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舊館國民小學 108學 年 度 第 一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第二 次 定期 評量 試卷 
               五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30 分 
(    )1.荷
 
西時期,「臺灣」已成為正式的官方名稱。 
(    )2.西元 1950 年代前,歐
 
美國家多以「福爾摩沙」
稱呼臺灣。 
(    )3.想了解史前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可透過從遺
址出土的器物進行推測。 
(    )4.新、舊石器時期的區分,以是否知道用火作為 
 標準。 
(    )5.長濱文化是臺灣新石器時期的代表文化。 
(    )6.由「卑南文化的人們會佩戴耳環」的敘述可得 
 知,他們已具有審美的觀念。 
(    )7.早期,根據原住民的居住地,將原住民區分為 
 「平埔族」和「高山族」。 
(    )8.臺灣的原住民族都擁有文字,用以記載族群本 
 身的神話傳說與歷史。 
(    )9.賽夏族舉辦矮靈祭,是為了慰藉矮黑人的靈 
 魂。 
(    )10.西元 1624 年,荷蘭人登陸臺灣,在臺灣北部 
 建立熱蘭遮城。 
(    )11.大航海時代,臺灣因地理位置優越,成為國 
 際競爭的要地。 
(    )12.十七世紀初,顏思齊招募日本沿海居民前來 
 開墾,為臺灣的開發奠定基礎。 
(    )13.鄭成功渡海攻臺是為了取得「反清復明」的 
 基地。 
(    )14.西元 1662 年,西班牙人戰敗投降,與鄭成功 
 簽訂停戰和約。 
(    )15.鄭氏王朝曾招募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漢人來臺 
 開墾。 
二、選擇題:30 分 
(    )1.「
(
甲
)
日治、
(
乙
)
清領、
(
丙
)
戰後、
(
丁
)
鄭氏、
(
戊
)
荷
 
西」 
 上述是臺灣的歷史分期,下列哪一個順序是正 
 確的?①
(
戊
)(
丁
)(
乙
)(
甲
)(
丙
)
 ②
(
戊
)(
丁
)(
乙
)(
丙
)(
甲
)
   
 ③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④
(
戊
)(
丁
)(
丙
)(
乙
)(
甲
)
。 
(    )2.下列哪一個族群沒有統治過臺灣?①荷蘭人   
 ②日本人 ③葡萄牙人 ④漢人。 
(    )3.清朝在下列哪一個戰役失敗後,依據馬關條約 
 的內容,割讓臺灣?①中
 
法戰爭 ②鴉片戰爭 
  ③第一次世界大戰 ④甲午戰爭。 
(    )4.下列哪一個時期的人類生活開始出現簡單的 
 農耕作物?①舊石器時期 ②新石器時期 
  ③荷
 
西時期 ④戰後時期。 
(    )5.哪個不是金屬器時期人們的生活特色?①煉 
 鐵 ②使用精美陶罐 ③與荷蘭人交易 ④ 
 運用漁網捕魚。 
(    )6.下列有關十三行文化的敘述,哪一項不正確? 
① 已有製造玻璃的技術 ②會使用漁網捕魚 
③製陶技術優異 ④有來自當時中國大陸的 
 錢幣。 
 
(    )7.關於平埔族的特色,哪一項敘述錯誤?①長期 
 與漢人通婚 ②與漢人接觸較早 ③主要居 
 住在西部沿海平原 ④還保有傳統的生活習 
 慣。 
(    )8.下列哪一項不是 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特 
 色?①八部合音 ②土地公信仰 ③矮靈祭 
 ④口簧琴舞。 
(    )9.日月潭風景秀麗,是下列哪一個原住民族的故 
 鄉?①鄒族 ②賽德克族 ③賽夏族 ④邵 
 族。 
(    )10.荷蘭人占領臺灣時,輸出下列哪一種物品至 
 中國大陸?①蔗糖 ②樟腦 ③茶葉 ④絲 
 綢。 
(    )11.下列有關荷
 
西時期民眾抗荷行動的敘述,哪 
 一項是正確的?①只有漢人郭懷一密謀起事 
  ②只發生過一次抗爭行動 ③因稅額過重而 
 引起反抗 ④為抗議政府官員貪汙。 
(    )12.下列有關西班牙人統治臺灣的敘述,哪一項 
 是正確的?①建立今日的淡水
 
紅毛城 ②與 
 中國大陸有商業往來③勢力已拓展到花蓮 
 ④占領臺灣南部。 
(    )13.鄭氏時期,下列哪一個國家或地區未曾與臺 
 灣進行貿易?①美國 ②日本 ③英國   
 ④東南亞。 
(    )14.鄭氏時期,輔佐鄭經推展文化與教育事業的 
 是下列哪一位?①顏思齊 ②鄭克塽   
 ③陳永華 ④施琅。 
(    )15.清廷為表彰施琅攻臺有功,在下列哪一個地 
 方興建「施公祠」? ①宜蘭
 
龜山島 ②澎湖
 
馬 
 公市 ③臺南
 
鹿耳門 ④高雄
 
左營區。 
  
 
 
 
 
 
 
 
 
 
 ※後面還有題目