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第1回複習考:生命世界基礎題測驗

pdf
2.17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勝 經
1 - 1
範圍細目
01- V
生物科
1
回複習考
   年   班  
姓名:        
等  級  對 
 
A++
2930題)
A+
28
題)
A
(26~27題
 
B++
2225題)
B+
1821題)
B
12~17題)
待加強
C
011題)
得 分
科學方法與實驗設計∕顯微鏡的使用∕生命現象與細胞∕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生物體的組成層次
範圍:第1單元 生命世界
基礎題 (每題3.5分,共70分)
B 1. 地球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而地球上生物維持生存
的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陽光 (B)塑膠 (C)空氣 (D)水。
C 2. DNA鑑定技術可用於刑事鑑定或血緣判定等,則可
用於此鑑定技術的細胞,應含有下列哪一構造?
(A)細胞壁 (B)葉綠體 (C)細胞核 (D)液泡。
D 3. 阿民設計了一組實驗,想要
了解「某昆蟲的卵,孵化所
需的時間長短與環境溫度的
關係實驗結果如右圖
問下列結論何者最為適當
(A)溫度越高卵孵化所需的時間越多 
(B)溫度越低卵孵化所需的時間越多 
(C)30℃時孵化所需的時間最多 
(D)30℃時卵孵化所需的時間最少
D 4. 關於各種標本與其較適合用以觀察的顯微鏡配對
列何者錯誤? (A)螞蟻的觸角:解剖顯微鏡 (B)
水中的變形蟲:複式顯微鏡 (C)蕨類的孢子囊堆:
解剖顯微鏡 (D)禽流感病毒:複式顯微鏡。
C 5. 小白從超市買了一盒洗選蛋,且已知蛋雞的飼養環
境清一色為母雞試問洗選蛋屬於生物還是非生物
(A)生物,因為蛋是由母雞生出來的
(B) 生物因為蛋具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等構造
(C)非生物,因為未受精的雞蛋無法孵化出小雞
(D)未煮熟的雞蛋為生物,煮熟後的雞蛋為非生物。
B 6. 有甲、乙、丙三杯食鹽水溶液,將人體紅血球放入
三杯溶液中的變化情形如下表,則三杯食鹽水溶液
的濃度何者最高? 
(A)甲 (B)乙 
(C)丙 (D)無法判斷。
C 7. 剛出生的嬰兒軟綿綿的,只能躺著揮動四肢,但幾
個月後可以翻身趴著並撐起自己的頭部,此變化過
程屬於哪一種生命現象?
(A)代謝 (B)繁殖
(C)生長與發育 (D)感應與運動。
B 8. 下列有關右撇子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並同
時記錄的動作圖形,何者正確?
(A) (B) (C) (D)
D 9. 右圖為利用解剖顯微鏡觀察標本時,
視野下的影像,若欲將此標本移到
視野中央,則應將此標本往哪個方
向移動?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1. 生物維持生存的要素為陽光、
空氣、養分、水。
2. D N A
在於細胞
核中。
010 20 30 40 50
8
16
24
32
溫度(℃)
孵化所需日數
3. 30℃的環境
下,卵孵化所需
的時間最少,大
於或小於30℃,
卵孵化所需時間
均變多。
4. (D)病毒太過微
小,需使用電子
顯微鏡方能觀察
到。
素養題
優質題
會 考
5. 洗選蛋未經受
精,故無法孵化
成小雞,洗選蛋
本身無法表現生
命現象。
溶液 紅血球的變化
維持原狀
萎縮變小
膨脹破裂
6. 三杯食鹽水溶液
的濃度為乙>甲
>丙。
7. 此為個體型態或
功能逐漸成熟的
過程,屬於生長
與發育。
8. 使用複式顯微鏡
觀察玻片標本
時,應雙眼睜
開,以慣用手另
一側的眼睛對準
鏡筒觀察,以慣
用手同一側的眼
睛協助記錄。
鏡筒
鏡筒
鏡筒
鏡筒
9. 解剖顯微鏡視野
下的方向與實
際方向完全相
同,因此標本位
於視野下的左上
方,則表示實體
亦位於視野的左
上方,故要將此
標本移入視野中
央,應將牠往右
下方移動。
C10. 小軒到外婆家的菜園採集絲瓜的標本並進行觀察,
他觀察了葉的上表皮、表皮上的保衛細胞、掉落在
地上的花朵以及絲瓜果實。試問觀察的順序各屬於
何種組成層次? (A)細胞、細胞、組織、器官系統
(B)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C)組織、細胞、器
官、器官 (D)組織、組織、器官、個體。
D11. 下表是子萱觀察動、植物細胞時的紀錄資料,其中
哪一細胞的資料是錯誤的?(+代表有此構造,-代
表沒有此構造)
選項 細胞核 細胞壁 葉綠體
(A)保衛細胞
(B)口腔皮膜細胞
(C)雞的卵細胞
(D)洋蔥的表皮細胞
D12. 右圖是植物細胞的示意圖,試判
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的主要功能是儲存養分 
(B)乙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C)丙可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D)使用亞甲藍液可將戊染色,使其清晰可見。
D13. 阿國利用糖水醃漬梅子,醃漬一段時間後發現梅子
的體積越來越小,而梅子外的水分越來越多,試問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為何? 
(A)糖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B)梅子會促使空氣中的水分凝結
(C)糖會破壞梅子的構造,使水分滲出
(D)糖水濃度較高,使水分由梅子中滲出。
A14. 關於細胞型態與功能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保衛細胞呈半月形,可控制氣孔開閉
(B) 肌肉細胞細長,負責傳遞訊息
(C)神經細胞有許多突起,負責運送氧氣
(D)皮膜細胞形狀扁平,可收縮協助運動。
C15. 詠妤想做實驗觀察蚯蚓對光線刺激的反應,他取
一個長型的透明盒子,其中一半的四周貼上黑紙
遮光,在盒中放入10隻蚯
蚓後將整個裝置由上方照
光,一段時間後盒中蚯蚓
分布情形如右圖所示,則
此實驗的操縱變因為何?
(A)環境溫度 (B)盒子材質
(C)是否遮光 (D)蚯蚓分布情形。
D16. 有關水中微生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水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隨著取樣的位置不同
而有所差異 
(B)水中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單細胞生物 
(C)水中的微生物有的會運動,有的不會運動 
(D)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都不需要氧氣。
10. 葉的上表
皮為組
織,保衛
細胞為細
胞,花朵
為器官,
果實為器
官。
11. 洋蔥的表
皮細胞沒
有葉綠
體。
丙(外)
丁(內)
12. 甲為粒線體、乙為液泡、
丙為細胞壁、丁為細胞
膜、戊為細胞核。(A)
存養 分的是液泡()(B)
細胞的生命中樞是細
胞核() (C)控制物
質進出細胞
的是細胞膜
()
13. 細胞外的
糖水濃度
高於細胞
內,故水
會向外滲
出。
14. ( B ) 肌肉細胞
可收縮協助運
動;(C)神經
細胞負責傳遞
訊息;(D)
膜細胞保護內
部構造。
素養題
優質題
會 考
15. 此實驗盒
中環境差
異只在於
是否遮光
(操縱變
),其他
條件都應
相同(控制
變因),蚯
蚓分布情
形則為應
變變因。
16. ( D ) 水中
的微生物
也需要氧
氣才能存
活。
:優質題  :實驗題
請翻面繼續作答
勝經
8K總複習測驗卷  康軒編著.明霖發行
本公司已盡力追溯著作權,倘若疏漏,合法之持有著作權者,請與本公司接洽,謹此致謝。
分數級距 80分以上 80~60分 60分以下
人數(人)
回次
範 圍
1
第1單元
生命世界
2
第2單元
養分
3
第3單元
生物的運
輸與防禦
4
第4單元
生物的
協調作用
5
第5單元
生物的
恆定性
6
複習一
第1~5單元
7
第6單元
生殖
8
第7單元
遺傳
9
第8單元
地球上的
生物
10
第9單元
生物與
環境
11
複習二
第6~9單
元、從原子
到宇宙
12
複習三
生物(全)
勝 經
C17. 下列有關細胞與細胞學說的敘述,何者錯誤?
(A)300多年前虎克觀察到的細胞,僅是細胞壁而已
(B)細胞的形態通常與其功能有很大的相關性
(C)細胞學說是虎克以顯微鏡觀察軟木塞切片後提出
(D)細胞學說認為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所組成的。
臺灣四面環海,有取之不盡的海水,但還是會因長久
不下雨而發生水荒,故曾有農民引入海水來灌溉農田,卻
反而造成農作物大量枯死。
C18. 在枯水期引入海水灌溉農田,將會發生何種狀況?
(A)植物吸收大量的鹽分,生長良好 
(B)根部細胞水分過多,細胞脹破而死 
(C)根部細胞水分向外滲透,導致枯死 
(D)植物體內礦物質過多,影響光合作用。
A19. 水分通過膜的現象,稱為什麼?
(A)滲透作用 (B)運輸作用
(C)蒸散作用 (D)光合作用。
B20. 若為了解農作物枯萎情形,將農作物葉片的下表皮
置於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則可看見何種現象? 
(A)細胞膜維持原狀,細胞壁脹破 
(B)細胞膜萎縮,和細胞壁分開 
(C)細胞膜和細胞壁都膨脹,使細胞脹大 
(D)細胞膜和細胞壁都萎縮,使細胞縮小。
精熟題 (每題3分共30分)
B 1. 大中發現廟旁的許願池中即使在夏天時也很少有孑
孓出現他想研究可能的原因以下為他所做的實驗
步驟,試問步驟的正確順序應為下列何者?
.觀察住家附近的池塘,發現在夏天有許多孑孓
. 取兩杯300c.c.含有孑孓的水一杯放入銅幣
幣。
.為什麼許願池中孑孓數量比一般池塘少
.可能是許願池中的銅幣可以抑制孑孓生長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丙丁甲乙 (D)乙。
A 2. 右圖為動物細胞模式圖,關於圖
中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為細胞行呼吸作用的場所
(B)乙有「細胞的發電廠」之稱
(C)丙含有大量水分,可儲存養分及廢物 
(D)二氧化碳可藉特殊蛋白質協助通過丁。
A 3. 下圖為半透膜與被隔開的物質,半透膜的功能類似
細胞膜,則下列有關物質的擴散作用何者正確?
澱粉
二氧化碳
蛋白質
氧氣
75%
15%
40%
50%
15%
澱粉
氧氣
二氧化碳
5%
30%
45%
30%
(A)水往右擴散,氧氣往左擴散 
(B)水往左擴散,二氧化碳往右擴散 
(C)二氧化碳往右擴散,澱粉往左擴散 
(D)蛋白質往右擴散,氧氣往左擴散。
17. 細胞學說是後來
的科學家許旺、
許來登提出的。
18. 外界環境中水的
濃度低於植物細
胞內水的濃度,
導致水由植物細
胞內向外滲透,
造成植物枯死。 19. 水分以擴散
作用通過膜
的現象稱為
滲透作用。
20. 植物枯萎是由於
細胞內缺水所
致,故細胞膜萎
縮,和細胞壁分
開。
1. 步驟依序為觀
()→提出
問題()→假
() →設計
實驗()
2. 甲為粒線體、乙為
細胞核、丙為細胞
質、丁為細胞膜。
(B)應為甲;(C)
為液泡的功能;
(D)氣體分子藉擴
散作用直接通過細
胞膜,不需經由特
殊蛋白質的協助。
3. 澱粉與蛋白質為大
分子物質,無法穿
透半透膜;水的濃
75%5%,故
往右擴散;二氧化
40%30%,故
往右擴散;氧氣
15%45%,故往
左擴散。
B 4. 右圖為物質進出細胞示意
圖,下列推論何者錯誤?
(A)甲、丙可能為氣體分子
(B) 乙不可能為水
(C) 丁的成分為蛋白質
(D) 分隔細胞內外的構造為
細胞膜。
C 5. 心怡取海水做成水樣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察看到
了矽藻和水螅,則關於此兩種生物的比較,下列何
者正確?
(A)矽藻屬於植物,水螅屬於動物
(B)矽藻沒有細胞壁,水螅有細胞壁
(C)矽藻是單細胞生物,水螅是多細胞生物
(D) 矽藻單一細胞無法存活水螅單一細胞可獨立存活
C 6. 下列關於複式顯微鏡目鏡的比較,何者正確?
  項 低倍目鏡 高倍目鏡
(A)鏡頭長度 較短 較長
(B)視野範圍 較窄 較廣
(C)視野亮度 較亮 較暗
(D)視野中細胞大小 較大 較小
下圖包括複試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的構造,及不同倍
率下視野中的影像。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甲乙丙
物鏡
蓋玻片
A 7. 婷婷在複式顯微鏡的視野下尋找觀察物,則她應挑
選圖()中的哪一個物鏡較為恰當?
(A)甲 (B)乙 (C)丙 (D)此功能與物鏡無關。
B 8. 婷婷在顯微鏡下發現了觀察物並將其形態繪出如圖
(),試問圖()中哪一種倍率下的視野最暗?
(A)甲  (B)乙 
(C) (D)倍率大小與視野亮度無關。
B 9. 狀況一:視野下是全暗的,根本看不見任何東西;
狀況二:視野下雖然看得到觀察物,但亮度不足。
上述狀況中,婷婷應分別調整圖()的哪兩個構造?
(A)丁、庚;乙、丙  (B)丁、庚;己、庚
(C)己、庚;丁、庚  (D)丁、戊;乙、丙。
D10. 婷婷利用圖()、圖() 中的顯微鏡分別觀察字母
A」、「a」,則這兩個英文字母在兩顯微鏡下,
分別會呈現怎樣的影像?
(A) (B)
(C) (D)
4. 甲、丙可直
接擴散,
乙須通過
特殊蛋白
()(B)
水可直接擴
散,也可由
特殊蛋白質
協助進出細
胞,故乙可
能為水。
細胞外
細胞內
5. (A)(B)矽藻是藻類,有細胞壁;水螅是動物,沒有細
胞壁;(C)(D)矽藻是單細胞生物, 單一細胞可獨立存
活;水螅是多細胞
生物,單一細胞無
法存活。
6. (A)低倍目鏡的鏡頭長度較高倍目鏡長;(B)低倍目鏡的視野範圍較
高倍目鏡廣;(D)低倍目鏡所觀察到的細胞大小較高倍目鏡小。
7. 欲找尋觀察
物應使用最
低倍率的物
鏡,視野最
廣,而物鏡
越短倍率越
小。
8. 複式顯微鏡下,倍率越大、視野亮度越暗
(因為視野面積小,進光量不足所致)。
10. ()為複式顯
微鏡,影像與原
物上下左右均相
反;圖()為解剖
顯微鏡,影像與
原物方向相同。
1 - 2
9. 狀況一:若視野全暗,表示光的路徑不對,故需調整旋轉()盤使物鏡對準觀
察物或調整反光鏡();狀況二:若看得到觀察物,但光度不足,則需加大進
光量,因此調大光圈()或將反光鏡()調為聚光之凹面鏡。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