉與公民投票、
公平投票的原則
17. 權力與權利的差別、人治與法治的差別、法律的制定與位階、憲法為何是
人民權利保障書
18. 如何訂立有效契約、行為能力與契約效力的關係、契約不履行的法律責任
19. 民事責任、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及其優缺點
20. 刑法的意涵與制定目的、罪刑法定原則的意涵與重要性、制定刑罰的目的
與刑罰的制裁方式
21. 犯罪追訴的過程、警察/檢察官/法官在刑事訴訟中的功能與權限
22. 行政法規與依法行政的意涵、為何行政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何政府
應依法行政、常見的行政管制、行政責任與行政救濟
23. 兒少應具備法律知識的理由、制定兒少保護法律的目的、保護兒少的法律
與措施、少年犯罪行為的處理
24. 資源有限與選擇行為、機會成本意涵與計算、應用機會成本解釋選擇行為
25. 資源分配的方法與優缺點、資源分配與公平正義、價格如何影響資源分配
26. 誘因的意涵與種類、如何透過誘因影響行為、為何不同人對同一誘因的反
應不同
27. 廠商競爭的意涵與方式、廠商競爭對消費者的影響、新廠商加入對市場競
爭的影響
28. 如何滿足生活需求、分工與交易的好處、開放外國商品進口的利弊
29. 貨幣出現原因、貨幣功能、常見支付方式、貨幣與儲值卡及信用卡的不
同、買賣外幣、外匯與滙率
30. 勞動參與重要性、為何須立法保障市場勞動參與
1.歷史的基礎觀念
2.早期臺灣
3.清帝國時期的臺灣
4.日本帝國時期的臺灣
5.當代臺灣
1. 史前文化與臺灣原住民族   2.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3. 清帝國時期臺灣政治經濟的變遷   4. 清帝國時期臺灣社會文化的變遷
5. 日本帝國時期臺灣政治經濟的變遷   6. 日本帝國時期臺灣社會文化的變遷
7. 當代臺灣政治外交的變遷   8. 當代臺灣經濟社會的變遷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社會科取材範疇 (15)
112
相關細目
6. 從古典到傳統時代
7. 從傳統到現代
8. 現代國家的興起
9. 當代東亞的局勢
10.多元並立的古代文化
11.普世宗教的起源與發展
12.近代歐洲的興起
13.多元世界的互動
9. 商周至隋唐時期國家與社會的重要變遷
10. 商周至隋唐時期的民族與文化
11.宋、元時期的國際互動、商貿與文化交流
12.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變動、商貿與文化交流
13.晚清時期的東西方接觸與衝突 14.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15.晚清時期的社會文化變遷 16.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早期發展
17.民初的對外關係與社會、思想文化變遷
18.日本帝國的對外擴張與衝擊 19.中國共產政權的擴張、建國與發展
20.中共改革開放後的政經發展 21.冷戰時期東亞國家間的競合
22.東南亞地區國際組織的發展與影響
23.非洲與西亞的早期文化 24.希臘、羅馬的政治及文化
25.佛教的起源與發展 26.基督教的起源與發展
27.伊斯蘭教的起源與發展 28.文藝復興
29.宗教改革 30.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
31.歐洲的海外擴張與傳教 32.美洲和澳洲的政治與文化
33.近代南亞與東南亞
1. 世界中的臺灣
2. 臺灣的地形與海域
3. 臺灣的氣候與水文
4. 臺灣的人口與文化
5. 臺灣的產業發展
6. 臺灣的區域發展
7. 中國
8. 大洋洲與兩極地區
9. 東北亞
10.東南亞和南亞
11.西亞與北非
12.漠南非洲
13.歐洲與俄羅斯
14.美洲
1. 全球經緯度座標系統與海陸分布 2. 臺灣的地理位置特色
3. 臺灣的地形特色與土地利用 4. 臺灣的海岸及海域
5. 臺灣的天氣與氣候 6. 臺灣的水文與水資源
7. 臺灣的人口 8. 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9. 臺灣的農業與工業發展 10. 臺灣的國際貿易與全球關連
11. 臺灣的聚落與交通 12.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空間差異
13. 臺灣的原住民族文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育政策
14. 中國的自然環境特色及地區差異 15. 中國的傳統維生方式與人口分布
16. 中國的人口成長與人口問題 17. 中國的人口遷移與文化擴散
18. 中國的三級產業活動發展與轉型 19. 中國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
20.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全球關連 21.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
22. 大洋洲與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色與資源
23. 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 24. 大洋洲的區域發展與戰略競合
25. 兩極地區的區域發展與戰略競合 26. 大洋洲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連結
27. 東北亞的自然環境背景
28. 東北亞的產業發展、生活方式與文化特色
29. 東北亞經濟發展的成就   30. 東北亞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31. 臺灣與東北亞的文化交流 32. 東南亞和南亞的自然環境背景
33. 東南亞和南亞的多元文化特徵 34. 東南亞和南亞的經濟發展特色
35. 東南亞和南亞的區域結盟概況
36. 東南亞和南亞新興市場與臺灣產業發展的關聯
37. 西亞與北非的自然環境背景與傳統生活方式
38. 西亞與北非的自然資源與產業發展
39.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特色 40. 西亞與北非國際衝突的成因與近況
41. 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動 42. 漠南非洲的自然環境背景
43. 漠南非洲的文化特色與影響 44. 漠南非洲的資源與產業活動
45. 漠南非洲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挑戰 46. 漠南非洲的公平貿易議題
47. 歐洲與俄羅斯的自然環境背景 48. 歐洲與俄羅斯的文化特色
49. 歐洲與俄羅斯的經濟發展 50. 歐洲與俄羅斯的區域結盟
51. 歐洲的綠能產業 52. 美洲的自然環境背景
53. 美洲的多元族群與文化 54. 美洲的產業活動
55. 美洲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 56. 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育
九年級第三次國中教育會考模擬測驗 社會科取材範疇 (15)
14
112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