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第二次基測國文解答

pdf
590.97 KB
10 頁
wayne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91
學年度國中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 國文領域
一、
單題:(
1
34
題)
(C) 1. 「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段文字的主要
用意是在說明什麼?
(A)若不夠寬容,就不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B)美是非常主觀的,人人感受各自不同
(C)唯有用心觀賞,才能看見美的事物
(D)有良好的視力,才能發現美景。
(C) 2. 「春天的喊叫聲/()春天一定站在門外/()把綠葉叫醒()門才會笑口常開
()也從棉被裡把我拉起來」,這首題目為「春天」的童詩,依照詩意,正確的順
該是什麼?
(A)()()()() (B)()()()()
(C)()()()() (D)()()()()
(A) 3. 「如果你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將來你抵抗誘惑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個興趣
你現在不能尋出,將來便永不會尋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比不上三、五
歲的小孩子們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敏銳度便遲鈍
一分。」關於上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趁年少培養讀書的興趣
(B)依照自己的興趣來讀書
(C)好奇心不會因年齡而改
(D)高深的學問能引起人們的興味。
(B) 4. 宋末鄭思肖曾對著一個強迫他畫蘭的無理縣吏說:「頭可得,蘭不可得。」這樣的表
現,與下列何人透過言語所流露的氣節相近?
(A) 慨歎「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一蠹耳」的李文炤
(B) 誓言「宋亡,惟可死,不可生,願一死足矣」的文天祥
(C) 自省「我獨何人,貪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手足乎」的鄭板橋
(D) 堅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愚公。
(A) 5. 下列各選項,何者所使用的修辭法和其他三者不同
(A)爸爸是我幼年的玩伴 (B)鬧鐘是都市裡的公雞
(C)窗戶是房間的眼睛 (D)椅子是騎不動的馬。
(B) 6. 下列哪一選不是在勸人「腳踏實地」?
(A)不要以願望代替實際作為
(B)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C)老是吹號角的人,不是真正的獵人
(D)只要每一步走得穩妥,必可步向成功的坦途。
(A) 7. 「在蜂巢中有數以千計的蜜蜂立在那兒,頭朝下轉向蜂巢中心,翅膀迅速地鼓動著,
牠們把不新鮮的空氣搧出蜂巢,把新鮮的空氣從另一邊引進來,所以整個蜂巢因為這
數千隻『搧風蜂』獲得了空氣調節。」文中的『搧風蜂』調節了整個蜂巢的空氣,因
為牠們發揮了什麼力量?
(A)眾志成城 (B)螳臂擋
(C)物以類聚 (D)同仇敵愾。
(D) 8.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哪一組意相反
(A) 她是一個「才高八斗」,「滿腹經綸」的學者,著作相當豐富
(B) 讀書不是「一蹴可幾」的事,莫存「一步登天」的僥倖念頭
(C) 在困厄中能「動心忍性」、愈挫愈勇的人,很少會在稍有成就後就「躊躇滿志」
(D) 事前準備,做事就不會手忙腳亂,「分身乏術」,而能「好整以暇」的面對問
題。
(D) 9. 下列文句中標點符號的使用,何者正確
(A) 上天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
(B) 永遠扮你的角色;那麼你想成什麼人;就成什麼人!
(C) 快樂的基本因素是,有事可為;有所愛慕;有所希望
(D) 小心眼的人議論人;普通心思的人談論事;偉大心靈的人討論觀念
(B)10. 有運動家風度的人,寧可有光明的失敗,決不要不榮譽的成功」,句中「光明的失
敗」採用映襯的修辭技巧,下列何者不是使用這種手法?
(A) 天下每一個和樂的家庭,子女們都是爸媽「甜蜜的負荷」
(B) 科學家所描繪的外星人,將會是地球人類「親愛的朋友」嗎
(C) 他連續三天打破玻璃窗,所以只好硬著頭皮接受老師「溫柔的痛罵」
(D) 鵝媽媽孵卵,不小心破殼冒出一隻醜小鴨,也真是個「美麗的錯誤」。
(A)11. 下列各選項「 」中的詩句所表達的心情,何者說明不正
(A)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開朗
(B)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惆悵
(C)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驚喜
(D)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鄙斥
(D)12.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最恰當?
(A) 他的言論「鞭辟入裡」,獲得眾人的肯定,可真是「自圓其說」
(B) 颱風來襲,「大雨滂沱」,雨勢有如「乘風破浪」般,令人震
(C) 經理為了最新的企劃案,忙得「昏天黑地」,教人「悠然神往
(D) 孝親與友愛是「天經地義」的事,為親人付出理當「無怨無尤」。
(D)13. 下列各句「 」的題辭,何者使用恰當?
(A)賀演講比賽優勝用「妙筆生花」
(B)賀民意代表當選用「松柏長青」
(C)賀友人遷居用「宜室宜家」
(D)賀醫院開業用「妙手回春」。
(B)14. 某報一篇以「高行健現象與臺灣文化的反思」為題的社論,能以寬廣的視野洞悉臺灣
文化發展的未來方向。此乃「輿論自身健全」所應具備的哪一項條件?
(A)動機純潔 (B)識見卓
《背面有試題》
(C)文才暢達 (D)膽氣橫逸。
(B)15. 小華向長輩介紹家人,下列稱謂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A)「先父」目前任職私人機關,工作非常忙碌
(B)「家母」喜愛閱讀,營造了家中濃郁的讀書風氣
(C)「尊兄」擅長運動,尤其熱衷籃球
(D)「敝妹」活潑可愛,是全家人的開心果。
(D)16. 下列「 」中語詞的詞性,何者前後都相同?
(A) 「自由」選擇工作,是憲法賦予我們每個人的「自由」
(B) 「規劃」一次環球旅遊,一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規劃」
(C) 「說明」書上的「說明」,可指導我們學會新產品的使用方法
(D) 他的「綽號」小Z,是因為老是打瞌睡,所以得到這個「綽號」。
(A)17. 「對偶」必須字數相等、句法相似、詞性相當。根據上述原則,下列何者是對偶?
(A)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B)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
(C)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
(D)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B)18. 下列各選項「 」中的文句說明,何者適當?
(A)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求學時要善於利用時間,才能有好成
(B)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研究學問應該誠實,不能自欺欺人
(C)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為學應該認真勤奮,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D)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
的求知欲是學習的動力。
(C)19. 泰山貴為森林之王,仍接受所有動物的忠言進諫,而成就綠森林之治。錢滾滾號稱
經營之神,仍廣徵人才,接納部屬意見,而創立龐大的企業。」由上文可以推知,這
兩人都具有哪種人格特質?
(A)信實 (B)謙讓 (C)雅量 (D)仁愛。
(B)20. 「甲敗於乙」是說甲被乙打敗。下列各選項的「於」字,何者也屬於這種用法?
(A)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B)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C) 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D) 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D)21. 下列選項中「為」字的讀音,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B) 使弈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C)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D)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A)22. 如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為古人所奴,則載籍皆似為我調查,而
使古人為我書記,多多益善矣。」句中「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為
古人所奴」的意思是什麼?
(A) 讀書時能吸收古人思想的精華,捨棄不合時宜的見解
(B) 讀書時能熟悉古人的生活背景,與他們的心靈相契合
(C) 讀書時能對古人感到迷惑的問題加以分析理
(D) 藉著讀書豐富自己的見聞,開拓自己的視野。
(B)23.
上列這張請柬內容中,缺少了哪一個必要項目?
(A)標點符號 (B)活動地點
(C)受帖人稱謂 (D)帖人具名。
(C)24. 下列各組「 」中的同音字,何者意不同
(A) 凡被認為是垃圾的那些東西出現在他們的防區,他們便「予」以清除/母親給
「予」他的影響相當深遠
(B) 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那一聲聲沉穩而規律的跳
動,給我極深的震「撼」
(C) 為了準備期中考,他手不釋「卷」,全力以赴/帶著一「卷」書,走十里路,選
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
(D) 我明明是個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為什麼卻不感謝老天爺/在這廣漠的人
海裡,我獨自「混」了二十多年。
(B)25. 「一扇門關上時,另一扇卻開了,不過我們經常十分懊喪地久久望著這扇關了的門,
而不見為我們敞開的那扇門。」這段文字指出人往往會犯什麼樣的錯誤?
(A)見異思遷 (B)囿於所
(C)三心二意 (D)好高騖遠。
(D)26. 以下橫寫信封畫線處的格式與寫法,何者錯誤
(A)1 (B)2 (C)3 (D)4
(A)27. 下列「 」中的語詞,何者的詞性與「他經常遲到」的「經常」相同?
(A) 各候選人「大肆」抨擊執政黨的新政策
(B) 演講時,態度宜「從容」,音量宜適中
(C) 你要是再不「用功」,可就大禍臨頭了
(D) 他的「作風」一向強硬,令人難以忍受
《背面有試題》
(C)28. 「我愛你」的結構是「主語+述語+賓語」。下列何句的結構與此相同?
(A)月光多麼皎潔明亮
(B)微風輕輕地吹拂著
(C)早起的母親推開窗戶
(D)夏夜的景色真是美極了。
(A)29. 下列詩句,何者不是用來描述返鄉的心境?
(A)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B)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C)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D)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B)30. 以下是甲、乙兩人的對話,( )內的注音,哪一選項完全正確?
(A) 甲:姊弟戀該受到社會的撻(ㄊㄚˋ)伐和抨(ㄆㄥˊ)擊嗎
(B) 乙:那是個人的選擇,無關道德,我不會因此揶揄(ㄧㄝˊ ㄩˊ)他們
(C) 甲:哼!媒體就愛揭(ㄐㄧㄢ)發這類緋(ㄈㄟˇ)聞,加以炒作
(D) 乙:嘿!不要以偏概全,媒體也不乏動中(ㄓㄨㄥˋ)事理,鏗(ㄎㄣ)鏘有力
的報導啊。
(C)31. 「吹面不寒楊柳風」和以下哪個成語所描述的情境最相近
(A)春風滿面 (B)春風化
(C)春風和暢 (D)春寒料峭。
(D)32. 下列選項,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 誘人的美食廣告,總是讓人味口大開
(B) 一張名信片,捎來了遠方友人的問
(C) 由於同學們的群策群力,我們終於打嬴了這場球賽
(D) 逢年過節時,機場大廳內常擠滿了候補機位的人潮。
(B)33.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在盛滿水的鍋子放入一條魚,然後把水的溫度以非常緩慢的
速度逐漸升高。剛開始魚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點都沒有異樣,但是在兩個小時之
後,魚兒竟一點也沒有掙扎地死了。」此則故事的寓意是在說明何種道理
(A)人恆過,然後能改
(B)習之中人,甚矣哉
(C)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
(D)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二、題組:(
34
50
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
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懷民懷民亦未
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蘇軾記承天夜遊
(C)34. 根據文意,作者為什麼要到承天寺
(A)失眠難耐 (B)心緒無
(C)偕友賞月 (D)參禪求道。
C)35. 本文末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表達出怎樣的感慨?
(A)標榜自己有隨遇而安的修養
《背面有試題》
(B)自嘲自己與張懷民一事無成
(C)有閑情逸致才能欣賞到美景
(D)無所事事的人才能欣賞美景。
(B)36. 下列語句,何者點出了題目中的「遊」字?
(A)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B)相與步於中庭
(C)水中藻荇交橫
(D)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彌子瑕有寵於衛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
子瑕母病,人聞,有夜告彌子瑕者,彌子瑕矯駕君車以
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
異日,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
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彌子瑕色衰愛
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
桃。」
──韓非《韓非
(C)37. 由上文可知,彌子瑕竊駕君車的原因何在?
(A)知法犯法,故意挑戰法令
(B)國之法,不處罰竊車賊
(C)母親患急病,無暇顧及法律
(D)與國君同遊,當然不算竊車。
(A)38. 由上文可知,彌子瑕將桃子分君吃,當時君的想法是什麼?
(A)桃子很甜,彌子瑕捨不得個人獨享
(B)彌子瑕故意示好,以考驗君的愛
(C)彌子瑕平日就驕縱,不顧君臣之
(D)桃子是君的最愛,不容他人分享。
(C)39. 根據上文,衛君改變了對彌子瑕的態度,關鍵在何處?
(A)彌子瑕仗勢欺人,君已經忍無可忍
(B)彌子瑕目中無人,君自覺受到冒犯
(C)彌子瑕不再迷人,君已經感到厭倦
(D)彌子瑕得罪他人,君難以再袒護他。
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
成?何以敗?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蓋人生歷程,
抵逆境居十之六七,順境亦居十之三四。而順逆兩境,
常相間以迭乘。無論事之大小,而必有數次乃至十數次
阻力。其阻力雖或大或小,然要之無可逃避者也。其在
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為天
事固易易也,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
──梁啟超〈論毅力
(B)40. 作者以為「無毅力者敗」,下列何者是其立論的前提?
(A) 機會稍縱即逝。不能掌握先機,當機立斷,事業難成
(B) 挫折為人生所不能免。心靈脆弱,一蹶不起者,斷難成事
(C) 成功的祕訣在嘗試。害怕失敗而怯於嘗試,將與成功無緣
(D) 企圖心是衝刺的動力。胸無大志者,恐難希冀意外的成就
(D)41. 下列敘述,何者是本文論述的方法?
(A) 廣泛的說明各行各業中獨佔鰲頭的人都令人敬佩
(B) 以成敗對比,舉例論述事業成敗的原因極為複雜
(C) 從正面立說,舉例說明意志堅強、無懼失敗是成功的關鍵
(D) 從反面強調,空有理想但卻經不起挫折打擊的人難以成功
讀書習慣的養成,先是人為的,然後才能習慣成自
然,不要讓俗務的鎖鍊束縛了它,不要使情緒的浪潮淹
了它。無論你多麼煩,多麼忙,但不要忘記必須勻出讀
的時間。這樣,才能靜靜地發現你的愛好,不至於到升
時,你還徬徨歧途;才能睿敏地確定你的道路,不至於
遇困厄時,就中途投降!於是,習慣培養興趣,興趣支
習慣,你才能發現,在我們日常柴米油鹽、你爭我鬥的
實世界以外,還有一個多麼廣闊、奧祕,或者是肅穆的
地,足夠我們留連忘返。
──孟瑤智慧的累積
(C)42.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的論點?
(A) 要先對讀書產生興趣,才能夠培養讀書的習慣
(B) 不培養讀書的習慣,就不可能對讀書產生興
(C) 養成讀書的習慣,自然能從中體會讀書的興
(D) 只要對讀書有興趣,有沒有讀書習慣並不重要。
(A)43. 依據本文,人應該如何才能確立人生的道路?
(A)超越現實的羈絆,藉讀書發掘志趣
(B)針對現實的需要,從書中找尋答案
(C)無視現實的壓力,沉醉於書中世界
(D)面對現實的挑戰,從生活累積智慧。
好像
前生是一個憂傷的君
變作禽鳥
啼濺了鮮血
尋找春天的精魂
──蔣勳前生的記憶
《背面有試題》
(D)44. 關於這首詩的體裁,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這種詩體依規定不可押韻
(B)這種詩體產生代初期
(C)這種詩體又可稱為樂府
(D)這種詩興起於白話文運動。
(C)45. 本詩中所提到的禽鳥最可能是哪一種?
(A)精衛 (B)慈烏 (C)杜鵑 (D)夜鶯。
(A)46. 從本詩的描述可看出,這位化為禽鳥的君王,最可能具有下列哪一項精神?
(A)專一執著 (B)奮發有
(C)摩頂放踵 (D)悲天憫人。
※以下短文節錄、改寫自一篇報導文學,請仔細閱讀並回答下列問題:
十餘年來我在醫檢工作之餘,除了浸於史料的
讀、尋找老部落與古戰場、採泰雅族的抗日遺老之外,
更多次前往日本,試圖從兩方的當事人或見證者口中,釐
清事件的盲點。由於當事人或是見證者皆因年邁而瀕臨
零,拜訪遺老成為我一再探索與追溯的迫切功課。再者
近年來臺灣原住民族群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出現了一些
無法適應環境的問題,了解霧社事件的經過與原住民族群
的歷史變遷或許有助於找出其適應不良的原因。
──鄧相揚霧重雲深──一個泰雅家庭的故事〉
(D)47. 由上文可知,這篇報導文學所要報導的主題最可能是什麼
(A)原住民族群的社會適應問題
(B)泰雅族抗日的古戰場所在地
(C)泰雅族部落的興衰發展
(D)霧社事件的真相。
(A)48. 本文作者利用哪些方法來完成這篇報導文學?
(A)研究相關史料、拜訪遺老與遺跡
(B)研究相關史料、考察族群遷徙軌跡
(C)赴日收集圖書資料、拜訪遺老與遺跡
(D)赴日收集圖書資料、考察族群遷徙軌跡。
自二十一世紀中期起,所有娛樂、人際接觸與各類知
識的傳遞,都是從被稱為「終端機」的螢幕開始,從網
網路當中,我們可以獲得一切的資訊,家家擁有一個或
個螢幕已屬常態。到了二○八○年,每個房間的四面牆
都有螢幕的情形將不足為奇,即使是在廚房裡切麵包或
蹲廁所的時候,天下事仍盡在我們的視力範圍內,世界
站在廚房的桌上。時間不空揮霍,放著絕佳機會不加以
用簡直是麻木不仁。
未來,我們可以論及真正的雙邊交流。藉由網路,不
僅能夠從螢幕上取得各種形式的資料,亦可與任何一個
有所接觸。那時人類已經永久遠離街頭與廣場,終端機
為我們的休息場所。想要放鬆心情的人,只能回家買蕃
或與其他人聊天了!
──改寫自賈德賈德談人生
(C)49. 根據上文的敘述,可以推知下列哪一個現象?
(A) 未來世界可以透過終端機顯現,並藉由網路加以操控
(B) 未來家庭除了廚房浴廁外,都是瀏覽世界萬象的起點
(C) 未來世界的人際接觸,大部分來自家庭的螢幕終端機
(D) 人們將自家中接收外來資訊,而以城市為休閒娛樂區。
(D)50. 據上文,「想要放鬆心情的人,只能回家買蕃茄或與其他人聊天了!」這句話傳達
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A) 人們忙於資訊交流,無暇放鬆心情
(B) 在網路上與人聊天,既安全又隱密
(C) 農產品藉由網路配銷,是未來的趨
(D) 想要放鬆心情,必須靠網路與人溝通。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