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舊館國民小學 108學 年 度 第 二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第一 次 定期 評量 試卷 
               五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30 分 
(    )1.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部分官民組織臺灣民 
 主國反抗,結果成功阻止日本占領臺灣。 
(    )2.日治時期推行的保甲制度是仿效清朝的方
式。 
(    )3.日治時期的武裝抗日行動 ──苗栗事件,領
導人是余清芳。 
(    )4.日治時代,由於農耕技術改進,甘蔗產量增 
 加,許多蔗農的生活因此變得富裕。 
(    )5.日治後期積極發展機械、造船、石化等工業。 
(    )6.日治初期,總督府積極宣導男子蓄髮,鼓勵 
 婦女纏足。 
(    )7.日治初期設的基礎教育場所──「國語傳習 
 所」,在西元 1898 年時全都改制為「小學校」。 
(    )8.臺灣自民國 38 年開始戒嚴,直到民國 85 年 
 才宣布解嚴,並舉辦第一屆總統直選。  
(    )9.近年政府透過舉辦紀念活動,追悼二二八事 
 件的受難者。  
(    )10.戰後初期,中國大陸來臺人士與臺灣民眾間 
 因文化差異而衝突不斷。 
(    )11.接受國民教育是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也是 
 應盡的義務。 
(    )12.行政院為臺灣最高行政機關,擁有統帥三 
 軍、公布法律的職權。 
(    )13.臺灣為民主法治國家,民眾可以直接到立法 
 院質詢政府官員。 
(    )14.「受益權」是指人民向國家請求享受利益的 
 權利,包含工作、財產等方面。 
(    )15.市議會與市民代表會皆屬於地方行政機關。 
二、選擇題:30 分 
(    )1.在哪一個事件後,臺灣的抗日活動逐漸由武 
 裝抗爭轉向以平和的社會運動方式進行? 
 ①臺灣民主國總統潛逃到中國大陸②噍吧哖 
 事件③苗栗事件④霧社事件 
(    )2.下列有關「馬關條約」的敘述,哪一個不正 
 確?①甲午戰爭結束後所簽訂②由中國和日 
 本共同訂約③在日本
 
下關訂立條約④條約中 
 只割讓臺灣本島給日本 
(    )3.源源是日治時期的居民。在當時,他最有可 
 能閱讀到下列哪一份報紙?①國語日報②聯 
 合報③臺灣民報④自由時報 
(    )4.臺灣總督府在臺灣發展工業的起因是什麼? 
 ①因應戰爭需求②臺灣擁有優秀的工業技術 
 ③改善臺灣人的生活④增加國際貿易種類 
(    )5.我們現在使用的星期制是由什麼人引進臺灣 
 的?①荷蘭人②鄭成功③劉銘傳④日本人 
(    )6.有關日治時期的教育敘述,哪一項是錯誤 
 的?①臺灣人遭受不平等對待②國語傳習所 
 是基礎教育場所③禁止臺灣學生出國留學 
  ④設置工業專門學校培育人才 
 
(    )7.日治時期在台灣的交通建設不包括下列哪項 
 ①高速公路②郵便局③高雄港④興建全台縱 
 貫鐵路 
(    )8.民國 39 年實施下列哪一項政策,為臺灣的民 
 主政治奠定基礎?①耕者有其田②地方自治 
  ③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④全民健康保險 
(    )9.下列哪一位總統頒布解嚴令,正式結束戒嚴 
 時期?①李登輝②陳水扁③蔣中正④蔣經國 
(    )10.促使二二八事件爆發的導火線是哪件事?   
 ①政府官員聯合日本人欺壓臺灣人民②政 
 府查緝私菸處理失當③中國大陸民眾來臺 
 侵占土地④臺灣民眾不滿中國大陸來臺人 
 士破壞生態環境 
(    )11.憲法所規範的內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①國家的政體②政府的職權③人民擁有的 
 財產限制④法律制定的方式 
(    )12.寶寶想在地方政府單位工作,下列哪一個不 
 在他的考慮範圍?①立法院②市公所③直 
 轄市政府④縣議會 
(    )13.下列哪一項屬於地方政府的職責?①審查 
 中央政府預算②負責國家總體施政③孤苦 
 與急難救助④審理總統彈劾案 
(    )14.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分子,下列哪一種態度或 
 做法較不適當?①散布政治謠言②時常關 
 心時事③養成守法的習慣④尊重不同意見 
(    )15.哪項法律明確規範臺灣人民的基本權利與 
 義務?①民法②行政法③刑法④憲法    
三、將正確的答案填入空格裡:8分 (每答 1分) 
1.下列各職責分別屬於中央政府機關五院的哪一院?    
(          )①負責公務人員的考試及任用 
(          )②負責制定法律、審查預算 
(          )③負責國家總體施政 
(          )④行使彈劾、糾正等權 
(          )⑤掌理各類審判 
※後面還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